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不是利率自由放任的同义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制定利率政策、确定基准利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等对利率进行间接、宏观的调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资金配置的过程将更多的是市场化过程。为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同时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7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不再设立上限,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对于利率市场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宏观的印象,就是“放开管制”。从原先的管制到改革的放开,中国人民银行为我们释放了一个从严厉监管到放松管制,希望依靠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重要改革信号。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推进。利率逐步市场化后,一方面,持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对于经济的增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市场利率主要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波动将变得频繁,波动幅度也将扩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陡然增大,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晔 《发展论坛》2003,(4):60-60,70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进程较快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而金融体制改革却明显滞后。金融体制中的利率作为有效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资源的诱导机制,作为重要的间接调控手段,必然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有效、灵敏的杠杆作用。加快改革步伐势在必行。一、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我国由经济基础变迁产生的对市场型金融制度的要求与现行金融制度供给的不一致引起了金融制度的非均衡性。表现之一就是资金价格机制———利率的改革成效不大。十几年来,虽然利率多次调整,但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以往的利率改革都未能究其根本,只是在传统…  相似文献   

6.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16):70-71
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内容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7.
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是影响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最主要因素,将中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利率(CHIBOR)为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基准,对影响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各要素及同期的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近年来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低位运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经过 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已有 95%以上的商品价格实现了市场化,但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体制的改革却相对滞后,利率仍在较严格的管制之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 3)同业拆…  相似文献   

9.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3,(22):12-12
国内.财经●我国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0日起进一步推进市场利率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应从1992年正式开始.从利率自由化而言,我国的利率除了存贷款利率目前 仍受央行直接管制,其他金融市场利率基本上已经放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自由化程度.从金融业务自由化而言,在当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我国金融业务的自由化程度较低;从机构准入自由化方面来看,外资银行的自由度高于内资银行,机构准入自由化进程呈现出不平衡性.从我国资本账户的实际管制状况和目前开放的情况来看,尽管名义上我国资本账户管制较严,但是实际上我国资本账户已经开放许多,其自由化程度已经不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改革滞后及其不平衡性有可能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借贷的成本,也是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而利率政策则是当局为了达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利率的方针和措施。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国民经济缺乏活力的问题。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货币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手段,而利率政策则是货币政策中最为有力的一种杠杆性政策。一、我国利率的结构特征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等。每个金融主体均有各自的相关利率。中央银行(中…  相似文献   

12.
陈高云 《唯实》2000,(9):57-60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壮大,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为利率杠杆作用的更好发挥提供保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逐渐成熟,我们应当把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3.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利率传导机制,对1996~2012年我国的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并不畅通,我国利率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不是很明显。利率缺乏弹性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机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利率的管制、利率的非弹性都使得市场供求信息不够准确,不能真正影响投资的决策,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冒杰 《唯实》2001,(1):16-20
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目前已成为全国经济界、金融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影响到国计民生 ,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全面建立 ,中国经济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 ,所以探讨和研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是现实发展的迫切要求。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 ,在某一时点上由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是社会资金和其他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 ,强调遵循价值规律 ,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 ,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也就是说 ,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利率水平波动的效应分析巴瑞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利率水平就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合理的利率波动能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及时传递和反馈宏观金融调控的政...  相似文献   

16.
《建议》指出 ,要深化金融改革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我们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更加灵活地运用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再贷款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宏观经济情况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 ,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资金的价格 ,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促进经济增长。近期 ,央行已公布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 ,日前又进一步决定 ,放开金融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一种由中央银行统一规定的管制利率,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金融体制深入改革的主要障碍。   商业银行没有决定贷款利率的自主权,自然就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因为同样数额的贷款给一家大企业比贷给多家中小企业,其手续成本要低得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固然与它们多为民营,从而容易在事实上 (而非法律上 )受到歧视或轻视有关 (信贷人员向中小民营企业的放贷受到损失比向国有大型企业放贷受到损失,要遭受更多的怀疑和审查 ),但银行按管制利率向中小企…  相似文献   

18.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壮大,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为利率杠杆作用的更好发挥提供保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逐渐成熟,我们应当把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切实抓紧抓好。 客观地评析我国现行的利率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利率杠杆作用得到了国家重视,利率的调节功能也得以较好发挥。已有利率管制的主要特点是:(1)机动地进行利率调整。近二年连续…  相似文献   

19.
个人借贷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直接受制于以家庭债务规模和家庭偿债规模为代表的家庭财务状况的稳定性。短期中,家庭财务状况的稳定性与利率变化直接相关。利率水平短时期内的上升,造成家庭财务状况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及相关资产价格的下跌,相关的生产和流通活动停滞,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从根本上来讲,危机的发生是市场内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我国的现实经济、金融制度的特征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出发,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改革会面临一系列风险,需要同时深化国企改革、转换银行业的经营机制、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