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复方槐花口服液治疗轻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度混合痔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槐花口服液治疗组、痔疮片及地奥司明片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3组患者出血、疼痛、肛门肿物脱出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槐花口服液组治疗前后出血、疼痛评分差值显著大于痔疮片组和地奥司明片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肿物脱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槐花口服液对轻度混合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外伤性稳定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JP2〗方法 将28例老年外伤性稳定型硬膜下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治疗。治疗相同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脑积液消失时间。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积液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对老年稳定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加快脑积液的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神经重症昏迷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重症昏迷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频组、联合组,每组21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低频组疗法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吞咽时间参数[口腔运送时间(oral transit time,OTT)和舌骨运动时间(hyoid movement time,HMT)]和舌骨喉复合体活动度评价吞咽功能。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低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OTT、HMT均显著降低(P<0.05),吞咽障碍程度、舌骨移动幅度、甲状软骨移动幅度均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患者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OTT、HMT降低程度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舌骨移动幅度、甲状软骨移动幅度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低频组(P<0.05)。结论 在常规吞咽训练和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神经重症昏迷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舌部肌肉运动,缩短吞咽时间,提高舌骨喉复合体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联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即针刺“舌三针”穴位及深刺金津、玉液穴,点刺聚泉穴。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联用通窍活血针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9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膀胱水扩张术联合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盆腔疼痛与尿急/尿频症状(pelvic pain, urgency and frequency, PUF)评分及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 ICS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UF评分和ICSI显著降低 (P<0.01)。 结论 膀胱水扩张术、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结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对间质性膀胱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量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Mell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运用火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8例中枢性面瘫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和治疗组(火针疗法),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面神经功能量表(modified house-brackmann,MHBN)和面部残疾指数(face disability index,FDI)评价面部神经功能。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HB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HBN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进食困难、喝饮料困难、流泪困难、刷牙或漱口困难的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普通针刺法相比,火针法能更有效地改善中枢性面瘫后面部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更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适用于难治性面瘫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砭石疗法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口服补中益气丸,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亚健康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1.4×10-5)。对照组治疗后所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除焦虑外,治疗组治疗后其他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疲劳/疲乏、困倦、疲劳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活动后疲劳、用脑后疲劳)及头晕/头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砭石疗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和试验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蒸和针刺治疗),每组30例。治疗5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定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H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VAS评分下降值和HSS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和针刺治疗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3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中药组(2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和西药组(20例,予雌孕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观察3组行经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早期性激素水平。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以及行经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卵泡刺激素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均显著升高 (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A、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瘙痒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明显延长胎儿孕周,且产后24 h出血量、发生早产率及转入新生儿病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围产期母婴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压氧加针灸推拿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恢复的作用。方法:15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Ⅰ组)、常规药物 高压氧治疗(Ⅱ组)及常规药物 高压氧 针灸推拿治疗(Ⅲ组)。其中Ⅰ组42例,Ⅱ组45例,Ⅲ组66例。入院时与治疗后进行GCS评分及治疗后GOS评定,比较疗效的变化。结果:Ⅲ组治疗后GCS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GOS评定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口服,疗程均为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CR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白皮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CRP、PCT含量,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术后脊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术后CSM患者分为中药组(4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中药组患者加服益气活血方1个月。采用脊髓功能状态评定法(40分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12、24周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术后24周,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8、12、24周脊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术后4周与术前差值、术后24周与术前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内服,能有效改善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3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同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T、INR、APTT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分别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治疗第8周末,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SDS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SDS和HAMD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包括精神抑郁、胸胁作胀、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善太息、月经不调、脉弦细)总有效率及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的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