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不久前召开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电视电话会议,对法官和律师各提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法官要有甘于寂寞的品格,法官的职业要求其成为一个深居简出的人,虽然不一定与世隔绝,但不应是一个风云人物。法官与律师是一种职业关系,要保持法官职业与律师职业的距离,理顺法官职业与律师职业的关系。在诉讼中,法官与律师不是对手,也不能成为亲密朋友。肖扬还提出,律师是案件审判的亲历者,法官只要与其中一方律师有不正常的关系,另一方律师就有权揭发、检举。应该倡导刚毕业…  相似文献   

2.
措施     
《先锋队》2010,(12):53-54
上海:法官配偶为律师须“一方退出” 上海法院规定,法官配偶为律师的须“一方退出”,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法官配偶为律师一方逐步退出,符合中央关于干部职务回避和干部配偶从业行为规定的精神,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廉洁的关切。2009年。上海市高院机关和全市法院配偶为律师、担任审执部门领导的25名同志率先实现“一方退出”。截至2010年9月,  相似文献   

3.
龚明义 《唯实》2005,(7):64-64
深圳四律师因贿赂法官被吊销执业证,其中的两位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身为法官出身的冯友告诉记者,深圳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委婉地索要贿赂已经过时,目前律师给法官的好处是直接给卡或钱。在深圳的律师办案过程中,律师给法官好处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不给法官送钱就  相似文献   

4.
影响律师与法官关系的因素很多,但司法实践中的偶然性因素对律师与法官关系的影响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本文探讨了司法实践中偶然性因素及其表现,提出司法实践中的偶然性是影响律师与法官关系的重要因素,并就如何减少偶然性因素对律师与法官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规范法官与律师间关系,江苏省不久前出台新规,严禁法官为当事人推荐律师、为律师介绍案件代理等业务,严禁法官与律师同行、同吃、同住等"三同"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将予以重罚。  相似文献   

6.
我是大连信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通过办案,我认识了谭彦。我从心里敬佩他,尊敬他。 法官办案,当事人可以请律师,也可以不请律师。律师的职责是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提出有利于委托人的代理意见。而法官的职责是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提出合法公正的判决意见。在有的法官看来,律师是专门和他们唱反调的,因此,对律师代理案件不欢迎。谭彦却不是这样。他把自己置于代表国家严肃执法的位置上,他希望他所办理的每一个案件,当事人都能委托律师代理。我曾问过谭彦:“你办案为什么希望律师代理?”他说:“律师代理,一是有利于查清事实,二是有利于依据事实和法律说服当事人,提高办案质量,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7.
法官与律师均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法治社会中捍卫法律公正、维护社会正义的法律职业群体,在他们之间,理应建立起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然而,就我国司法界的现状而言,法官与律师却难以实现规范、有序的业务沟通,也缺乏正当、必要的学术交流。而某些法官、律师间的种种非正常关系甚至“幕后交易”,  相似文献   

8.
爱心感化。近日,辽宁省鞍山团市委、市青教办组织心理咨询专家、律师、法官共计20余人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开展了"为了明天——服刑青少年关爱行动",为辽宁省少管所送去几百本书籍,心理咨询专家、律师、法官与鞍山籍少年犯代表签订了联系卡,结成了关爱对子,使与会的鞍山籍服刑青少年感受到了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  相似文献   

9.
<正>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国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目标。"从开庭审理到结案全程参与,对案情都了如指掌,既提高了审判效率,也提高了案件质量……别的事不用考虑,只要专心办案子、把案子办好就足够了。"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这样说。"过去案件都是律师找法官沟通情况,现在法官却主动和律师、当事人了解案情,交换意见、化解矛盾,追求案结事了。"葫芦  相似文献   

10.
刘杰 《廉政瞭望》2013,(2):68-68
在受过英国殖民统治的地区,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律师和法官们往往都戴着假发出庭。这些假发比披肩发要短,末端还有几个卷曲点缀,像羊毛卷一样。英国的法官和律师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略显滑稽的假发呢?1620年前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开始脱发。作为一个年轻的国王,脑袋整天反射太阳的光芒绝对是一件有损威严的事,  相似文献   

11.
李秀卿 《党建文汇》2008,(11):23-23
从2008年10月2日开始,英国一项新规定正式实行:除了审理刑事诉讼案件的法官之外,全国大多数法官和律师在法庭上可以不再佩戴假发。佩戴马尾假发,这个在英国有着300年历史的悠久传统或许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12.
史英 《廉政瞭望》2012,(11):38-39
高级法院副院长为了安全敛财,只与一个固定的律师和企业“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他没想到的是,这不过是玩火自焚。 律师“哥们” 在一股人看来,法官和律师在不少时间里会处于对立状态,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原副院长欧绍轩却和一名律师龚某结成了好“哥们”。 2004年7月,刚从钦州市中级法院院长任上调任广西区高院副院长的欧绍轩,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龚某。龚某曾在广西区高院工作,后来当律师。因为这层关系,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相似文献   

13.
曾为“中国F1教父”郁知非担任辩护律师的张铁锋涉嫌行贿案,牵出安徽省芜湖市中级法院6名法官。律师和法官之间的“礼尚往来”暴露出司法环境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廉政瞭望》2010,(2):6-7
<正>重庆高院:法官与律师亲属"物理隔离"从今年开始,重庆法院要全面推行法院领导干部"单方退出"机制: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不再作为法院院  相似文献   

15.
凌德 《廉政瞭望》2013,(18):60-61
早前有上海法官被发现集体螵娼,之后又被揭发原来案中有案。事件中有律师与主审法官结交,接着双方再私下进行利益输送活动。事件令上海法官和司法界的形象大损。相比之下.香港的法官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一直良好。香港实施多年的防止法官出现利益输送的监督制度,或可为当前内地正在进行的法官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检“两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卷入调查的法官、律师多达数十人,调查还在逐渐向基层法院渗透。那么,一直走在改革前沿的深圳中级法院缘何成了腐败重灾区?记者来到深圳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月2日,在公安部秦城监狱第四会议室里,面对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前来宣判的法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捂着刚刚安装完心脏起搏器的胸口,颤抖着签收了一审判决书后,突然大吼一声:"判我多少年我都认了,为什么判刘志宏11年?"他扭头告诉律师,"一定要让刘志宏上诉,哪怕减刑一年也要不遗余力,请律师再努力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