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纪桥》2005,(3):F004-F004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资料室成立于1993年。多年来,全力征集和重点入藏60年代以来全国党、政、军、统、群5大系统,县以上(含县级)史志编研机构编印或出版的、数达10万册(集、辑、期,和百亿字计的中国史志类3大书刊资料。即“党史资料”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在其领导下的政权、军队、群团的组织与活动及其历史背景史料;“史志资料”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行政单位与所属部门的行政区划通志、行业专志、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04,(6):F002-F002
中国近现代史史科学学会资料室成立于1993年。多年来,全力征集和重点入藏60年代以来全国党、政、军、统、群5大系统,县以上(含县级)史志编研机构编印或出版的、数达101万册(集、辑、期、和百亿字的中国史志娄3大书刊资料。即“党史资料”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在其领导下的政权、军队、群团的组织与活动及其历史背景史料,“史志资料”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行政单位与所属部门的行政区划通志、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是党史研究的热点课题。长期以来,可供学者利用的海外史料包括俄、英、法、日、德、荷等不同语种,中文史料则涵盖档案、报刊、书信、日记、文集、回忆录与口述史等多个类别。由于创建史史料存在原始档案稀缺、回忆录数量繁多、文本内容歧异等特点,治史者须加强对史料内涵、形成过程及版本差异的考辨,在“一切史料都是史学”的新理念下拓展搜集史料的视野,立体而细腻地还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人曾多年从事校外教育工作,酷爱搜集、整理有关北京近现代史资料和有关的史料。我在阅读党史书籍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不准确的文字,其原因在于对史料缺乏认真的考证,导致以讹传讹。下面举例说明。1.国民党与“中国国民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对于中国历史的史料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71年4月.他在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时说:“你们管出版的,要印一些历史书。我们要讲历史,没有一点历史知识不行。你们的出版计划中有没有历史书籍?现在书店里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书都没有。不出历史、地理书籍,是个大缺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从资产阶级的或受唯心史观限制的学说发展来的。不讲历史,割断历史怎么行呢?中国人不讲中国的历史总差点劲。”还在1959年的时候,他就强调过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收集工作。他讲,如果不抓紧,有些史料就收集不到了。“五…  相似文献   

6.
<正>史学的特性在于注重实证、注重反思。历史研究的根基在于史料,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史料与"问题意识"的结合成功与否。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解释要靠史料说话,史料的收集与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经由"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对今天的历史认知有所贡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史  相似文献   

7.
吴传清 《学习月刊》2010,(20):29-31
在民国时期工业化思潮和实践背景下.20世纪40年代知识界围绕“工业企业应如何选址”、“工业应如何分区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过大讨论,积淀而成的思想史料散见于著作、期刊、学位论文、报纸论文之中,梳理、总结这些思想遗产对推动中国工业化思想史、工业地理学史、区域经济学史、产业经济学史研究,均具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考证就是考核辨证史料、史事和文字等等,务必信而有据。史料工作的任务是为历史科学提供十分丰富和符合实际的材料。为了使材料符合实际,史料工作就必须进行考证。考证的目的和任务是辅助史料工作的去伪存真。考证史料的任务就是鉴别史料。并不是每件史料都要考证一番。有的根本不必去考证。如漳州,有没有“三虎饭店”。指一九三二年东路军攻打漳州,群众传说,林彪在漳州开了三虎饭店。这就不必考证,是群众传说,且林彪也不会  相似文献   

9.
尽管目前中共党史研究的文献整理和对党史问题研究的深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史料方面仍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史料应该多元化,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研究,要关注国民党方面及海外的资料。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要强调其“史学”的属性,扎实的学术研究是党史教育与宣传坚实的基础,讲好党史故事才有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反映山西新军的光辉历史,总结山西新军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山西省委均把“山西新军”列为史料专题,1984年成立了由薄一波等14位同志组成的新军史料征集指导组和专门的办公室。7年来,已征集编写出新军综述、旅史、团史、直属单位史、大事记、组织序列表、党组织史资料、部队实力统计、战役战斗统计、团以上干部名录、烈士名录、部分团以上干部经历、历史文献、各种历史资料、革命回忆录及图片(370余幅)等1700  相似文献   

11.
笔者日前在日本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查阅资料时,看到有关李大钊的一则新史料。1920年6月1日,日本著名新闻界人士渡边已之次郎旅华之际走访了北京大学,和李大钊就当时的国内外问题进行了交谈(中途,罗家伦到场,也参加了谈话)。笔者查阅了在日本能够找到的3种李大钊年谱,对此史料均未记入,原因之一可能是取材均限于国内文献资料。这则史料对于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活动,同时对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思想(包括他的日本观)、他的人际交往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舆论界人士的对华认识。故将这则史料介绍给国内学术界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武汉国民政府成立于1926年12月,至1927年"七一五"事件前,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革命政权;随后走向反动,9月宁沪汉三方合流,其政权便成为历史,前后10个月。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在中华民国史和中共党史上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与生命。对这段重要历史,祖国大陆保存国民政府本身的档案不多,研究成果多半得益于中共档案与报刊资料。1993年以后,俄罗斯国家档案开放,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陆续传回国内,对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某些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甚至部分改写了大革命史。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民公社在当代中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关的资料搜集整理在其出现后不久即已展开。但人民公社时期的资料搜集整理多带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化色彩,资料形式主要为报刊文件资料汇编、调查报告以及各种经验介绍等,且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农村改革以来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相对减少许多,虽然资料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专题性的农村人民公社史料汇编,存在许多不足。史料工作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公社史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史料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基本素材,是研究者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和预设观点不同等原因,中国当代史料运用中出现了因伪造史料、篡改史料、裁减史料而产生的伪史料问题;口述史料中也存在由于口述者情感立场、记忆失误和知识局限等造成的错误史料问题;还有学者在史料解读中做不到客观准确,不尊重史料,以偏概全,得出片面观点。针对伪史料、误史料问题,必须开展相应的史料鉴别工作——辨伪、正误,并以正确的原则和立场来解读史料,使史料的主观解读尽可能接近客观历史事实,尽可能准确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史料处于基础性地位。中共党史研究者不仅要知晓史料的来源与类型,而且还要掌握搜集、考证和整理史料的一整套方法。此外,如何运用史料,也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从"证据"到"证据链",还有一个"珠联璧合"的过程。就中共党史研究而言,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还需把握诸如多用"一手资料"、善用"消极史料"、不要"断章取义"、规范引文和注释等一些细节问题。这也是史料工作中必须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如何研究历史,如何使观点和史料达到完美的统一,如何“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70年》题记),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明先生为本刊撰写的文章“论观点和史料的统一——‘实事求是’与史学研究”对此作了回答,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学术界以及广大知识青年的广泛重视,从而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料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档案文献史料都有所披露、一手资料种类多样、知青口述史料极其丰富、知青文学史料不容忽视、网络史料方兴未艾等鲜明特色。近年来,随着知青史学研究视野的深入,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展现出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戴笠,一个曾经响当当的神秘人物,国民党特务头子、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这些词都和他有关,并且一直以来因为“保密”的原因,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日,戴笠生前手稿、函电等珍贵史料,在台湾正式解密,其中包括他当年历经西安事变的相关手稿和资料,都将一一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19.
发掘史料与深入研究刘苏(《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对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必然会长盛不衰。近年来,抗战史的研究无论在扩展领域上,还是深入探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不同的专业,不...  相似文献   

20.
《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1945)》,原编者:故许云樵教授;编修:蔡史君。新加坡文史出版私人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十月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东南亚华侨抗日的巨型史料集。大十六开,全书一千多页,长达二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