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徽县在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唱响了“绿色崛起”的主题曲. 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徽县嘉陵江上游,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是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保护区.在生态建设中,徽县始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林两手抓,加快造林绿色步伐,增加森林生态资源,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珍稀植物繁育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关岭自治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生态关岭"建设,走新路、强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关岭自治县14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岩溶面积占1160.62平方公里,石漠化率42.5%,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关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美丽关岭为契机,围绕"宜居关岭·绿色家园"主线,坚持"生态关岭"建设,走出了一条石漠化治理工程搭台,产业补位,群众受益的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道路,被国家6部委授予"全军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关注森林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高县坚持大规模推进造林绿化,高起点建设生态文明,努力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道路,“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一、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共识。横下一条心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客观需要,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必须全面动员,全民参与,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为此,我们通过动员大会、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黔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目标,不断擦亮"生态之州"底色,努力提高"幸福黔南"成色。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谋发展的根本准则,着力打造"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品牌。思路一变天地宽,绿色发展成效显。黔南大地的碧波林海、神韵湿地荣膺贵州省"最美森林·最美湿地"  相似文献   

5.
吴龙强 《理论导报》2010,(10):39-39
<正>近年来,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2%,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全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不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进一步要求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14,(5):50-50,F0003
正长汀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围绕省委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和市委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的决策部署,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作、主体内容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上寻求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龙岩市首家"省级森林县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工作、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为打造生态强县夯实了绿色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上下同心,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贫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摘掉了区贫县"帽子"。截至目前,全县1006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9691人实现正常  相似文献   

9.
正安顺市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坚持生态优先,不断促进产业和生态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培育生态产业,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实现城乡生态与民生福祉的双赢。青山满目,碧波荡漾,清风徐来,有着黔中腹地美称的安顺正徐徐铺开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2017年,安顺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评审,同年获评"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2018年2月,镇宁自治县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是巨大的绿色宝藏,在8月初四川正式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去行政化,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推进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于是,在"十三五"期间,四川将以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江河湿地修复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脆弱地区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资源就是民生福祉。万源市森林覆盖率达63.5%,又是四川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在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下,万源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持"生态立市、开明开放、产业联动、科学跨越"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生态、富硒、有机"特色产业,聚力脱贫攻坚,让困难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富硒土地种出"金娃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增加抗氧化活性,亦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经科学检测:万源全市土壤中硒含量属于中硒到高硒,处于植物生长和人体吸收的最佳状态。该市产出的马铃薯、茶叶、  相似文献   

12.
正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三峡库区腹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丰都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全面开放,苦干实干,持续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5年,以"生态涵养、绿色崛起"为发展主线,实现"三峡库区明珠、重庆生态低碳经济重地、国际旅游文化名  相似文献   

13.
邱成 《唯实》2014,(1):74-76
<正>近年来,随着丰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成为"短板",生态产品成为紧缺公共产品。要减少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对抗性,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就必须赋予经济建设以生态尺度。为此,我们主动顺应百姓"盼环保、要生态"的强烈期待,大力实施生态惠民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态网络,加快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产业与生态相协调,大力推进天更蓝工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动把"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4,(11):34-35
<正>石柱境内峰坝交错、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别是方斗、七曜两条山脉横亘县境,虽在很长时间里限制了石柱的发展,但全县52.8%的森林覆盖率却随之成为了一份珍贵的"生态礼物"。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石柱县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坚持打特色牌,走生态路,紧紧守住这道绿色的屏障。  相似文献   

15.
邹炜 《学习月刊》2012,(20):44-44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是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生态立省,提升生态文明。如何使恩施真正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恩施市委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绿色繁荣的战略目标。提升生态文明,推进绿色繁荣,就是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提升城乡居民综合素质、生活水平和恩施对外开放形  相似文献   

16.
正这里是山水桥城、绿色都匀。两百多年前,清代著名经学家洪亮吉曾站在都匀城西百子桥上凭栏咏叹:"沿流都有鹭鸶飞,空翠时时沁客衣。"如今,拥有"全球绿色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等荣誉称号的都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发展仍在继续。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时代,我们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持续向前发展。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引导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2,(12):I0004-I0004
<正>"十年树木,绿树成荫"。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果。十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16.55%,提高到2012年的20.36%……中国正逐步走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张家臻 《前线》2020,(4):19-21
维护和保障边境牧区生态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我国边境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兴国县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主攻绿色、低碳、循环生态经济,积极构建产业经济、生态治理、人居环境三大体系,走出了一条经济结构优、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美的科学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和省森林十创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一、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构建高效集约的生态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