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编译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并将其作为体质测评工具在亚裔人群之外推广使用。方法按照跨文化外文量表编制的标准化程序,将中文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顺翻译,以顺翻译完成的问卷对在北京居住的美加籍高加索人作为受访对象进行初试,并采用Likert五分制判定受试者对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条目的理解程度。根据初试结果将问卷进行修订,最后逆翻译并重新修订。结果在60名受访者中,认为对初译的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完全理解的占88.33%。原中文版《中医体质量表》的60个条目中,44条经顺翻译确定,16条经初试、修订和回译进行修改,初步形成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结论《中医体质量表》的跨文化编译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参与,既需要遵循量表编制的原则,更需要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通约问题。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译,为进一步在欧美人中开展大样本中医体质调查提供了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探索性分析影响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11月,选取居住于首尔地区的300例韩国人,运用《中医体质量表(韩文版)》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量指数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与中国常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被调查人群中,平和质69例,其余8种偏颇体质225例,兼夹体质6例,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占14.3%)、湿热质(占13.3%)和阴虚质(占12.7%)。不同性别者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者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常模的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韩国人群阳虚质构成比高于中国常模,气虚质构成比低于中国常模。结论 韩国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其分布情况可能与中国人群不同,但尚需要大样本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近视与中医兼夹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99例中小学生为样本,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其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医兼夹体质与中小学生近视的相关性。结果 299例受试者中,近视者237例,非近视者62例。兼夹体质者近视发病的危险度较平和质者显著增高(OR值为1.39;95% CI为1.04~1.86,P=0.03)。结论 兼夹体质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中国城市女性的体质状况,为个体化养生养美服务。方法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召集女性志愿者2 241名,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按年龄段、职业、婚姻状况和地域进行分层,考察9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结果 中国城市女性平和质占21.95%,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地域的女性偏颇体质频数分布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频数居前3位。结论 应针对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对中国城市女性开展养生养美等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 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转换分的差异。方法 从1 114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库中,分别抽取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的生理领域得分、心理领域得分的前27%(301例)和后27%(301例)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两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结果 SF-36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吸烟偏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偏好、睡眠时间、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组好饮酒者较多,睡眠时间为7~8 h者较多,平和质者较多,平和质转换分较高,8种偏颇体质转换分较低;心理领域高分组有运动习惯者较多(P<0.05),而生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运动习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36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改善睡眠时间、运动习惯及偏颇体质可能会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对个体体质差异性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体质医学在日本受到较大关注,流派和分型较多,其中一贯堂医学为日本体质研究的典型代表。中医体质学和日本一贯堂医学均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理论渊源、分类、发病及诊疗等方面存在差异。两者各成体系,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交流和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安徽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003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561例,单纯偏颇体质247例,兼夹偏颇体质195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35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湿热质(128例)、气郁质(122例)、痰湿质(80例);阳虚质(71例)、阴虚质(52例)和瘀血质(42例)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5 582例社区老年志愿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5 582例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者占55.2%,非高血压病者占44.8%;高血压病组平和质562例(18.2%),偏颇体质2 521例(81.8%),非高血压病组平和质467例(18.7%),其余共2 032例(81.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痰湿质,非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两组之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模型中,痰湿质为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关系的模型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痰湿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为危险因素。结论 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多见,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是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ALT、痰湿质、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干预方案,积极调整偏颇体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学生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安徽2所高校1 137例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医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6.30%,男女学生在睡眠障碍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医学生在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医学生平和质占18.47%,偏颇体质占81.53%。偏颇体质中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气虚质(占17.77%)、阴虚质(占15.22%)和阳虚质(占14.16%)。③不同体质类型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中医体质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V1所代表的湿热质与W1所代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正相关,湿热体质者PSQI得分高,睡眠质量差。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不佳,发生偏颇体质的可能性较高,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者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血细胞X染色体失活偏移(skewed X-chromosomal inactivation, SXCI)与女性体质的关联性.方法:对15岁以上、获知情同意的1 103例健康女性,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计算各亚量表分数,判定个体为平和质或偏颇体质.对上述个体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经Hpa Ⅱ消化后,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结果,比较Hpa Ⅱ消化前后AR基因扩增产物的强度差异,计算其校正比值(CR).结果:以CR≥3为判断SXCI标准时,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组间SXCI的发生率分别为8.9%(33/370)、32.0%(48/150)、8.1%(5/62)、11.3%(6/53)、18.4%(16/87)、22.9%(19/83)、10.9%(5/46)、29.0%(29/100)和8.0%(4/50),发生率间有显著性差异(χ2=61.071,P<0.05).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气郁质SXC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2.0%(48/150)、18.4%(16/87)、22.9%(19/83)和29.0%(29/100).分型与SXCI关联系数为0.2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SXCI与女性体质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调查对象472例,其中乳腺增生病例组336例,非乳腺增生对照组136例.结果: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依次为气郁质(31.85%)、平和质(22.32%)、气虚质(12.2%)、阴虚质(11.01%)、阳虚质(9.52%)、瘀血质(4.76%)、湿热质(3.27%)、特禀质(2.68%)、痰湿质(2.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6例乳腺增生病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失调证分别为195(58.04%),87(25.89%),54(16.07%)例.不同证型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均以气郁质为主,气郁质比例分别为37.95%和29.89%;冲任失调证患者则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为主,分别占22.22%和20.37%.结论:乳腺增生病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13.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因此,宪法的贯彻实施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宪法得到全面而正确的实施,就必须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我国目前的宪法监督机制,虽然实行已久但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不利于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和宪法的顺利实施,所以在相关理论和具体制度方面提出建议以对我国的宪法实施监督机制进行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4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宪法是旧中国制宪史上最后一部宪法,它秉承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的思 想,同时吸收国外宪政理念,这部宪法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它更多的是一种纸面上的宪法。  相似文献   

15.
共和主义是美国宪法的原旨,渊源于罗马共和国的混合政体是美国宪法共和主义的内核所在。混合政体的智慧、美德、自由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内在张力。公民美德是维持三者间均衡的关键。公民美德的脆弱性导致共和国命运的飘摇不定。美国宪法共和主义以更强的制度偏好控制公民美德的衰败,激发公民美德的生长,从而更好地维持了混合政体的均衡与共和政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论宪法的司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司法适用对于树立宪法权威、促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和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 ,宪法的司法适用需要人们改变对宪法的一些错误认识 ,尤其是人民法院应该冲破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积极地适用宪法来进行审判活动。同时 ,在不根本突破现行的政治法律体制的前提下 ,努力为宪法的司法适用创造条件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成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等。本文还就宪法司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作了分析 ,以使宪法的司法适用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塑造全民的法律信仰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必由之路。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本应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司法适用性,而实践中却往往成为“空中楼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在全民中养成宪法信仰。因此,养成公民的宪法信仰极为重要。这一法律活动是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的互动过程,既要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又要制订出良好的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