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记述的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丁玲对毛泽东的坚定敬仰和在文艺思想、文学创作中对毛泽东文艺理论方向的执着遵循,向世人显示了她的革命品格。 一个信条——文艺大众化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绑架到南京。1936年9月,在党组织帮助下她逃离南京,11月到达陕北保安,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人的欢迎。不久,她被任命为苏区“中国文艺协会”主任。党中央迁延安后,她常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渊博的学识,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  相似文献   

2.
鲁迅悼丁玲     
鲁迅早殁于丁玲,怎么能够悼丁玲呢?事情发生在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振风学院参加了一个文学座谈会后返回昆山路寓所,被守候的国民党特务绑架了。鲁迅、杨杏佛、蔡元培等人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并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协同下,竭力奔走营救,但一  相似文献   

3.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04,(12):26-28
1980 年第七期《新观察》杂志上,刊登出毛泽东赠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 另外还有一篇介绍文章《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杂志同时刊登出毛泽东的手迹,并且不是后来抄写,而为当时毛泽东的亲笔。这页写于陕北的不大的纸片,能够穿越四十多年风雨而存在——这段时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繁复,充满惊涛骇浪,动荡不 宁的岁月——想到这些,读到这页当时的纸片,我们不能不为它得以保存并最终发表而特别惊叹。 一1933 年,中国左翼著名女作家丁玲,在上海遭到国民党特务绑架,此事在文化界引起极大震动。丁玲被绑架…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6,(5):61-63
“《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 1942年的“三八”妇女节来到了,当时《解放日报》的陈企霞请丁玲写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丁玲联想到发生在延安的两起离婚事件.心里很为妇女同志鸣不平.又想到文化俱乐部星期日舞会上打扮得“怪里怪气”的几位女同志的模样。又很生气,因此她带着一股情绪连夜写出了《三八节有感》的稿子.自己的情绪也在稿子中发泄出来。  相似文献   

5.
丁玲与沈从文:多半是朋友,少半是怨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当代,湘西这块被称为“蛮荒”的热土上,孕育出了两位名扬中外的文学大师:一个是丁玲,一个是沈从文。自本世纪对年代始,这两位火热的青年,在共同的创作生涯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又在腥风血雨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可是,半个世纪后,他们的友谊却又悲剧性地埋葬了。其公开表现是1980年3月丁玲在(诗刊)上发表了(也频与革命)一文,文中称沈从文的(记丁玲)一书为一部编得拙劣的‘刊、说”,并斥责沈从文“对革命的无知、无情”,乃至‘“对革命者的歪曲和嘲弄”。沈从文对这篇文章所作的反应,则是在编定十二卷本(沈从文集)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湘西这块被称为“蛮荒”的热土上,孕育出了两位名扬中外的当代文学大师;一个是丁玲,一个是沈从文。自本世纪20年代始,这两位热血青年,在共同的生活、学习和创作中结下了深情厚义,这种友谊又在腥风血雨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可是,这两位文学大师的友谊终于在半个世纪后悲剧性的埋葬了。其公开表现是丁玲《也频与革命》一文的发表,这篇刊登于《诗刊》1980年3月号的文章,将沈从文的《记丁玲》一书称为一部编得拙劣的“小说”,并斥责沈从文“对革命的无知、无情”,乃至“对革命者的歪曲和嘲弄”。 沈从文对这篇文章所作出的反应,则是在编定十二卷本《沈从文集》时,断然抽出了《记丁玲》以及《记丁玲续集》两书,并在他1980年7月2日致徐迟的一封长信中指出:  相似文献   

7.
鲁南 《世纪风采》2010,(3):19-21
1896年,何思源出生于菏泽一个历代书香的官宦之家。担任过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总司令、北平市市长等职。抗战时期,何思源积极主张抗日。日军为了逼其就范,公然“绑架”他的亲属。但他们没想到何思源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予以“反制”。最终,日军精心策划的这起“绑架事件”以何思源的亲属平安抵达天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8.
陆平是“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被“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点名批判的“黑帮”,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饱经磨难,其中将近两年是在江西鄱阳湖畔的鲤鱼洲度过的。这是一段应该记录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9.
湘女多情,湘女坚贞,湘女多才,湘女也具有湖南男人的一股“蛮劲”。丁玲便是这样一位湘女。她是个“奇才”,《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发表,便把人们“震惊”。她一出台便不是背棍打旗喊“啊呵”,而是“挂头牌”的角色。她又是一个“奇人”,富有传奇色彩。她是“文小姐”,又穿过红军的军装,做过“武将军”。“奇人”自然有“奇遇”。她被国民党“绑架”、“软禁”过;她本来是个无限忠贞的共产党员,却又被人误解过,命途多舛,被剥夺写作权利20多个春秋。然而,当她获得“解放”,重返文坛之时,她丢开心灵的创痛,豁达大度,既无怨尤,又无悲伤,一如既往地将她的才情、智慧、灵感化为一行行的字,写出一本本的书,奉献给她的祖国,她的人民。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10.
叶子 《学习导报》2012,(15):53-56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36年12月,毛泽东挥笔写下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后,立即用电报发给已随红军到达陇东前线的丁玲。在毛泽东诗词中,题赠作家而且以电报方式发给,只有丁玲一人,足见毛泽东与丁玲的交往至深至真。  相似文献   

11.
棘手的交办     
2021年初,一起“掌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任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被曝出在机关食堂扇了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一耳光,引发舆论哗然。2021年1月21日,张战伟被免去市委书记职务。有关这起“掌掴事件”,各界议论纷纷。据说有一名市领导临时交办给翟伟栋一件事,让他去高速路口接人,为了赶时间,翟伟栋在机关食堂用早餐,引得张战伟“勃然大怒”。翟伟栋为了完成领导的交办,赶时间触怒了一把手。还有人因为没能完成领导的交办,同样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传播正被网络“绑架”网络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当代传播正在被网络“绑架”。  相似文献   

13.
<正>1926年1月初到2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突然离奇“失踪”,党组织多次派人寻找未果,史称“陈独秀失踪事件”。学界现今并无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此有系统性论述,而作为当事见证者的郑超麟、彭述之等人在其回忆录中关于该事记载又有所出入,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陈独秀因其特殊身份,一举一动尽惹社会各界注意,他的失踪引起社会各界的猜测。  相似文献   

14.
“外交必须在秘密中进行。”这是澳大利亚前总理、现外长陆克文曾经的一句名言。但不想在2010年12月初,“秘密”之一被维基揭秘网披露。其中,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最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便是告诫美国:应准备好必要时对华动武。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7):22-22
1.2008年9月11日,三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曝光。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李长江也已因“三鹿事件”引咎辞职,时任质检总局食品监管司副司长的鲍俊凯也同时受到行政记过处分。同年年底,鲍俊凯离开京城,远赴安徽任职,目前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较其在质检总局时升了半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些贪官被剥去伪装而落入法网。透视案件的查处过程,人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被查处的贪官中,有一部分是因意外事件而落马的——有被小偷“偷”出来的,有被绑架“绑”出来的,有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来的,有误打误撞、自投罗网的。  相似文献   

17.
也正是这种战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对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曾撰文对这一战术进行了分析,但近年来颇遭非议,被认为是靠近博古、李德的“一个,林彪这一做法政治上的表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著名女作家丁玲除了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而蜚声文坛外,还以其后半生坎坷的遭遇而闻名于世。从1955年起,丁玲被扣上“反党”、“右派”、“叛徒”等罪名,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蒙冤达20余年,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平反昭雪。丁玲的一生,特别是她蒙冤到平反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文艺界的历史。人们可以从她的遭遇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56年夏秋之交,丁玲到云南、四川参观访问,第一站就来到重庆。 丁玲这次离京外出,可谓“负罪”在身。1955年,她和陈企霞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次年3月,丁玲向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申诉,不同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的结论。6月28日,中宣部部长办公  相似文献   

20.
福建革命史画集上登载了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发表的一则文告:“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林路同志等被暗害致各军政党及各界人士书》。书中提到青年戏剧家柯联魁(共产党员)、文化界进步人士高盘若、闽南新报社副社长柯鸾声等在漳州市突遭国民党特务绑架、活埋的事件。这起暗杀事件的真相是:一九三八年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