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霍去病:战功显赫却拒受"豪宅"霍去病是一位英名盖世的沙场英雄。他18岁就率领八百骑兵初战匈奴,歼敌千余人。但他居功不傲、廉洁自爱,因此赢得了很高的声誉。霍去病出身贫寒,少年时期还曾做过奴仆。因姨母卫子夫做了汉武帝的皇后,霍去病才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但他从没有因为地位的改变而丢  相似文献   

2.
少年的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在拾荒时发现有人号门在垃圾里找旧钱币、旧勋章,几秒之内,他做了收购旧钱币、旧勋章的决定。他想:攀比此类收藏品,可以成为贵族们相互斗富、显示身份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出售这些玩意接触贵族,借势铺路。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09,(9):54-54
宋濂是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每次上朝回到家,家人门生都爱向他打探宫中消息——天天与皇帝在一起,“内幕消息”多,谁有定力能够控制自己的表达欲,闭口不说呢?宋濂就能。他在客厅里书写了大幅座右铭,就俩字:温树。每每有人打听宫中禁事,他只用手指指墙,让人闷看那两个字。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5):F0002-F0002
张萱是唐开元年间的宫廷画师:擅长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这幅长卷描绘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画卷由右至左展开,分别描绘了木杵捣练;坐在地毯上缝纫;把白练抽直,用熨斗熨平的情景。三组人物相互呼应,有站有坐,构图安排显得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5.
子产的政绩     
春秋时,郑国人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做大夫时,郑昭公的宠臣徐挚为郑国相国。由于徐挚治国无方,使政局十分混乱,平民百姓和贵族豪绅之间关系非常紧张,父子兄弟之间也争吵不和,社会极不安定和谐。郑简公时,子产被推举为相。他执政后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并把法律条文铸在钟鼎上公示。他为相一年后,  相似文献   

6.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3):54-54
现在学界的主流说法,士与侠同源,西周的低级贵族,到了春秋时期.演变为士或侠。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因为后来从私学里学出来的士,好些并非出身贵族.也有庶民。东周分际.非贵族的庶民.大多都是从贵族圈里坠落下来的,低级贵族能做的事,凭什么他们就一定不会做呢?  相似文献   

7.
北禾 《正气》1996,(11)
节俭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是以节俭著称的皇帝。一个封建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能做到不奢侈,已属不易,而杨坚极力要求自己过着平民百姓一般的简朴的生活,更是难能可贵。他的车、服、日用东西破了,随时修补,不做新的,他配止痢药时,宫中竟找...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学界的主流说法,士与侠同源,西周的低级贵族,到了春秋时期,演变为士或侠。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因为后来从私学里学出来的士,好些并非出身贵族,也有庶民。东周分际,非贵族的庶民,大多都是从贵族圈里坠落下来的,低级贵族能做的事,凭什么他们就一定不会做呢?礼崩乐坏的潜台词,就是原有的身份秩序乱了。大小山头,竞争加剧,用人之际,才俊之士也就有了机会。至于从什么途径出人头地,要看个人的机缘。孔门之徒,大抵走仕途,学成之后跟着卿大夫做家臣,一步步爬上去。而墨家的门徒,则走的是侠士一路,扶危解难,行侠仗义。  相似文献   

9.
廉政格言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生于金朝最后一个契丹贵族之家。父亲早亡,自小受母亲教育,勤奋好学。金末,24岁的他就做了开州同知(州副长官),金亡后隐居。  相似文献   

10.
新送穷文     
我国古代有送穷的风俗。据说,颛项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被叫做穷子。后来正月最后一天死了,宫中葬之。大家相互说:“今天送走了穷子。”以后就相沿成俗。这种风俗唐时还有。韩愈在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就写了一篇送穷文。他命仆“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米长),牛系轭下,引帆上樯”,要把穷鬼送走。虽然韩愈在文中说穷鬼“饥我  相似文献   

11.
宋仁宗之仁     
正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任皇帝赵祯,13岁登基,在位40余年,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忠实执行宋太祖重文轻武、偃武修文、文治靖国的"祖宗之法",营造了一个开放和宽容的环境,改革完善了台谏制度、科举考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仁宗提倡勤俭节约并以身作则。他寝宫的被子,由于很久未换,洗得颜色从明黄变成暗黄。他禁止宫中奢华,让人们知道"粒粒皆辛苦"。一次,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很想吃碗热羊肉汤,但却忍着没说。皇后知道了,劝他吩咐御厨做就行了。仁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前线》2017,(7):114-116
<正>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另外的说法是重孙),昌意的儿子,他的母亲叫景仆。颛顼的父亲昌意,是黄帝的嫡子,因为德行太差,没能继承帝位,被贬到若水做诸侯王,景仆也跟随丈夫到了那里。在少昊时代的末期,天空出现了奇异的征兆,北斗七星中的瑶光星突然穿越了月亮。住在幽房宫中的景仆感应到了瑶光星,怀了身孕,在若水河边生下了颛顼。这个婴儿出生的时候,头上顶着盾牌和戈,预示着颛顼未来将面临征战,并凭借武力  相似文献   

13.
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出生在一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的富有家庭,家中有大批藏书。他一生好学不倦,心思纯一,“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凭着这样一股顽强精神,他成了汉朝立国后第一批精通《春秋》的专家名士。汉景帝时,董仲舒做了博士——皇帝的顾问官。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以贤良的名义被推荐给武帝,武帝接连对他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受到了武帝的特别赏识。此后,董仲舒在朝中做过议郎、中大夫,还外出给武帝的两个哥哥江都易王和胶西王担任国相各若干年。当时贵族阶层内部矛盾重重,董仲舒“为人廉直”,难于容身,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  相似文献   

14.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誉满全球,又出身贵族,可他却没有一点架子;为人十分热心而又随和大度。一次,托尔斯泰去长途旅行,放松心情的同时,他也在寻找灵感。火车中途在一个小站停了下来,托尔斯泰想到车站上走一走、看一看,于是便  相似文献   

15.
据史书记载: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即晋武帝)生活荒淫,下令物色天下美女集聚后宫,中意的全留下,看不上的才可嫁人。灭吴时,他又将吴主孙皓宫中的5000名宫女全都接收下来,加上他原有的宫女,总数超过一万人。他每天坐着羊拉的车子在宫内转悠,羊在哪里停下来,他就在哪里下车入屋就寝。一些善于奉迎的宫女,知道羊喜欢吃竹叶和盐巴,为了博取皇帝宠幸,就把竹叶插在门户上,把盐撒在门口。羊见到竹叶和盐巴,就停下来,晋武帝也就进了门。  相似文献   

16.
存贵  王凤 《先锋队》2011,(19):60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负责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他厨艺精湛,善于逢迎,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但其"烹子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被后人唾骂,给世人深深的启示。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厨艺十分欣赏。作为国君,齐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文物长期为统治者及社会精英所专有。皇室作为最大的收藏者,宫中大量稀世文物更是只为皇帝一人所私有。时至晚清,随着西方文物观念的传入,国人的文物公有意识逐渐增强,而清室成员仍将宫中文物视为私产,任意处置、变卖。溥仪被迫出宫之后,宫中文物的归属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最终,民国政府决定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宫中文物进行点查并收为国有。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和开放,将仅供皇室观赏享用的历朝珍宝变为了全民族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将紫禁城这座昔日帝王居住的宫苑禁区变为了普通百姓可以自由参观的场所,这是近代国人文物公有意识显著增强的具体表征,同时也是我国文物保护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送穷”     
“送穷”毛书征春节期间“送穷”或曰“送穷神”,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起于何时未作细考,手头有据可查的唐朝肯定已经盛行此种风习。大文学家韩愈在其《送穷文》中曾写道:“颛颛高卒时,宫中有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  相似文献   

19.
众说周知,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别说是英国首相,就是一般的议员也必须具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但是,他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给英国首相老皮特看过病,治好了老皮特的风湿病。老皮特赐给了他父亲一个庄园,自此,他们家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农场主。当然,这不是他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20.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一生,诗作颇丰,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其父当过禁卫军军官,母亲是一个名叫汉尼拔的"彼得大帝的黑奴"的孙女(她给普希金的诗歌以血统支持).1811年,普希金入围贵族子弟新设的皇村学校学习.1812年,卫国战争激起他的爱国热情.普希金在学生时代就从事写作,流传下来的他最早的诗是情诗《赠娜塔莉亚》(1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