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提出“摄生”,庄子提出“养生”,《黄帝内经》以老子的“道”为基础,吸收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学说,使道家养生思想第一次系统化。道家养生思想突出自然养生,形养就是科学地生活,神养重于形养。  相似文献   

2.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载体,唐代李世民大力提倡道教,《老子》被称为《道德经》,到了唐玄宗时代,《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老庄”成了道教的必读经文。《老子》原著不过五千言,《庄子》一书也不过三十三篇,它们是一字涵盖一个观念,一句包揽三玄三要的妙义,从中能体会到许多艺术的法则。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老庄”,历代的中国山水画也充分体现了“老庄”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管子》四篇继承了老子道论的本原性,承认了道的玄妙不可言说,延续了老子道论的虚静无为和辩证思想。同时,基于黄老道家治世之目的,创立了精气论,将老子"天地之外"的道转化为"天地之间"的道,援法入道,儒道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养心治国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4.
《管子》是管仲学派从春秋到战国代代积累的智慧结晶。从时间上看,《管子》产生于诸子蜂起即十家九流之前;从渊源及宗旨上看,后起的诸子之学产生与《管子》有很大的区别;从内容上看,《管子》与后起的其他诸子相比,具有包容百家、集众所长,能够较好克服百家囿于学说之端、不见其他学说之长的特点;从思想体系来看,《管子》既不能归之为道家、法家,更不能归之为杂家。因此,《管子》一书以富国强兵为宗旨,以务实、融纳各家之长为特征,是一部以富国强兵为主的经世致用之书。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一书独具特色,其散文艺术有其独到之处。本文从《老子》散文的诗性特征、《老子》散文的情感内涵、《老子》散文的语言表达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老子一书的散文艺术。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英译本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部伟大著作。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对中华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尽管《老子》一书仅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及辩证思想。为此,该书也引起了欧美学者的兴趣、关注。不同时代、时期、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仍不满足于前人的翻译,总希望获取新启迪、感受,因而留下许多见仁见智的译本。在对《老子》部分英译本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我们期盼更新、更好的译本问世,以利于老子研究方面中、西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安徽如何协调皖北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皖北地区与全省的差距及其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定位、重点及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高放《理论前沿》(原《党校科研信息》)办刊十周年,编辑部同仁十指连心,十载寒窗,在十方襄助、十面支援之下,终于十年磨剑,取得十分满意的成就。愚钝如我,十年拜读,十番启智,受益良多。谨表衷心祝贺与诚挚谢忱!《管子·权修》有...  相似文献   

9.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辩证法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具体运用。反映老子和他的后继者们思想的著作《老子》,通篇充满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其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现象、养生、军事等方面,尤其体现在国家治理方面。它对秦以后的中国社会长期产生着重要影响,及至现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无为而无不为”是辩证统一关系,“无为”是条件,“无不为”是结果。前一个“为”,是指不该不当的错误之为,后一个“为”,是指应该应当的、合情合理的正确之为。也就是说,必须先做到“无为”,才能后得到“无不为”;必须“无为而治”,才能治理好国…  相似文献   

10.
比较楚简本与帛书本《老子》的“德”,可以清楚看出后者对前者的发挥、改造,且可以体会出帛书本在对“德”进行净化、纯化、恒常化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发现《老子》传抄到帛书本时,已经出现了重大讹误。如果进一步比较其他楚简儒家文献,还会发现帛书的“玄德”,极可能是孔子等早期儒家的“则天”、“天德”思想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中也可能隐含着楚简本与帛今本类《老子》的作者是谁的答案,或者起码提供了一个重要侧证。  相似文献   

11.
《回应革命与改革》是建国后关于皖北农村社会巨变的第一部民族志专著,也是关于汉族农村社会最翔实的人类学民族志之一。韩敏女士对皖北李村自明清以降,整个村庄的变迁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书中的主线是宗族在乡村治理和社会延续中的作用,以及宗族与基层政权建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老子》五千言自始至终围绕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管理者即侯王究竟应如何行事才能既有效地、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地位,又能使国家乃至天下和谐有序。为此,《老子》提出了一整套极具特色的侯王之道,其学说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且久远的影响,即使在当前也不失其可资借鉴的思想价值。在中外思想史上,《老子》堪称第一部首脑论杰作。  相似文献   

13.
王冰《素问注》养生思想探析胡凤媛(宁夏医学院中医系银川750004)关键词:王冰;《素问注》;养生思想中图法分类号:R221.1;R212王冰次注《素问》,有功于医界,而且他“夙好养生”(王冰序),将养生诸篇移至《素问》之首,突出了《内经》“治未病”...  相似文献   

14.
《管子》一书综合了战国各派的思想,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因此。不能把它简单地划归到具体哪一家的流派之中。综观《管子》全书,其涉及的法家言与道家言各占重要的篇幅,与此同时,考虑到该书在总体上是一部论述国家治理的政论书。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道德经》,言简意赅,通篇阐述“道”的本质和如何以“道”为人处事,宣扬道家思想。书中运用大量比喻等修辞手法,围绕“无为”和“不争”两大主题展开。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止是一种治术或管理艺术,而是“道”的体现,如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老子》第二十五章)的宇宙本原,在他看来,道自身是无为的,而道在宇宙之间运行的结果即宇宙万事万物都能够自然而然地各有其序、各遂其性、各得其所,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老子》五千言包含大量政治思想,历来受到人们重视。随着地下有关文献的出土,《老子》研究进入新的高潮,在此作者希望通过对近年来学者关于《老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得出对老子政治思想特别是有关老子政治理想的新的认识,即"道莅德归"的政治理想,并总结了老子政治理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哲学、文学著作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如老子、孔子的著作在欧美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在日本、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国人中的一部分还是知道的.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优良传统 ,尤其《管子》 ,更在人类历史上首创“以人为本”的理念。《管子》人本思想可概括为人的价值理论、人性论和人性化管理思想等三个方面。《管子》的人性论是从探索人的需要出发的。《管子》认为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 ,本身无所谓善恶优劣 ,这与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世子“性有善有恶论”等相左 ,而同告子等的“性无善恶论”、孔子的“性相近 ,习相远”等观点相似。《管子》的人性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当代西方管理学的“复杂人”或“权变”理论均有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9.
老子生活在战乱频发、动荡不安,又充满生机、变革图新的春秋时代,其代表作《道德经》一书,不乏对战争问题的探究。“道”是干、是源,而老子的战争观是枝、是流,是对“道”的运用。在对“道”的准确把握基础上,从战争论、兵略论两个方面透析老子的战争观,展现老予战争观的精神实质,并指出老子战争观对后世特别是兵家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管子》是我国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不少思想具有明显的辩证性质。从《管子》的辩证管理思想中不但可以挖掘出以往未予重视但对现代管理哲学发展却具有启迪作用的内容,而且对现代大学的组织管理也具有很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