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建立其综合疗效评价体系。方法 纳入Mogensen Ⅲ、Ⅳ期DN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芦黄参花胶囊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福辛普利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对于Mogensen Ⅲ、Ⅳ期DN患者,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Mogensen Ⅲ期DN患者UAER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Mogensen Ⅲ、Ⅳ期DN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总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芦黄参花胶囊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可为DN的防治提供新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药疏肝健脾方,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疗程均为4周。通过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eeds dyspepsia questionnaire,LDQ)、水负荷试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LDQ问卷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早饱、胸胁胀痛、疲乏无力、便溏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总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忧虑、睡眠、不适、健康感觉各单维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肾康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5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7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肾康颗粒,疗程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24 h 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血白蛋白(albumin, 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hs-CR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UACR均较治疗前降低,血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Fib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T、APTT、TT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T、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抑制体内微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中胆道镜联合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胆道术后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加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服补中益气汤联合四逆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除舌淡苔白、脉弦细评分以外,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其余次症积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后序贯补中益气汤和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治疗,疗程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72 h的治疗后,对照组AGI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AGI分级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AGI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WBC、hs-CRP、PCT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用泻热通腑法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联合乳果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2例STC肺脾气虚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服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服用益气健脾通便方和乳果糖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性状积分,肠传输试验,血清NPY、NO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性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频率、腹胀及大便性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72 h标记物排出数及72 h排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标记物排出数大于对照组,72 h排出率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PY、NO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益气健脾通便方联合乳果糖治疗肺脾气虚型STC效果确切,优于单纯乳果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疗法组(治疗组)和金刚藤胶囊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显著改善,在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2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疗法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调节抑炎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肠炎清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和IL-4影响。方法 将30例湿热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用肠炎清Ⅰ号加锡类散0.75 g,常规保留灌肠。对照组用锡类散0.75 g,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奥沙拉秦3 g。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电子结肠镜下黏膜病理变化、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D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电子结肠镜显示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8水平的下降和IL-4水平的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肠炎清Ⅰ号合锡类散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8水平和升高IL-4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芪贞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R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最终对照组完成28例,治疗组完成2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贞降糖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1Ac)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血糖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变化情况,评价血管状态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VEGF、ICAM-1、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贞降糖颗粒可改善DR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血糖和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视力眼底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共4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藤消浊颗粒,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尿红细胞(urinary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并根据血清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浮肿、腰脊酸痛、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RBC计数、24h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GFR、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URBC计数、24hUP水平下降程度和eGFR、血清Alb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藤消浊颗粒可有效改善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肾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4.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1年修改了婚姻法,其中关于"离婚条件"的内容曾在全国引起争议.本文对其中的一些条款及其立法思想提出质疑.从理论、历史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并对婚姻立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8.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9.
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一种类型化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型化是介于抽象概念与具体规范之间的一种中间的思考形式,其作用在于揭示某一法律制度之内在的意义关联,这对正确理解、适用及发现法律规范具有重大意义.民法相邻关系具有种类繁多、内容复杂、更新较快等特点,以往"零售式"的研究方法无法发现作为一个整体的相邻关系制度之内在的意义脉络,为此,需要借助类型化的思考.民法相邻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体现出一个不同的主导原则,其法律制度构成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