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程 《各界》2014,(1):15-15
南宋福建莆田人方翥,在绍兴八年(1138年)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件异事.会试要考三场,方翥在第三场考虑的时候,准备交卷了,  相似文献   

2.
陈宁骏 《各界》2011,(1):70-71
谭延闽是个地道的“高干子弟”,但无纨绔之风。谭家世居湖南茶陵。谭延间从小聪明好学,潜心读书。1897年,他就考中举人,后中会元(会试第一名)、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回到长沙后担任中路师范监督、  相似文献   

3.
赤霄 《各界》2013,(10):40-44
声名大振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少年时性情活泼,聪明过人,却也放荡不羁,在乡里很有名气.余靖的舅父黄正看出他是可塑之才,细心教授,余靖有过目不忘才能,很快通读儒家经典,后来又拜著名隐士林逋和"紫阳真人"张伯端为师,这二人都是当时大学者,学贯古今且超然世外,有很多奇思妙想.余靖由此博览群书,学业大进,天圣二年(1024年),余靖和黄正甥舅二人参加会试,成为同科进士.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4)
明清时期,鹤庆开始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通过考试者依次被称为秀才、举人、进士。明清时期,鹤庆甸南一带一共出了1个翰林、9个进士、26个举人。本文旨在研究明清时期鹤庆甸南科举考试历史。研究表明,明清时期鹤庆甸南文人科举兴盛的根源在于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家族遗传,甸南文人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季翔 《学理论》2011,(4):35-36
唐代皇帝并不主持科举考试,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殿试。殿试宋代成为定制,制度形式的殿试历金、元、明、清四代,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探究了殿试的起源,梳理了殿试制度产生和完善的内在机制,并对殿试制度在科举考试发展史上的政治功能作出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旧时代的读书人很少能摆脱科举功名的羁绊,甚至有些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也难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不必说那些庸儒俗士每每为考中举人进土奔波劳碌一生,即使象龚自珍这位生活在封建末世、尖锐批判封建专制现实并指向未来的杰出思想家,一生也是从科举考场上滚过来的。他19岁首次应乡试,只中个副榜贡生,22岁再想中个举人,结果未能录取。经过不断拚搏,直到27岁才在浙江乡试得了个第4名举人。举人只是“中级职称”,为了爬上“进士”这个“高级职称”的顶,他从28岁开始,连续4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债激之余,花钱捐了个比七品芝麻官知县…  相似文献   

7.
解读状元卷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 立,历经唐、宋、元、明、清 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试卷只有现存青州博物馆的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对策。1598年万历皇帝朱翊钧亲自主持殿试,赵秉忠等292名贡士参加。万历皇帝出的殿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国之心》。赵秉忠在一天时间内(从清晨到傍晚)以惊人的才华答写了这份举世闻名的状元卷。他以犀利的文笔、简洁的语言与独到的见解,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制、法制与德治的关系,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才智和极为坚固的国学基本功。状元卷2460个字,既是策文又是书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很多青史留名的事往往都是落榜生干的,写出古典短篇杰作《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做上了“中专生”(岁贡生);收复新疆、建立不世之功的左宗棠,当年三次赴京参加“研究生”(进士)考试都是名落孙山;以(《人间词话》闻名于世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数次参加科举考试无一成功。  相似文献   

9.
左宗棠是清王朝著名的封疆大吏之一,他做官的道路崎岖坎坷,早先以科举搏取功名,15岁府试,榜列第二;20岁应本省乡试,中第十八名举人;随后参加会试,屡屡折朝而归;到了26岁那年,仍未榜上题名,遂自封读书做官的路途,当起了教书先生。咸丰二年,左宗棠年已不惑,突然弃教从政,开始游幕生涯。咸丰九年,因樊婆一案的牵连,才离开湘抚幕府,断断续续地干了七年的幕僚。左宗棠向有跟鹏之志,他在(题家塾)一联中抒怀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又好自比诸葛亮,打心里想做一番安邦定国的大事业。他十多年应试不辍,渴慕功名,念的就…  相似文献   

10.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诗作风格独特,多以鬼入诗,因而被称为"诗鬼".唐元和五年(810年)冬天,京城长安上演了一场和名字有关的大讨论大纷争.讨论的对象是21岁的诗人李贺,纷争的焦点是李贺是否能参加来年正月举行的礼部会试.  相似文献   

11.
靳国君 《学理论》2008,(9):86-87
梁启超1873年生于广东新会县南部的一个小岛熊子乡。他幼年聪颖好学,四岁启蒙,祖父教读。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十七岁赴京会试后,仍回学海堂继续前四年的学业。后经同学引荐,拜康有为为师,进万木草堂学研今文经学,从此走上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宝禅 《各界》2013,(9):61-65
匡谏为任 李绛,字深之,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参加科举,高中博学宏辞科进士,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渭南县尉,旋即升为监察御史,仕途一帆风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李绛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诏书。翰林学士虽然级别不高,但参与机要,并且朝夕陪伴皇帝,工作之余还能建立良好关系,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李绛“孜孜以匡谏为己任”,很快在朝臣中以直言敢谏著称,幸运的是,他也正好碰上中唐最有为之主唐宪宗。  相似文献   

13.
观政进士制度是明清时代对进士入仕前的任职培训,它由朱元璋创设,并且到明末隆武年间仍在推行。清代承继了这一制度并作了改进,表现出观政时间长和在中央与地方同时观政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明嘉庆十六年(1537年),一场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磷。顾磷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史书上说他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他关照的方法是让他“落榜”。  相似文献   

15.
董寅生 《各界》2014,(6):85-88
无论在国民党中还是在国民党前身中国同盟会里,1865年出生、1953年去世的吴稚晖都可谓不折不扣的元老。论年纪,他比孙中山大一岁,比蔡元培大3岁,比章太炎大4岁,比黄兴大9岁,相较汪精卫、蒋介石几乎等于父辈;论功名,他是前清举人,本来还颇有中进士之望,只为受新思潮的鼓动,憎恶八股,绝意科举,遂未克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6.
河汉 《各界》2010,(7):55-58
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明朝从进士中选拔出最佳者冠以状元之称。数代数科,出了无计其数的状元。纵观历史,状元不算稀奇。女状元却风毛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而第一个女状元就是傅善祥。  相似文献   

17.
陶易 《各界》2011,(10):66-68
中唐时期,有一位人称“短李”的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悯农诗》几乎家喻户晓,文学史上历来对其评价甚高,他就是李绅。当年李绅应进士举时,曾以占风行卷,吕温读了其中的《悯农》二首后,认为其人有宰相器,将来必为宰相,后来李绅果真当了宰相。  相似文献   

18.
王井辉 《学理论》2008,(14):63-64
李昌祺,出身进士,富有才华,曾任朝廷高官,却两涉忧患,因此,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郁闷心情;同时为了弥补《剪灯新话》“风教少关”的不足,在作品中极力表现了自己“敦人伦,促教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9.
《各界》2010,(6):F0003-F0003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相似文献   

20.
范军 《各界》2013,(1):42-45
在高拱的仕途履历表上,“出身”一栏向来填得很骄傲:祖父是成化年问举人,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算是个副部级官员了:父亲也是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也是个司局级干部。所以,高拱可以说生在官宦人家。倘若要考公务员,背景还是有的。而且高拱也聪明,“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干言”,一看就是读书的料。高拱17岁乡试夺魁,前景一片光明。但不知为何,此后过了I3年,他才考中进士,授任翰林编修。又过9年,升翰林侍读。这时,他已是奔四的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