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民间收藏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保存历史文物、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民间收藏被文人墨客、贵族士大夫所把持,成了他们特有的专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收藏才真正走向民间,走进寻常百姓家,民间收藏才从文人雅士的消遣娱乐转向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民间收藏才真正发挥了其审美、研究、教育的多重功能。本文试图从民间收藏与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来论述大力发展民间收藏的深层意义。民间收藏与博物馆 一般说来,博物馆的要素有三:即藏品、对藏品进行研究和对公…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08,(6):42-43
我们的面前摆放着9张选民证。9张选民证向我们讲述着历史。收藏这些选民证的是安徽省六安县东河口镇的管思成。从1953年到2005年,他共收藏全家选民证16期33张,一期不缺,还收藏了第一、二次普选时的代表当选证。他的这些收藏真实地记录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时下,收藏之热,几乎撩动了所有梦想财富升级的中国人的心。从爱好到投资,收藏搭上了中国经济的“高铁时代”。甚至,有消息称,资本市场也已开始青睐于中国艺术品收藏这朵奇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称为大师级的画家范曾,在其作品不断拍出天价,名气如日中天之时,将曾撰文批评其“流水作画”的收藏界大鳄郭庆祥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4.
梁栋  陈玉 《半月谈》2004,(6):0-42
近年来,部分党政机关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般“收藏”热,个别手握权力的官员们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晶嬗变,这种变味的“收藏”,正在成为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玉缘     
安庭 《北京观察》2011,(6):36-37
安庭的收藏不以升值空间论是非,不以富有程度论长短,不以炫耀才识论真假。他收藏的意义,在于曾经的拥有,在于附加的故事,在于能否让自己有一种美好的回忆。他认为,人需要收藏,收藏意味着与喜欢的东西相伴而生,是人生乐趣之一,不管收藏的是什么,通过怀旧、寄情、把玩、练眼,更多的是快乐。他收藏的态度将持续一生。要搞好收藏,首先要做好人,人做好了,藏品、精品就与你有缘分。解读藏品的内在文化价值,才可能真正体验到收藏的乐趣,也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华芳 《今日上海》2008,(10):44-46
成功举办至今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今年提出了主题更为鲜明的口号——“画廊,为收藏者领航”。继去年为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推出了“收藏艺术,享受财富”这一理念,并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品收藏是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和品位的标志后,今年的艺博会更是将画廊作为艺术品经纪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加以凸现,旨在为初涉艺术品收藏的人士提供正确的收藏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6):57-57
提高收藏的文化素养,不妨从读书开始。  相似文献   

8.
名片·名气     
我不善交往,所以,每逢有人将名片赠我,总是十分爱惜,小心收藏。日积月累,手头倒也有了点数量。要说这是我的收藏爱好。其实并不确切,小小一张名片,想必是永不会有什么升值潜力的。我也从无借助名片。攀龙附凤的念头,之所以将它们妥善保管,是因为想要留存一份朋友间交往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极少数领导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搞收藏本无可厚非,但在这些热衷于收藏的领导干部中,除少数是用工资收入收藏的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一个新动向。近年来,在极少数领导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共产党员与中国世博的前世今生情缘的故事。 俞建国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现任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主任,闸北区政协常委。他一生酷爱收藏,在几十年的收藏经历中,不仅收获了收藏带给他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他与中国世博的一段奇缘。  相似文献   

11.
一位生长在陕西革命老区的医务工作者,因崇拜邓小平的人格魅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10多年来悉心收藏与邓小平有关的文献资料,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柴静 《今日浙江》2008,(13):59-59
下午去看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 是美国人的收藏,作品不多,但雷诺阿,高更,凡·高,马蒂斯,都有一点。  相似文献   

13.
砚台收藏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传统砚的形制极其多样,从早期的平板砚到后期的多足砚,  相似文献   

14.
收藏:人类文明的标志王华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中国当代有影响的青年收藏家之一。1990年创办了国内首家酒标收藏馆。目前收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酒标5万余枚,并多次学办大型收藏展览,是第一个把收藏论文带到国际讲坛的中国收藏家,被评为中国收藏界十大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收藏成为许多人的文化爱好。在众多收藏邮票、玉器、书画的藏宝者中,有这样一个人,耗尽一生在全国各地奔走求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地震文物。更可贵的是,他于晚年慷慨地捐出了他所收集到的几百件珍宝,在兰州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至今规模最大的民间地震博物馆。这位退休花甲老人名叫王增甲。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刊登邓科的文章,当前电视荧屏上,从相亲节目到情感节目,从收藏节目到访谈节目,一些嘉宾经常语出惊人,雷倒一大片,让观众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思考》2009,(11):12-13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社会上有人爱收藏玉,有人爱收藏古玩,局长大人爱收藏钱,看来也挺正常。 ——卧室内搜出221万港元,还硬着头皮说是自己的工资,放在家里是个人的爱好……日前,广州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原副局长黄鹏被控受贿50余万元人民币在越秀区法院受审。除此之外,公诉机关还指控黄鹏另一项罪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相似文献   

18.
李正越 《今日上海》2014,(10):57-59
“寻常巷陌藏珍宝,半壁江山在中城”。近年来,上海的民间收藏呈现出平民化趋势:参与收藏的人数激增,门类越来越丰富,艺术品投资档次也随之水涨船高。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上海涉猎各类收藏的人数多达十万以上。  相似文献   

19.
安庭 《北京观察》2011,(2):34-35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国家强盛、经济发展,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争霸世界的转折点,大陆艺术品市场逆势上扬,在世界艺术品交易中,扩大了占有率。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31日,河南省淅川县集邮爱好者游东海来到西峡县人民法院,状告西峡县收藏爱好者胡有山出售给他的一枚纪实封上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珍邮是赝品,愿将这封带赝品珍邮的纪实封退还给被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其购买被告纪实封上赝品“全国山河一片红”珍邮款4万元。“全国山河一片红”珍邮倾倒众集邮爱好者今年71岁的被告胡有山原是西峡县某金融部门的领导,业余喜爱搞一些钱币收藏。胡有山退休后,收藏范围更广,开始搞邮票、奇石等收藏。久而久之,他成了当地收藏界颇有影响的人物,还加入了收藏协会,并被任命为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