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机遇和挑战     
张安 《江淮》2012,(6):22
"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将继续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中部省份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我省居中靠东,紧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下四川川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是需要研究、总结并加以指导实践的一个问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它们与经济发展进程长期相伴而生.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川东北地区必须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潜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进而实现川东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宏 《江淮》2012,(2):1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开放合作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安庆,这座皖西南的"桥头堡",正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傲立皖江潮头,传承开放精神,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自己,定位自己,发展自己,面向世界敞开胸襟!更快敞开"开放"大门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既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机遇,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加快,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给南充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南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南充承接条件的基础上,从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找准对接点、营造良好制度环境、重视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承接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彪 《理论建设》2011,(6):14-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摆在全党、全国经济生活中大事,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转型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江西在全球市场竞争新格局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毅 《求实》2002,(10):14-16
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全球市场竞争新格局下 ,江西要使承接产业转移不断跃上新台阶 ,应当做到 :要把江西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重要基地作为战略目标 ,必须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上下功夫 ;要以服务业作有力支撑 ;对跨国公司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集群视角下,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是: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吸引产业转移;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服务;改善产业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承接来自先进区域的转移产业是落后区域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由于转移路径、涉及因素不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使落后区域形成外资带动型发展模式,而区际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落后区域在产业承接中形成政府协助下的先进区域带动型模式。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双重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西部地区的区情决定了不能重复东部地区的外资带动型模式,但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中西部不可避免要与国际产业转移产生联系,因此中西部要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而最终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主动力在于区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后发地区加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国内众多省(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四川如何在本轮产业转移黄金期中,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就西部经济发展高地?4月16日下午,省科技顾问团就"承接产业转移"举行了专题会议,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精选部分专家发言,以期加深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指引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缩小发展差距的难得机遇和重要途径。近日,宁夏银川-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被确定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等九个示范区之后的第十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石嘴山市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  相似文献   

11.
承接产业转移是主动做好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加速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利于社会与经济快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宁夏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产业格局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各地各部门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加快推动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交流合作,正处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台资企业在东部沿海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原有的资金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湖北地处中部,有着极好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如何把握机遇,积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常修泽教授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研讨会上做的报告为我省把握机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按照梯度理念承接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只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后即将丧失竞争力的产业类型.其必将使欠发达地区陷入"承接--落后--再承接"的窠臼,不仅难以真正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江西也难以实现中部崛起.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和苏州模式等典型产业承接模式告诉我们.承接区域以政策制度化、创新网络化、人才本土化和资源优势化,充分利用区域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竭力延纳和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以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为例,江西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承接热地应在承接理念由梯度承接向顺势承接更迭的基础上进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四川作为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是现实选择。我们要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西部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览》2010,(3):F0002-F000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橱起点燃了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10,(7)
<正>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建设皖江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促进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经济战略的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着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整合与提升,对产业转移承接进行规划与统筹,对皖江城市发展进行设计与定位,从而,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确定为第一个产业转移承接的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视野来思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战略内涵、战略取向、战略趋势,把握与贯彻国家战略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10,(2)
<正>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首个进入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必将对安徽加速从中部地区实现奋力崛起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日前,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沈卫国。  相似文献   

20.
论江西崛起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新秀  钟美珠 《求实》2005,(7):64-66
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架中具有南北配合、东联西拓的区位优势。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