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邢益壮 《法制与社会》2010,(15):219-219,226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追根溯源,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自身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为此,政府应当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以服务促管理,消除城乡之间的心理对峙;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王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2,(22):287-289
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身份诉求受阻、城市定居诉求受阻、权益公平诉求成为诱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之一,关注和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诉求、城市定居诉求、权益公平诉求是有效地抑制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近年来引起关注。相对剥夺感强,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受排斥及封闭心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魏鑫 《法制与社会》2010,(33):148-148,154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治安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成因、对策、对于从根本上预防、遏制抢劫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旨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已步入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顽疾。本文在研究这一群体特点、犯罪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根源、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社会不公平竞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研究不公平竞争与其犯罪的关联,以期发展三元协调促进的防控理论,并寻求消除不公平竞争机制,铲除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一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但他们在社会特征和犯罪特征上到底有何不同,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与第一代的比较,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人员在成长背景、文化程度、进城动机、工作消费习惯以及所犯罪行、犯罪方式、重犯可能等方面都显示出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犯罪人员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伴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的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剖析其犯罪原因、探究犯罪特征并给予预防和打击,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德敏 《行政与法》2004,(10):85-86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失业严重,加之自身素质低下,造成城市农民工的犯罪活动频繁发生,并以侵财型、犯罪数额少、季节性和团伙性为主要特征,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消除制度歧视,建立涵盖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农民工教育。这样,才能改善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等等都是农民工犯罪的诱因。农民工的身上揉和了农民和工人的双重特点,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期待被关注的脆弱心灵和沉重的生活压力。少一些淡泊和不屑,农民工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检察工作实践,从法律角度认真地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和对策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一直以来,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加之自身素质低下,造成了城市农民工的犯罪活动频繁发生,危害了安定的社会秩序,侵害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激化了社会矛盾,增添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着笔,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民工犯罪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渴望融入城市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然而,综合素质因素严重制约着其市民化的步伐.因此,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帮扶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努力,以逐步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巨大差异,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有向西部地区回流聚集的趋势,并因此产生了新的特点和需求。在此背景下,基本民生权利保障不足、刑事犯罪率控制不严、市场经济服务不够,成为困扰这一群体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建健全合理的法治保障体系,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玲  许鹏 《行政与法》2013,(4):17-20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逐年递增,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人口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面临着现实的发展困境。为了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服务与管理,有必要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养老权益的保障和我国“三化”进程的实现.从目前河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但仍存在诸多制度困境,阻碍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现;同时,农民工主体性实现面临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双重困境,影响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创建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主体性实现的条件,以便提升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信罪是伴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的高度分工而出现的罪名。我国《刑法》分则中存在众多而零散的背信犯罪条文,但条文设计却具有相当的随意性,而且偏向于对国有公司、企业的特殊保护。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为有效保护法益,增设背信罪势在必行。通过条文的合理设计,完全可以避免背信罪成为新的口袋罪而侵犯人权。在增设背信罪之前,我们应当充分运用竞合论原理,将背信犯罪行为作为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相应犯罪处理。评价背信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害,应采取经济的财产说,原则上不处罚背信犯罪行为的片面对向犯。  相似文献   

16.
费杰 《行政与法》2010,(11):48-52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渴望融入城市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吉林省应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和细化进城落户条件,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王锐 《行政与法》2014,(1):109-114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刑事犯罪呈动态化和复杂化态势,其中新生代农民犯罪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被列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如何促使其市民化是防控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点.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归因研究,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治安管理学等理论,就防控青少年犯罪以及如何促使其顺利完成城市社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其身心融入城市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青岛港采取尊重的态度与相应的培训方法,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走出了一条让新生代农民工具备社会需要素质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法律语境下,受贿罪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和请托人进行财物交换的行为,此处的权力应仅限于国家的公权力,不应扩大到影响力,而且利用公权力的行为人应与公权力的拥有者相统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不符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受贿罪理论存在冲突,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规定,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位为利用影响力交易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