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那时候没有“外交官”这个词,那时候如果你爸是熟食店卖肉的,别人会觉得很厉害。我父亲可能拥有的是知识和文化,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和文化不算什么。而且我父亲也羞于拿知识和文化跟我交流。他一生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小时候,觉得我的父亲没有别人的父亲那么强大,那么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总看见别人的爸爸把孩子举过头顶,哈哈笑着,拿胡子扎他。我从来没有,那时候会觉得失望。再大一些,男孩会到反叛期,会调皮,很多父亲会教训他们的儿子,甚至于暴打。可是那个时候我爸一声不吭,于是我特得意:哈哈,我爸才是真正想要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2.
感悟幸福     
我这人容易满足,这就使我有了诸多值得回味的生活亮点。打开记忆的库门,我仿佛看到母亲牵着就读小学二年级的我,步行到离家五公里的镇上,从新华书店购了一本《新华字典》奖我,一直觉得那天我很幸福;儿时因与伙伴玩耍,不慎将左手脱臼,父亲送我去县人民医院复位后,在现如今已被高楼大厦所覆盖的老车站门口,花四分钱为我买了一根冰棍,享受父亲母爱般的关怀,我感到很幸福;参加工作后,将第一个月的工资拾柒元伍角分文未少上交父母,看到他俩脸上写满“我家有男初长成”的灿烂笑容时,觉得自己能挣钱,真幸福; 1984年 12月接到嵊县…  相似文献   

3.
周元亚 《黄埔》2008,(3):58-60
父亲自1976年4月去世至今已有30多年,这篇稿子是我在阅读母亲张素我让我保存有关父亲的大量资料之后整理出来的。我无法控制自己想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阅读,因为越读越接近了父亲,越读越觉得父亲的亲切。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50>>《 》2004年第8期50>>《 》2004年第8期来深圳打工,一转眼就是四年。四年间我一直没有回过家。我总觉得自己混得不好,等混得好一点再回去。父亲经常打电话给我,说我年龄不小了,应该找个对象了。哥哥也常常打电话给我,说父亲年纪大了,经常想我,叫我回家看看。可我为了那份虚荣心,没把这话放到心上。去年四月,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望即刻回家。起初我有点不相信,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突然病了呢?经哥哥三番五次催我,我才感觉真的是父亲病了,于是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我在医院里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父亲插着氧气管,挂着药水,处于…  相似文献   

5.
在这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70周年将临的日子里,父亲所述他与邓演达先生相识相知、生死相托的往事,不断在我脑中盘桓,心头萦绕,以至夜不能寐。  父亲季方是在邓先生到上海物色黄埔军校教官时认识他的。初见邓先生似乎生活优裕,觉得与“肉食者”谋革命是没有意义的,经先生解释是工作需要,方始释然。到黄埔后,因了解到父亲一无不良嗜好,独嗜“真善美”,邓先生遂留父亲在办公室做他的助手,相知日深。二次北伐时,他俩经常与俄国顾问铁罗尼一起讨论农民与土地问题,就更志同道合了。  邓演达二次出国,在莫斯科与宋庆龄、陈友…  相似文献   

6.
把心留住     
保安工作平淡而且枯燥,一一天除了站岗巡逻,就是学习训练,我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的中专毕业生,换上是在老家哪里愁找不到个好工作,偏偏要到这个地方受这个罪。我咬着牙在工作单位呆了三个月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给父母写信说我要辞职回家,谁承想从小很少说过我的父亲这回却来信狠狠地骂了我一顿。父亲说我没出息,才遇到一点困难就要回家,以后还怎么干大事?父母没同意,家是不能回了,我就私下和几个同学联系要他们给我找一份别的工作干。事有凑巧,就在我收拾行装准备递上辞职信一走了之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是一…  相似文献   

7.
回忆父亲     
父亲在一天天衰老,以前每天能吃三个花卷伴些水米饭和菜;后来是每天两个花卷伴少许水米饭和菜;再后来只吃一点水米饭和菜,饭量越来越少……我每两个星期为父亲剃一次头,每天最少一次去探望他,偶尔因事或身体欠佳不去,父亲总会亲切地询问。父亲为每日能见到我,曾在我的面前流泪说:爸爸老了,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一天看不到,我想啊!以后的日子,不管怎么忙、怎么累,身体怎么不适,我都尽力抽出时间多陪陪他。如果丈夫能在家做饭和照顾孩子,我会坐在父亲身边,听他唠叨陈年往事,但我的眼不时会溜向电视,而无闻父亲的絮语,父亲也…  相似文献   

8.
走过悲伤     
一20年来,父亲35岁的生命像一面旌旗飘扬在我们的上空……这是1990年,我回老家时,为父亲的墓碑重新撰写的铭文。在这以前的20年里,我清楚地知道,我,我的兄弟,我的妹妹,以及我的不幸的母亲是怎么走过来的,父亲的去世是怎样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我那时才11岁,而我最小的妹妹还在襁褓之中。20年岁月沧桑,为父亲重新立碑的时候,我已经在远离家乡的郑州──河南省公安厅《公安月刊》杂志社供职。公安记者的职业又使我一次次地面对年轻战友的牺牲,严东方,姚次会,马喜国,郑榜义,季立新,王立新……他们的牺牲将…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父亲     
父亲去逝有些年头了,而他告别人世那天的情景我却终生难忘,以至于我常常仰头,渴望天空的昭示。 那些日子,父亲在医院里已经住了些时候,医院也几次下过病危通知,我们不忍告诉父亲,却又无力为父亲做些什么,大哥和我,还有母亲只有轮流守候在他身边,虽然我们知道父亲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但还是渴望奇迹的出现,只是父亲不知道,任何药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根本不能留住他的生命。 父亲就这样躺在病床上,接受窗外那束淡淡阳光的照耀。据说有一家医院可以医治父亲的病,我们便抱着一搏的心情劝父亲去治,但他说什么也不肯转院。 …  相似文献   

10.
父亲(随笔)     
数年前,我还是一名从乡下到城里读书的学生。记得刚从农村到城里那会儿,突然间吃学校集体伙食,很不习惯,总觉得那饭不仅硬、散,而且有一股异味儿,菜也难吃。 经同学介绍,我到学校外的一小伙食团吃了一次,觉得那里的饭菜与自家的一样宜人,加上师傅热情和气,所以我决定长期在这伙食团搭伙。 周末回家,我把这事跟父母说了一遍。 我知道,前两周父母已为我在学校吃不惯犯愁。听了我说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都显出一种欣慰之色。当父亲听我说每天得多用几角钱时,他先是一阵沉默,然后说:“不管怎样,要吃饱,钱是小事,身体要紧,不…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生日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已是五十好几的人,和土坷垃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为了我们姐弟俩父亲打柴割草,挑炭卖菜,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为有足够的资金供我上大学,父亲忍痛让姐姐在初二时辍了学。可惜我不高考名落孙山。不顾父亲要我复读的劝诫,我毅然选择了南下打工。这五年中,我干过小工,提过灰桶,建筑工地上吃苦的活儿我都最后才进了市保安公司。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五年来没有回过一次家。我若不混出点名堂来,决不回家。父亲拿着信,老逢人便赞他的儿子有志气,他在回信中祝福我早日成功,衣锦还乡,记得当初在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弑父者说     
前一段时间,我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公安分局技术科科长张伟说,他们那里梅里斯乡花木村发生了一起亲子弑父案件,他勘查现场的时候感觉场面实在惨不忍睹,这个儿子将父亲的尸体就放在了自家的菜窖里,父子已经“一起和睦生活”长达一年之久。又听说这人杀死父亲后过得很滋润,还把家里的外墙重新抹了,内墙重新粉刷了,农闲的时候还和自己的女友不断地在自己家里小聚。我听后和所有人一样感觉震惊极了,觉得这个没良心的弑父者真该千刀万剐。为了记录这其中的残忍和绝情,带着愤怒我来到了看守所。在看守所内那条长长的走廊另一头,…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信     
多少次,梦里清楚地看到父母慈祥的面容和期待的目光;多少次,耳边依稀听见父亲的谆谆教诲和母亲亲切的嘱咐。面对父亲的信,我早已潸然泪下,眼前不禁又浮现出白发苍苍的父亲和母亲站在风里向我挥手……更加坚定了我向上的信心,加快了我前进的步伐——我不想见到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母亲痛苦的眼泪。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录下这封父亲的信,与所有的保安战友们共勉——“我亲爱的儿子:昨天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的情况,甚慰。近20年来,你一直呆在我和你妈的身边,虽然咱家境贫寒,却一直尽力供你上学,希望你立大志,走大路,不忍你为生活所…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华玉恩今年只有41岁,可看上去却像个小老头:深密的皱纹爬了一脸,头发和牙齿差不多脱落完了,又黑又瘦的。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为给我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毅然放弃了农场的安逸生活,把家搬到了都市。在打工无着的情况下,父亲就靠收破烂、弹棉花挣钱供我上学。“有废品拿来卖———”那一声吆喝阴翳着我的童年父亲是每个人的生命中无法选择的,但总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捡废品的吧。常常,我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我家于1992年搬到了哈尔滨市。因为穷,动力区垃圾山附近一…  相似文献   

15.
没想到我们家会同农工民主党有缘,父亲王安坚生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当年周谷老挥毫为父亲创建的《王安坚钟表博物馆》题词——“钟表之家”等墨宝,为父亲进一步做好民间收藏工作和发展祖国的文博事业增添了信心。1990年7月16日敬爱的父亲因脑溢血突发而突然离开了人间,想到从此再也无法从父亲那里学写字、学鉴赏、学文博知识、学学不完的做人道理……原本就沉默寡言的我陷入了极度悲痛中,多亏是农工民主党组织领导多次来看望我母亲,并鼓励我振作起来,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好父业。经过农工党组织的教育关心,我一度因过分悲伤…  相似文献   

16.
独自上场     
李娜 《今日广西》2014,(7):28-29
一 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陌生人群中茫然无助的中国女孩:振作点,一切都会好的。父亲去世以后,妈妈比年少的我更六神无主。爸爸生病欠下的债没有着落,操办丧事又要花钱,妈妈拿不准怎么办好,凡事都和我商量。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撑起这个家,可以保护妈妈。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月刊》终于到了。当我轻轻摩挲着散发着浓浓油墨味的《公安月刊》时,一股暖流涌过心间。是她,伴随着我从一个不请世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公安战士。认识她是通过父亲的介绍。那时我正上小学,父亲是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民警。每月,当腋下夹着崭新的《公安月刊》的父亲回到家中时,我总是扑过去,从父亲的怀中夺过她,然后趴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一字一句地读,惹得洗脸的父亲呵呵直笑。这时,母亲端着盛好的饭菜,从里屋走出来看了一眼父亲,回头笑着对我说:“今天吃《公安月刊》夹鸡蛋了。”这时候,《公安月刊》已在我的心中播下了…  相似文献   

18.
我父亲韦秉琚与韦拔群本是堂兄弟,后来韦拔群的父亲将我父亲收为养子,我父亲就在韦拔群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考落榜后,我远离家乡,来到了北方城市天津,经朋友介绍,当了一名保安员。刚工作时没钱买手机,给家里写信很勤,基本上一个月两封。工作半年后,我买了手机,写信的频率就减少了,两个月也写不了一封信。就在我尽情享受手机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时候,却忽略了父亲对家书的期盼。每次和父亲通完电话,他总会叮嘱一句:“以后你还是给我写信吧,寄信时想着把你平时写好的文章寄来(上高中时我酷爱写作,在县里还拿过名次)。”电话这么方便,写信费事又费时,我觉得父亲有点儿老土,因而每次通完电话我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为了让父亲心里有些安慰,就不经…  相似文献   

20.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写父亲.父亲1960年去世时,我还不满9周岁.父亲生前,我跟他没什么交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我们父子年龄差距较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