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继承前代军事交通思想和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确定了具有一定程度军民结合的法律思想和制度。“邮驿本备军国所需”、“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取富户主邮递,谓之‘捉驿…、“马匹牧於官而给於民”,正是从不同层面体现出其军民结合思想的本质与特点。这些朴素的军民结合性质的思想与规范,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军事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法的早期渊源。这一时期军事法有四种比较重要的表现形态:誓,礼,律,兵书。誓产生于夏朝,“甘誓”是夏朝的基本军事法,商朝有“汤誓”,西周有“牧誓”和“费誓”,它们大都是古代战争动员令的记录。“礼”起源于祭祀,它体现的宗法精神是夏、商、周三代军事法的核心。到西周时,礼成为军事法的主要形态,对军事行政法、军事组织法、兵役法律制度、军事后勤法律制度等都有规定。“律”在甲骨文中曾有记载,是关于军队的法律,作为一种军事法的形态,律一直在完善、发展,是我国军事刑法的雏形。兵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军事法的一种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3.
唐武德时期律令制定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武德律令是中国古代重要法律之一,作为唐代第一部成文法律,其修订是一个动态过程,诸多参与者的不同职官身份体现了法律的礼法合一的性质,且影响较为深远,武德律令是贞观时期新律令颁布前的主要法制规定,为唐代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预备役法律制度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时的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的建立时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发展时期。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现行预备役法律制度已明显滞后于这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预备役人员管理规定缺乏操作性,预备役军官培训方式难以满足军事斗争准备需要,预备役部队相关机制难以满足完成多样...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古代社会教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一直具有教化的色彩,作为中华法系典型代表的唐律更是具有鲜明的教化特性。在儒家法律教化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唐代法律教化思想的指导下,唐律的诸多制度便具有了教化功能。唐律在实施的具体方式和追求的长远目标上,集中体现为“辟以止辟”和“刑期于无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使唐律教化特性和教化功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阶段和全盛时期,随着封建政治经济的高度发展,唐朝的法律制度也发展到空前完备的地步。正如元人柳赞所说:“盖姬周而下,文物仪章,莫备于唐”(《唐律疏议序》)。唐代的封建法律制度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法律制度高度发展的产物,不仅为其后宋元明清的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法律发展也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军事司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的军事司法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和军队不仅制定了大量的军事司法方面的法律性文件,而且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司法制度.但是,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的军事司法理论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与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军方针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也与近年来国家司法改革的趋势极不适应.本文就军事司法的主体、军事司法体制改革、职能作用、法律地位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社会,粮食问题关乎国家、社会稳定,关系王朝兴旺昌盛。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丛先秦时期开始萌芽,至秦汉时期得以全面发展,隋唐时期趋于完善,宋元明清时期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例作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例从唐代开始出现,历经宋、元、明、清而至大成。例的兴起,是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法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有中国的实用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是独特的,它补充和完善了律,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了律。此外,例对法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末以后,在向西方学习的法律改革中,例作为法律渊源的传统发生了断裂,从此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军事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法制建设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经历了摸索、受挫、破坏、恢复、奠基、发展等六个螺旋式阶段。摸索时期:把建章立制放在首位,探索军事司法组织体制改革方向,继承优良传统重视法制教育,形成注重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方针原则政策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层面、军事立法重视程度高但技术粗糙、军事司法工作任务繁重等特征;受挫时期:军事立法向注重我军特色转变,军事司法在反复中探索,存在军事立法权威性较差、军事司法组织机构稳定性差、"突出政治"取代法律的思想出现等问题;严重破坏时期:军事法制工作基本停顿,司法原则遭受破坏,军事司法工作仍沿用传统做法;恢复时期:军事法制机构建立,军事司法组织恢复,制定急需法律法规,军事法学研究起步;奠基时期:理论研究牵引立法繁荣,司法实践有了新突破,军事执法体制初步形成,法律服务和教育工作有新进展;发展时期:军事立法体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司法改革不断深化,加强执法已成共识,法律服务和宣传工作创新形式,军事法学教育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