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社会的每次发展变化都可以细化为个体成员的发展变化,同样,以个体道德的提升促进社会整体道德的提升,再依靠良好的整体道德氛围进一步促进个体道德的进步,是建设道德社会的必由之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摒弃了过去将道德虚化、泛化的倾向,用实实在在的标准替代了抽象的道德概念,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为社会成员树立了人生标杆。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将“八荣八耻”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认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既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他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青少年学生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社会…  相似文献   

3.
韩庆祥 《求实》2006,(1):35
林世选教授和单培勇副研究员合著的《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以研究中西方人学思想、服务现实社会为学术目的,站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社会到个体,对国民素质与人的发展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使“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具有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性、理论的时代性、社会的实践性和个体的针对性。这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类意义上的人、社会意义上的人,还是个体意义上的人。这种在逻辑上的区分,对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人的存在形态看“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有助于澄清“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以个人为本”等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5.
颜景高 《探索》2011,(5):175-179
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建制,市场经济肩负着现代人自我实现的启蒙规划,负载着历史主体互利合作的责任承诺。吊诡的是,市场个体私向化倾向的膨胀却在社会层面上肆意蔓延,自大的张狂、自足的冷漠以及自恋的虚无等精神状况在逐步侵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底线。如是,个体社会化倾向的确认、指引和践行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这离不开欲望个体的“节制”信仰、先进文化的“理性”导向以及社会精英的“人格”感召,这指证着,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有序建构、良性运作以及和谐发展,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奠基。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而人又是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证明 ,领导中国革命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正是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在实现着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进程中的人格独立性发展马克思在讲到人类社会发展史时曾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又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把这种发展史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  相似文献   

8.
人自身的协调与和谐是社会其他要素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基本立足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原则、人人都有平等发展权利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外开放的原则,不断开拓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培养时代新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民族兴衰存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相契合的规律,遵循时代新人生成的理论、历史、实践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新人,以"四史"及其成功经验启迪新人,以现代化建设实践及成就锤炼新人,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间节约的规律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自由发展理想状态的设想,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将塑造智力、体力、性格和潜能均得到充分发展和自由运用的“优秀人物”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马克思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时,批判性地继承了这些思想遗产,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与以往思想家不同的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是与他对历史的唯物主…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世界”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内容的核心。“新世界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及其发展的历史为基本视域,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表达了人之为“人”的精神诉求。“中国梦”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愿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风貌,展示每个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实历程,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是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2.
周忠华 《唯实》2006,1(11):3-5,3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差异化的,它既表现为由类束缚经群体中介而个体自由再到三者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亦表现在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共时性发展之中。人类的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差异化进程中不断凝聚发展起来的。基于此,应当从人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这一视角出发,从客观逻辑和现实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透视人类道德变化发展规律,并进而阐述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道德差异化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历史过程有过三种不同的解释:(1)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发展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①“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②纵观历史,人们不会怀疑,历史过程是人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经历着曲折的道路,但人类总是在发展的,人永远不会返回到猴。(2)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除却人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面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中被重提并受到重视,表明我党已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人的关系上,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在类和个体的关系上,第一次在党的理论中确认了“个人”的重要地位;并且在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中引导当代中国人走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理论学刊》2002,1(3):18-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有关“人的发展”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由此阐发的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历史的实现过程,才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国,我们党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一个重新认识和深化实践的过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它全面深刻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们党恢复光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具有类本质、社会本质与单个人的本质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三者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可以从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三个方面及其统一中理解人的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着对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关切,并将其统一于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中,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必须综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坚持德育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协调统一的方针,做到德育的统一性与个体的独特性相结合,并注重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充分体现个体人格发展的内涵及层次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实现德育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时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充实学校德育内涵,避免用“标准的”、“划一的”母本去熏陶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格的学生,创设个性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在我国历史上,文艺与经济的长期疏离造成了我们对商品经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认识上的偏颇,而“文章,经国之大业”的主尊地位和“君子耻言利”的传统意识,则既加大了“文”与“商”的隔膜与对立,又表现出“文”对“商”的胜利与傲慢。人们往往因为不能对商品经济作出历史的客观的考察,结果导致了经济与文化的二元分离。实际上,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一经出现,就又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来塑造和重构人类文化,对人类存在方式的进步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提供一种必然的张力:商品经济的平等和自由的交换原则把人们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确立了一种人与人平等的格局;商品经济的竞争性为人的创造性的自我发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使人在不断的超越中获得自我塑造、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自由;商品经济的利益多元强化了人的利益与需求欲望,激发了人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对功利追求的迫切性。正由于此,当商品经济全面发展之际,与之相对应的人自我的发现、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竞争精神,便应运而生。 正是商品经济所蕴含的这些文化价值和意义,形成了历史与社会进步的巨大的杠杆,也启动了当代  相似文献   

19.
曾凡跃 《探索》2002,4(6):103-105
人的发展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和依归。中、西方因社会体制、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人的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之不同;主体的权利实现与道德完善之不同。反思中西方人的发展的历史差异,确立以个体发展和人的权利的实现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对当代中国现实地推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群众”历史地位的同时,赋予了“群众”概念以政治上的积极意义。“群众”是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民众的集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在当代中国,一切从事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