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32例徐文龙王广有(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院筹备处合肥230038)关键词:乳腺增生病;内外合治中图法分类号:R655.8笔者近年来在门诊运用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方内服与行气活血、消肿破坚方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针刺合中药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门诊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35例,以电针火罐治疗为主;针药组35例,除应用针刺等治疗外,加用口服逍遥丸合归脾丸.其中针药组脱落3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每个疗程针刺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的疗效均有所提高,以第3个疗程疗效最佳,且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是治疗亚健康的较好方法,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骏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要责之五脏功能失调和瘀血阻滞脑络,运用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重在治神,养调结合。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在常规养神定志、补益气血兼行气活血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辨经刺井针,调五脏之神,化瘀通络灸,调脑之元神,温通脑部经络,化瘀填髓益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足三里”针刺治疗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7和Nav1.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养联合单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缩足反应时间判断DNP模型是否复制成功。将DN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针刺“足三里”20 min,中药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9 g/kg)灌胃,针药结合组予以针刺“足三里”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方灌胃,另设空白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L4—L6背根神经节,Western blot法检测Nav1.7和Nav1.8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Nav1.7、Nav1.8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Nav1.8的荧光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大鼠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热缩足反应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5.
曹恩泽根据“瘀血阻络贯穿肾病之始终”理论,擅长应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病,注重虫类药物的特性及其配伍特点,强调应用虫类药时应注意辨病和辨证,如应用虫类药物当“寒热并用,升降相伍”,糖尿病肾病首选水蛭,虫类药物需辨证循经用药,虫类通络法应与行气、化瘀、温阳、祛湿及平肝诸法相伍,同时指出虫类药物辨治肾病的禁忌。  相似文献   

6.
通络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汤效群沈悦(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33000)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通络止痛汤;千里光酊剂中图法分类号:R752.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我们在临床上试用通络止痛法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将6...  相似文献   

7.
针刺合刺五加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例肖伟胡凤仪(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合肥230061)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刺五加注射液1993~1995年,笔者运用针刺合刺五加静脉滴注(下称“针药并用”)治疗本病48例,取得较好疗效,且与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metal matrix proteinase-1, MMP-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30只,中药灌胃,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UVECs,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HUVECs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低、中、高浓度组,高糖刺激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收集上清及细胞,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细胞培养48 h 后,33.3 mmol/L高糖组(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高糖刺激可引起IL-6、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高表达(P<0.05),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显著抑制IL-6、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高表达(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高表达,对高糖损伤的HUVEC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键是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新安王氏医学学术流派传承人。其针对胸痹的3种常见证型,分别采用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化瘀豁痰通络止痛法予以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硝酸脂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结果:心绞痛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0例吕新军,陆春芝,张保花(河南省汝南县统筹医疗门诊部463300)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祛风通络汤我们自1990年5月~1994年10月运用祛风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  相似文献   

12.
甘苦合化法是指苦寒药和甘寒药相配,以苦寒清热、甘寒养阴,且养阴药常数倍于清热药,使清热而不伤阴的治疗方法。甘苦合化法在《温病条辨》中被广泛运用,涉及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其适宜病证包括小便不利、下痢、大便不通以及热伤营血诸证,病机均包含热盛阴伤,治当清热养阴。具体运用时,可加入咸寒、酸寒之品,配合苦寒药增强清热凉血的效果;亦可加入酸味药配合甘寒药以酸甘化阴,增强养阴的作用。并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适当加强清热力度,火热毒盛者当以清热解毒为先;伤及阴血之时,又当注意凉血养血,尚可配合益气之品以益气生津、益气生血。  相似文献   

13.
丁锷是安徽省骨伤科著名老中医,对骨伤科疑难病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擅长运用虫类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制了多个验方.其运用虫类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化脓性骨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8例口服化瘀通络、分清泌浊中药 ,配合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对照组 38例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2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 2 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可明显改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临床表现 ,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祛风通络、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均连续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比例和血清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在这些指标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对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组成和运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 要学好方剂学,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方剂的整体性:学习方剂学,既不能把理、法、方、药等同起来,但也不能偏废,切不可孤立地学习方剂学。离开了理和法的指导,片面追求方的作用,也就是离开了辨证论治的方向。再者,学习方剂学,是为了弄清它的组织配伍和化裁运用的一般规律,虽然方与药密不可分,但不能象学中药学那样专门研究每味药的性味功能。因此,学习方剂学的重点就是从整体出发,以理法为指导,去探求方剂的立法、选药,特别是掌握方的配伍法则。只有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相似文献   

17.
曹恩泽教授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证,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热毒、脉络瘀阻为主,常与本虚证互相兼夹出现。其创立清补通络法治疗IgA肾病,包括“补脾益肾,益气养阴”“清热止血,兼顾脾胃”“化瘀通络,贯穿始终”等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风药之名称,首见于李东垣著作,指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川芎、藁本、荆芥等味薄气轻,具有发散上升作用的药味.如<脾胃论>:"如脉弦者,是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半截……"[1]李东垣善用风药,已形成临床特色之一.如一般皆知风药可以升阳、解表,而东垣运用风药疏肝,可谓见地独到.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因为缺乏理论阐述,以致知之甚少,不利于广泛应用,故笔者就此试作论述,以阐明风药疏肝的理论依据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戴宁运用活血补肾中药序贯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子症,重在调循环促生精,前期使用活血调气方,以化瘀通络为主;后期使用补肾调精方,以补肾益精为主。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精子生成为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体质差异活用中药、成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疼痛患者1 621例,其中闭合性胸肋部软组织损伤1 080例,腰背肌筋膜炎181例,肩关节周围炎360例,将每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中药的乙醇提取液喷洒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3种疾病,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