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权",而"人道"的核心就是捍卫每个人的人权."人的宝贵与尊严"对于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强调自己生命的宝贵与人格尊严的时候,他同时应当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尊严.法律追求公正与正义,它保护某个人的生命与尊严同时,对其他所有的人施以同样的保护.一个人如果为追求自己的不当利益,公然践踏法律的明文禁令、残酷剥夺他人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那他就同社会准则、道德和秩序格格不入,法律就不能再偏袒他的生命.否则,法律的天平就会失衡,法律的不公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人们不能在口口声声追求法律公正的同时,却以杀人犯受到法律制裁时的心理感受而决定法律的取舍!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生死问题的关注是儒家伦理生活的主题之一。儒家以现世生活为中心,从生命的重要性、生活的意义、生命与道义的关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之处和死后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观点。首先是关于肉体生命的思考。肉体生命是人的存在基础,保全生命、爱惜生命也是任何健全、理性思想或宗教的基本前提。历史的来看,儒家重视现世的肉身存在,敬重生命,对肉体生命的存在抱有理性的珍惜。儒家对人的自然肉身存在具有敬畏之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相似文献   

3.
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使命。要培养完整的人,首先要建构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从时间、空间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教育生活的基本维度,设计了基于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的教育行动和课程体系,以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培养"身、心、灵"和谐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当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蔓延的时候,一些省份相继提出"弯道超车"的发展战略。一时,"弯道超车"这一赛车场上的专用词,迅速飙升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词语,成了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对此,有人赞同,认为这是"化危为机"、抢抓机遇的高明之举;有人反对,认为这是标新立异,起高调,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宇宙观、时空观和生命哲学(尤其是对精神现象的思考)及其政治批判在诸子著述中独具一格,其卓越建树是华夏人文精神府库中的瑰宝。本栏目以"庄子论政"的专题遴选了三篇文章,都是在前人解读和研究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探求。《〈庄子〉寓言的政治批判》一文指出,庄子对人类文明进程作了根本性的反思,以上古原始古朴的社会为参照,强调有违"无为"的政治导致人性异化,甚至作出"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之相食者也"的警示;对士人的人生道路作有别于修、齐、治、平的指向,以"无用"自全"无为"于政治,超然世俗"游心"大道;并辨析了所用到的"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等观念意识古今的同异。  相似文献   

6.
余佳 《工会论坛》2014,(6):101-10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观点,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个人的物质条件,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现实的个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又包含着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与我为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等矛盾关系。当今社会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从"现实的个人"角度来研究人的主体性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重视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人才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主导倾向是批判和决裂,但仍然有一些思想家对中华文化怀抱着"温情与敬意",国学大师钱穆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在<晚学盲言>等论著中,钱穆以中西人生观比较为基本线索,以"士"(知识分子)为传统人生观的主要代表,以关于大生命与小生命、心世界与物世界、天与人关系的阐发为中心,全面、深刻地概括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和精华,成为当今中华传统人生观复兴,并与国外人生观积极因素相结合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书记"一词我国古已有之,其意涵大致可分为三类:1.指写作之文体;2.指负责文件记录、整理或缮写事务的官职;3.中共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圣王之道即谦卑、倾听、不自专,这跟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异曲同工。书记要有的处事态度就是随时能"以百姓心为心",懂得倾听百姓的心声,帮助百姓谋利益,如此才算得上是"好书记"。  相似文献   

9.
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先被书名吸引住:<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多么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让人思想.   印象中,建刚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长期的宣传工作让他养成了缜密和和睿智.这两点在书中都得到进一步印证.读"评与论",让人知道了他的尽职与严谨;读"观与感",让人感知了他的学识和文采;读"思与想",让人懂得了他的深刻和旷达.书的这三部分,恰恰是建刚精神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必须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是定位在文化领域中的.教育就是要以"文"化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明、文化.人类以大自然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与基础,以文明、文化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胡锦涛同志2006年11月在全国作协、文联代表大会上精辟指出了文化的重要作用:"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人类社会、人类文明靠文化的传承而延续,又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可以认为,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人因文而化,从动物人发展到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成文明人.从普通人升华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纯粹的人、大写的"人".总之,"人"化就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本质的因素即人的素质的提高与升华.  相似文献   

11.
信念     
<正>信念是生命的支柱。在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看不到希望,而是失去了信念。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带着他的儿子远征打仗。当号角吹响、战鼓雷鸣,将军郑重地把一个箭囊交给儿子:"这里面有一支神箭,可以助你成功。"儿子接过箭囊,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战场上,配带箭囊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鸣金收兵的时候,儿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他打开箭囊,拔出了那支神箭……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中的"心"是一个体用合一的概念,它所指称的既是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又是精神活动的内容.孟子用"心"区别了人性与禽兽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是以人心释人性.孟子认为"心"是天之所与的,这样他就通过"心"把人与天贯通了.在孟子看来不仅人有心,天亦有心,且天心与人心相通,这就是所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表明天心是公正的、善良的,孟子以此来论证人性善来自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两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在进行理论创新的时候,党中央以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重点课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基础,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现实的人"的学说作为灵魂;以中国古代以来的优良文化思想作为资源;以集中人民群众和全党的智慧,作为途径,实现了"综合创新".深入研究党中央实现"综合创新"的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的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以来,台湾岛内随着政经形势的变化,关于"一国两制"的议论多起来了.往年,对此几乎无人问津,而近期根据有关方面的民意调查,赞成"一国两制"者,一般都占三分之一左右,个别有达47%或51%.这说明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时候,钱其琛副总理提出了有关对台方针的"八条政策"(以下简称"钱八条").它与"一国两制"特别是"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有什么关系呢?以下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水域湖北省监利县大马洲水道翻沉,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援救迅速展开。400多个生命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也引起了税务系统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监利县城,爱心涌动。身处主战场的监利县地税局更是举全局之力,与时间赛跑,用一缕缕真情演绎着地税人员的无私与大爱。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价值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因各人的“活法”不同,生命的价值也有“泰山”、“鸿毛”之别。当孔繁森10年间两次赴藏,与藏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在雪域高原树立了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的时候;当沂蒙山区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带领全村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时候;当好军嫂韩素云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生命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大值的实现,大写的“人”字因他们的行动和精神而愈显高大辉煌。相比之下,那些尸位素餐、混天聊日的人,那些欲壑难填、贪赃枉法的人,那些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的人,则生不如死,他们生命的价值等于零甚或是负数,他们的存在,徒给社会增加公害,为地球增加负担而已。人生要有意义,要体现生命的价值,归根到底就要像孔繁森、王廷江、韩素云等英模那样无私奉献,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作为国家的职工、企业的主人翁,应该严  相似文献   

17.
"气节"一直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时代性.元好问和钱谦益在易代时的政治选择有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有政治上的"污点".后人,尤其是清代人在评价他们的时候,元被视为"完节"而钱却被视为"失节",这其中固然有不同人格的差异,更有时代的影响.对两人行为及获得评价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气节"并非亘古不变的为人准则,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与重要路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二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三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当你感到自己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二、当你感到别人事事等你表态时,反思一下:“是不是揽了自己不该揽的权力?”三、当你感到别人有话不愿意说的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有了自己不该有的作风?”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和逻辑起点.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使普通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不适宜于此,应将教学管理的主客体定位于"能动生存人"这一逻辑起点上,以满足教学管理的特殊要求.将"能动生存人"作为教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就应该从对人的生命的深刻体悟出发、从人的生存性出发、从人的能动性出发来实施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