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联系和动态平衡等生态化特征。从生态思维的视角审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生动力缺乏、外延动力受阻。将生态思维运用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体系的内涵教育,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认同感。同时,突显高校多元化价值链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信仰体系建设;抓廉政促政风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4)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客观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一些错误思潮也传播到学校,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少数辨别能力差、抵抗力弱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大学生的信仰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找准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路径是当今时代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领路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而且关乎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现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差异性,且信仰问题上的多元化、民族化和宗教化等特点更加明显,其主客观原因分别是受到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大学生自身情况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应当从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优良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5.
钟伟涛 《学理论》2013,(24):373-374
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在于形式和方法,其中通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多流于严肃刻板的理论知识,缺乏通俗化的表达和感受,使得马克思主义无法真正的大众化。就当代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8,(12)
"中国梦"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又在实践层面上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新要求。"中国梦"语境下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以"中国梦"提升国际话语权,优化信仰教育环境;以"中国梦"助力"四个自信",丰富信仰教育内容;以"中国梦"凝聚力量,增强信仰教育主体责任感;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际生活中显示其精神力量,指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价值指引,更充分地实现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对大学生、高校以及国家的精神文化与信仰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空间,这种社会空间发展状态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很多的挑战和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务必要主动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在坚持理论创新的同时,切实做好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网络平台,掌握网络平台的话语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积极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空间;坚持外在教育引导与自觉学习提升相结合的办法,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认同与践行等三个层面,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丰富与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教育与信仰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形势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特点,笔者认为,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有和选择,必须由人们自己来选择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在新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这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与抵御"三股势力"分裂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弄清少数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误区,积极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基本要求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巍 《学理论》2011,(35):260-261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信仰。对于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繁荣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等使大学生日益浸润于多元化的价值观中,一元化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遭遇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挑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以信仰"四化"现象为出发点包括:信仰真空化、信仰多元化、信仰经济化以及信仰教育教条化。探究解决大学生信仰存在的这些问题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重新建构大学生的信仰,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深入展开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为此,要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的应有的文化维度,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意蕴,并注重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培育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4)
"中国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以"中国梦"教育为切入点和契机,反思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推进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支撑,其将人本身作为主体而存在,是人类解放自身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批判性、人民性、实践性的本质规定,凸显其存在于此岸世界的根本立场,确证其就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指向,它不仅作为精神指引"出场",还作为改变现实生活的强大物质力量"在场"。同时,作为针对现实生活的、实践的科学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当代理论、当代价值,已成为指引人民大众生存生活的必然。从现实的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其为我们指向的"现实的幸福生活",所揭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定会到来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的极大解放,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加剧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严重信仰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最后重点分析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锴 《学理论》2011,(32):225-226
"两课"是中国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统称,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使得"两课"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实效性不明显的问题。根据"两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两课"面临的挑战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灵活"两课"的教学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且关系大学生政治信仰与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信心,促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高度认同,并以此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信仰。  相似文献   

18.
石瑞红 《学理论》2015,(2):249-251
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多变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混乱,增加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复杂性;社会思潮的阶级性、目的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的作用,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社会思潮传播的多媒体化,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认同度,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思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介入,迎合了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迷惘的心理,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转移。分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处于变革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种种心理矛盾,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由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产生信仰的困惑。大学生在学习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大都认为这个理论是科学的。然而,当他们看到实际生活不尽与理论相吻合时,有人便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发生了疑问,表现为信仰上的无所适从。 (二)对改革的功利期望过高  相似文献   

20.
"五四"前后学生社团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通过辩论研讨等活动,确立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创办人才培训机构,培养一批年轻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到工人阶级中间,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手段,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新阵地。"五四"前后学生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对当代大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