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钟明 《台湾研究》2000,(4):37-4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台湾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信息产业(IT产业,亦称资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从80年代的“策略性工业”到90年代的“十大新兴工业”,信息产业在经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后,终于成长、壮大起来。台湾信息产业的崛起不仅对台湾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而且还将对两岸经贸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石青 《台湾研究》2010,(4):33-38,64
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信息电子产业兴起后,一直在探索新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方向,尤其是近8年来,先后提出了“两兆双星”产业与“六大新兴产业”等目标,虽然发挥了延续产业发展动力的作用,但真正能够替代信息电子产业的新产业支柱至今尚待确立。当前全球产业发展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新特点,台湾产业升级出现了难得的良好机遇.而在制造业占台湾经济的比重日益退缩的趋势下,未来的支柱产业必将跨越工业与服务业两大领域,并带有更深的服务业特性。  相似文献   

3.
曹琼 《台湾研究》2009,(2):32-36
台湾电脑产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转型,资讯电子业和精密器械等高科技产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台湾笔记本电脑产业不断通过代工生产模式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直至垄断全球代工。与此同时,台湾厂商又面临着代工困境,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产业转移模式和产业升级策略,本文尝试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台湾中产阶级可分为“旧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旧中产阶级主要指自营小店东和自雇作业者,新中产阶级主要是以技能、学历、文凭为取向的事业及管理人才。19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多元化的工商社会,中产阶级兴起。1990年代,中产阶级上升为台湾社会主体,而且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台湾社会发展。台湾经济发达,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关注财经资讯,财经杂志以其专业、深度报道,持续维持财经资讯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5.
步入转型期的台湾信息电子产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台湾信息电子产业(IT产业)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90年代步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并替代传统产业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龙头。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网络与低价IT产品时代的来临,整个国际IT产业链发生重大变化,也促使台湾IT产业步入新的转型期。近二十年来以低成本的代工制造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的台湾IT产业,在生产基地加速外移形势下,面临新的转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杜强 《台湾研究》2005,(4):33-37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在“经济优先”政策主导下,短短二、三十年迅速实现工业化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与环境的日益恶化。20世纪80年代初始,特别是中后期,台湾民众终因难以忍受累积环境恶化而不断地掀起抗争事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迅速成为台湾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迫使台湾当局正视环境危机,并制订环保法规政策,设立环保机构,从而催发了台湾环保产业的萌芽。台湾环保产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自萌芽以来呈现稳定的成长态势,并形成自身的发展特点与优势。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相似文献   

7.
陈硕 《工会博览》2009,(7):88-89
一、台湾信用卡产业特点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信用卡市场全面开放以来,经过10余年台湾信用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不管是信用卡数量,还是信用卡消费数额,都是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台湾又处于新一波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在90年代的支柱产业——电脑及相关产业加速外移后,如何寻求新兴产业加以替代及建立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就成为台湾避免出现“产业空洞化”和实现制造业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而自上世纪末快速崛起的液晶面板(TFT—LCD,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产业,无疑已成为当今台湾最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该产业投资规模之巨、产值增长之快,已使其成为推动岛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台湾科学史学开创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经历60年代中、晚期的一段短暂的低谷期之后,于70年代迎来新的发展转机。并逐渐走上正轨。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建制化的进行,台湾科学史学日趋成熟取得了繁荣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台湾科学史学逐渐地形成了自身一些较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台湾制造业产业群落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经历了经济转型与产业外移后,台湾制造业产业群落地理区域分布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与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与重化工业产业群落地理分布特征与发展,传统产业群落地理分布因篇幅所限从略。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台湾研究》2012,(5):30-35
核能发电是台湾197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力工业,也是目前台湾第二大能源电力工业。经过30多年的长期发展,台湾已形成较完善的核能发电和运转维护技术,同时培养出一批涉及核能发电机和仪器的设计、建造、维修以及核电开发方面的核能专家。目前,全球对节能减碳技术的研发业已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12.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内,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占据台湾后,先是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从台湾输入蔗糖与稻米,向台湾输出工业品与消费品。193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后,台湾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基地”,战略地位上升,殖民当局乃极力在台湾发展与战争相关的重化工业,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至1940年代,重化工业的产值已超过农业与轻工业的产值。  相似文献   

13.
台湾信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述评郑建明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调整经济结构,从以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转移到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此达到工业升级和外贸升级的目的。台湾当局在经过决策研究后选择了以耗能低、无污染、增值高、影响广的信息产业(台湾称资讯工业)...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台湾科学史学经历了低谷、转机和兴起这一重要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台湾科学史学无论从研究体制、研究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一时期是台湾科学史学史上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从这个阶段开始,台湾科学史学开始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台湾研究》2011,(6):45-49
扩大绿色能源利用和加速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实现经济“低碳化”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新型产业发展导向。台湾和大陆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后,都面临着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本文通过剖析台湾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近况及在ECFA架构下所受到的影响,尝试着对两岸绿色能源产业合作将呈现出的新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坚 《台湾研究》2005,(3):26-30
台湾继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创设加工出口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之后,又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较早地建立起科技性经济特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HSIP—The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新竹园区自1979年成立到2003年,台湾当局共投入经费285亿元新台币,用于园区的软、硬体建设,提供高科技产业集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经过24年的运营,区内集结了369家高科技公司,半导体产业已建立完整产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台湾产业集群及其网络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岛内各县市已形成诸多发达的产业聚落。在2002年制定的“台湾发展重点计划”中,台湾当局又希望透过产业群聚效果的发挥达到“产业高值化”目的,以推动“两兆双星”(半导体、影像显示器、数位内容和生特技术产业)产业并协助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该重点计划的子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也将群聚政策列为重要执行方案;此外,台湾工业用地的开发及管理,也强调相关群聚的理念与效果,显示产业集群策略已成为台湾重要的产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历来有中国大陆因素、国际因素、台湾岛内因素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因素四大层面,在不同的时期四大因素所发挥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剧烈演变,台湾政局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本土化”、“民主化”的发展,台湾政局因素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至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台湾产业升级的认识陈克明*一、产业升级从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台湾的产业升级努力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艰难周折后,进入90年代以来,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这种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大量外移到社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资讯、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在岛内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祖国大陆投资市场。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限制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世纪之交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人们无不对台湾科技产业现状、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可能性以及如何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等问题感到关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发表一己之见。一、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