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补液治疗对妊娠剧吐孕妇的疗效。方法 将69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常规补液)30例和对照组(铝碳酸镁联合常规补液)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尿酮体转阴率时间,两组孕妇尿酮体转阴率,二次住院率,治疗前后妊娠-呕吐与恶心独特量表(pregnancy-unique quantification of emesis and nausea, PUQE)评分,症状评分,妊娠呕吐生活质量(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quality of life, NVPQ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穴位贴敷组孕妇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孕妇尿酮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UQE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减少(P<0.05),从治疗第2天起,穴位贴敷组PUQ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症状评分、NVPQO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穴位贴敷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采用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氧合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情况;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病原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均显著降低(P<0.05),氧合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PaCO2降低程度及氧合指数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hs-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CPI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BC计数,hs-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CPIS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的病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vs 38.10%,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协同抗生素能够增强杀菌效果,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苏子降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O2,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CO2,PaCO2)]、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38(interleukin,IL-38)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喘息、咳嗽、哮鸣、纳呆、咳痰及胸膈满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FEV1、FVC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SaO2、PaO2均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5);PCT、IL-38、hs-CRP、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咳嗽、纳呆、咳痰及胸膈满闷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及FEV1/FVC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aO2升高程度和PaCO2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IL-38、hs-CRP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AECOPD可有效抑制PCT、IL-38、hs-CRP等炎症相关因子生成,降低D-D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口服,疗程均为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CR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白皮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CRP、PCT含量,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慢性哮喘大鼠Th1下游抑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穴位假贴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IL-12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假贴敷组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P<0.05),IL-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但3组之间IFN-γ、IL-2、IL-1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大鼠的机制与调节呼吸道中抑炎细胞因子IFN-γ、IL-2、IL-12的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柴金饮对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AECOPD)患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问卷(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CCQ)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金饮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TNF-α水平,CCQ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CT、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CT、TNF-α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CQ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CQ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金饮能改善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对哮喘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1例穴位贴敷治疗的缓解期哮喘患者,依照4 h、8 h穴位贴敷后是否诱发接触性皮炎,分为A组(4 h有接触性皮炎)24例、B组(4 h无接触性皮炎)25例、C组(8 h有接触性皮炎)22例、D组(8 h无接触性皮炎)2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改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D组哮喘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ACT评分、AQLQ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差值、ACT评分差值、AQLQ评分差值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均影响哮喘的防治效果,穴位贴敷4 h出现接触性皮炎者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减轻大肠癌化学治疗所致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大肠癌化学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观察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化学治疗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化学治疗第1、3、6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毒性反应、白细胞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毒性反应。结果 化学治疗第1、3、6天,对照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白细胞毒性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时点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学治疗第6天和第1天消化道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毒性分级变化、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分级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中降逆贴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大肠癌患者因m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患者,观察其诱发的不同程度急性接触性皮炎临床特点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收集11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按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喘息、哮鸣音、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观察两组肉眼下皮损表现、皮损病理学以及TSLP的表达。结果 中重度组患者贴敷后喘息、哮鸣音、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均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患者只有少数感到贴敷处痛痒、红斑、小丘疹或簇状小水疱,中重度组贴敷处痛痒难忍、红斑、水疱程度重于前者。病理学示轻度组表现为血管周围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中重度组表现为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其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光镜下TSLP在轻度组主要分布于表皮全层,中重度组大量分布于真皮层血管周围。TSLP表达量与穴位贴敷后急性接触性皮炎炎性程度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炎症程度与临床表现及TSLP表达呈正相关,可能与真皮血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12 d;治疗前、治疗6 d后、治疗12 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胸部CT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12 d后,中医证候积分、WBC计数、N%、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12 d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型CAP能够较快缓解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组30例。治疗2周后连续随访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小板(platelet,PLT)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 MG)、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ALP、PL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治疗2周末和随访时,观察组患者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先进行残损分级评级,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芒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日记指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日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增加程度及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深刺八髎穴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方面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oCA、MMSE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s-CRP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和血浆Hcy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MCI,可降低炎症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刺血拔罐联合蛇伤冲剂治疗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和内服蛇伤冲剂,评估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s-CRP、IL-6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hs-CRP降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血拔罐联合蛇伤冲剂内服可以改善蛇咬伤后肿胀、疼痛的症状,降低血清hs-CRP、IL-6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大黄、木香粉贴敷神阙、双侧天枢穴,同时给予大肠经逆向穴位推揉。干预7 d后,观察两组患者Wexner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quality of life, PAC-QOL)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exner、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Wexner、PAC-QOL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天枢穴贴敷大黄、木香粉联合大肠经逆向穴位推揉,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