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洞穿权色的血腥寒冰欲望乃人的本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情感生活不断丰富,情欲似乎不再是国人讳莫如深的话题。然而,男女之情纵然有亲情爱情和恋情,但潜伏其中的也不免有私情好情和淫情。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某些人道德沦丧腐化堕落,...  相似文献   

2.
四川人自古喜欢吃辛辣,他们的爱情歌曲也是火辣辣的。太阳出来辣焦焦情妹(儿)出来讨(摘)海椒。红的拿来晒,青的拿来烧,问你情妹(儿)焦不焦?又是辣太阳,又是海椒;海淑还要拿来晒干,拿来烧了吃,你看有多么火辣?可这是用来描写四川青年男女的爱情心理的。青年男女火辣辣地相爱着;可是,在封建社会,天不从人愿,许多倾心相爱的男女,被“父母之命,媒构之言”所拆散,终生郁郁寡欢,“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一首情歌以骂俏的方式道破了此中的奥秘和怨愤。凉风绕绕天要睛,黄老鸹叫唤要死人。不死你的亲丈夫,偏要死你的心上人。…  相似文献   

3.
蜣螂的“友爱”唱贺奇友爱,本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情感。然而有时在动物和昆虫身上所体现出的同类相借相爱之情竟也令我们人类为之动容,甚至令某些情感匮乏、麻木不仁的人感到自愧不如。蜣螂是一种不讨人喜欢的昆虫,因其经常在牲畜粪便中出没、攒球,人们都鄙夷地称之为...  相似文献   

4.
“风”字有多种含义,谈及“风”,人们一般会联想到自然界空气流动的风,是自然界空气流动的“风”字,可以组成许多优美的词汇,如风月、风色、风情、风力、风雷、风暴、风驰电掣、风起云涌、风凋雨顺等等。  相似文献   

5.
通常,相爱中的男女在完成了那一场如梦似幻的风花雪月之后,便有一种交待结果的辉煌仪式在红地毯的另一头等待着他们。这种结果是伊甸园之光,为千百年来的痴男怨女们所景仰。这种爱情的结果就是——婚姻契约。时光流转到光碟电脑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科技时代,爱情不再被作...  相似文献   

6.
尤拉 《今日上海》2009,(4):55-57
除了埃及,非洲大陆的风情似乎与上海人距离遥远,神秘而不可测。事实上,摩洛哥和南非这两个国家的浪漫与野性风情也在上海的街头弥漫。  相似文献   

7.
创作时间:2010年 《万水千山总是情》以中华风情、民族韵味为主线,全面呈现民族之多、中华之美。演出形式包括多种声乐及器乐表演形式,整台音乐会生动活波、梦幻朦胧,是一台充满少数民族瑰丽色彩的音乐会。  相似文献   

8.
情爱对话     
爱与恨 问:怎样看待爱与恨?答: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两面,就像手心与手背,或者说是正面与反面,相爱的男女,经常不小心走到了爱的反面……意外地碰上了恨。我为什么说是意外地碰上了恨呢?  相似文献   

9.
王德兵  佴荣本 《求索》2013,(5):131-133,8
霍松林和卜松山是叶燮《原诗》研究领域的突出代表.两人研究的主要倾向性在于叶燮诗歌本体之“志”与“情”的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问题切入上的差异、研究思路上的不同、理论视点上的差异和范畴阐释上的差异。霍松林以本土化的视野和国学的功力着力于唯物辩证的阐发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挖掘到了叶燮诗歌“言志”之本体:卜松山以文化自觉之视野和文论的身后理论根基致力于文本细读与范畴阐释.咀嚼到了叶燮诗歌在“缘情”之“怎是”。他从更加广泛的古代文论历史长河中去寻觅和凸显《原诗》的思想体系以及体现“诗歌的本质和诗人的品质”的批判话语,力求在叶燮诗论中挖掘“缘情”的因子.以寻求古代文论价值实现之可能性,以期实现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11.
一、情和理。所谓“情”是指深厚的同志之情,是“公仆”对’主人”之情,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相互沟通之情。如果没有这种情,职工群众能够“通情达理”吗?明明是“那个理”的事情,有时却行不通,往往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以情感人有关,即“情不到,理不通”也。所谓“理”,不仅是“大道理”,也不排斥”小道理”,不承认“小道理”,又怎能对大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让职工群众自觉地放弃小道理而服从大道理?所谓“情理结合”意即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讲情而不讲理,这种情很  相似文献   

12.
大地,曾在这里震怒。 在峡谷,在山涧,在物产丰饶的梯田,在风情浓烈的羌寨,在湍流不息的岷江之畔,在书声朗朗的校园课堂.积蓄于地心的狂暴之力瞬间疯狂,崩裂了,塌陷了,摇撼着.翻腾着……  相似文献   

13.
走进2005,红色旅游“火”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当代广西》2005,(10):9-11
红色旅游的兴起实际上是成功开发了革命老区所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为广大人民表达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伟人的怀念、景仰之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同时,革命老区多位于尚不发达的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这些有利条件促使红色旅游短期内在国内迅速“红”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的兴起实际上是成功开发了革命老区所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为广大人民表达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伟人的怀念、景仰之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同时,革命老区多位于尚不发达的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这些有利条件促使红色旅游短期内在国内迅速“红”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尤拉 《今日上海》2009,(7):58-59
从咖啡到烤肉,从足球到桑巴舞再到狂欢节,巴西这个南美国度给人的印象历来就是热情奔放,够野够劲!在一贯儒雅的上海街头,来自巴西的风情似乎变了个味。优质咖啡豆口感出奇温和,安静地躺在咖啡馆的零售柜台一角,烤肉呢,虽然也是“巴西大叔”在为客人切片,但每次的量都因为上海MM的胃口而缩之又缩。是上海这座儒雅之城为巴西的够野够劲披上了一层柔情的面纱吗?  相似文献   

16.
<正> 美丽、大方、善良的王爱民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对军人有一种羡慕和崇敬之情,渴望有一天能穿上军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那时她就想:当不成兵嫁给军人也行。"人生就是这么美妙,相识,缘于同桌;相爱,缘于对军人的敬仰!"回忆起跟丈夫的恋爱经历,王爱民一脸陶醉。  相似文献   

17.
"良将之谈战略,文豪之论词章,宗教家之言上帝神佛,可谓信之笃而好之深矣,然未有如蛮人之好歌者也…… 因此,蛮人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切要问题。人而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号为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豚之顽民。”  相似文献   

18.
六、性生活养生——人之大欲,适可而行(一)欲不可禁,思无邪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南怀瑾先生解曰:“所谓饮食,等于民生同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孔门大儒公开承认“性”的合理性在其当时是极难能可贵的。人的性欲乃本性使然,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之偏之谓疾”,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圣人不绝和合之道”。南怀瑾先生更能通圣人之心:“读《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他(孔子)把文王——周朝所领导的帝王国度中,男女相爱的诗列作第一篇,为什么呢?人生:饮食男女。形而下的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孙思邈直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  相似文献   

19.
爱情五要素     
现代青年人讲究“感觉”,崇尚“直觉”,追求爱情时高唱着“跟着感觉走”,“让我一次爱个够”。他们觉得爱情是不需要理性的,有了理性,爱就不纯洁了。似乎爱情也不应该有理性,有了理性,爱情就不热烈了。爱就要爱个迷迷糊糊,爱就要爱个天翻地覆,爱就要爱个撕心裂肺,爱就要爱个感天动地……。事实上,爱情这种似乎是不可捉摸地发生在异性间的情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上的,只不过有时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基础的存在罢了。这就是为什么青年男女在面对“弱水三千”时,“只取一瓢饮之”的原因。而且爱情也不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相爱的男女朝夕相处时,破坏他们感情的,总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十分碍眼的小习惯。比如,她对他一直留着初恋情人的照片耿耿于怀,他对她的小气深恶痛绝。习惯有时候就像是一个挑剔的婆婆,守候在我们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上。很多时候,你的习惯甚至决定了你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