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年美国”思潮主张美国积极向海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对欧洲采取强硬的干涉政策,力图在海外建立一个以美国式的民主理想和政治制度为楷模的世界帝国,表现了一种走出美洲大陆、奔向海外的海洋扩张的特征.“青年美国”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海外扩张理论,但为19世纪末美国的扩张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积极倡导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政党也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在倡导文化发展的和谐环境中,探讨政党的意识形态对促进政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意识形态是政党产生的理论基础;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与实践载体。世界政党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出现现代化。作为执政党活动根本的意识形态正受到互联网的全面冲击,因此,在网络化时代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对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和激荡,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交往方式、利益格局和经济秩序,而且更深层次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的挑战可能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来得更加激烈.面对挑战,如果仅仅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用躲避甚至拒斥与对抗的做法来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无助于安全问题的解决,还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封闭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为此,我们必须转换思维视角,重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开拓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要素资源,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使之切入发展实际,表征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10):70-73
冷战后美国并没有放弃意识形态方面的反共斗争,美对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有增无减.它在社会制度、人权、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不断向中国渗透施压和发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7.
杨永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9(6):78-83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在斗争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国文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9,21(5)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中、美、苏三国关系以及复杂的时局而制定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苏联的压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文化的全球化越普遍,文化的特殊性要求就越强烈。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的价值定位取决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永华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3):18-22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在斗争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以丹尼尔.贝尔、李普塞特等为代表就断言意识形态已经“终结”;20世纪80年代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又在东西方学术界掀起了新一轮“意识形态终结”的狂潮。人们不禁要追问:意识形态真的终结了吗?一方面,他们宣告意识形态已经衰微,历史已经终结;另一方面,他们又拼命地为自己所推崇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把历史的终结点引向了资本主义,引向了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其所谓的“终结”就是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沿着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新形势下的这些新特点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抓手团结、凝聚更多人来凝聚共识,又要以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来激浊扬清,更要在更好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中实现良性互动以更好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4.
近期香港发生的"占中"运动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张力的体现。实践要求理论思考如何建构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以包容性、统一性和协商性为特征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独特性表现,因而它所包含的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意识形态)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引导和统领这一特殊社会形态,唯此,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个文明"的提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慈潮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0):34-38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统一性;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大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特别是执法队伍的素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李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14-16
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在无产阶级的实践运动中产生的,是在与唯心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发展的。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正确认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如下启示: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路曲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6(4):28-31
按照恩格斯和当代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划分和认识,可以把意识形态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多视角地观察和认识意识形态.同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多重性,是多种特性交融的产物.由于现代化的政治过程是民族国家不断强化和国家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因而国家意识形态也随之得到了强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化,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它们提出了"爱国主义气"现代化"、"科学"民主"等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则和口号,但这些价值选择还未深入地内化到人们的价值和行为中去.理性的解读这一问题,为我们从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崇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34-37
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应对挑战,必须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俊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1(5):19-23
意识形态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和发挥好这些作用,对搞好党的建设至为关键。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党在意识形态方面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诸多考验,党能否经受起这些考验取决于党在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中的正确意识形态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全球化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这是我们认清当今全球化性质的一个重要视角.这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不仅表现在对“全球化观“的不同理解上,还表现在“客观的全球化进程“与“西方主观的全球化战略“的区分、矛盾和斗争上.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西方推行其国家意识形态的新工具,我们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认清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严重危害,防止陷入“西方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