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衡量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标准与实践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杜善学 《理论前沿》2001,(22):21-22
做好财政工作 ,一要围绕发展问题 ,处理好发展经济和财政增收的关系 ,建立稳定、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二要围绕改革问题 ,处理好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实现财政职能的根本转轨 ;三要围绕稳定问题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保持社会安定 ,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论少数民族犯罪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犯罪如何实现司法控制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严打问题、非犯罪化与轻刑化如何实现问题、如何对少数民族犯罪进行矫治问题 ,提出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具体处理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着重把握三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着重把握并切实处理好三大问题,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与国家行政权力系统的关系问题和党与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当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大学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大学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一片繁荣,但问题也很多.主要是三大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足;二是教育质量下降;三是就业困难.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化不了".如果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因此也就不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更不可能说我们已经建设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能谈谈三个问题之一,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虽然它只是三大问题之一,但因为它上连资源问题、下连就业问题,所以是三大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规模不能作为衡量民生财政的标准。讨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明确民生这一概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民生问题的实质并建立一个分析民生与财政关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概念辨析将民生看成是生活机会与可行能力的函数,进而将民生问题的实质界定为基本权利平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财政社会学思想,本文将财政制度看成是对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基本制度安排,进而在区分财政制度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财政制度安排与生活机会和可行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根据该理论框架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生与财政关系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儒家知论是一种广义认识论,德性化是儒家知论的目的,超越化则是其知论德性化得以实现的依据。儒家将知、德两种意识现象统一于人的精神生命和宇宙的精神生命整体,或侧重认知能力走心即性即天的内向超越路径,或侧重认知对象走格物致知的外向超越路径,形成一种从终极存在意义上把生命、道德、认知统一起来的本体认识论。儒家通过超越化实现了知论德性化,但它同时面临着如何解决超越之知与现实之知的关系问题,宋明新儒学用德性之知统摄闻见之知,现代新儒学提出智的直觉与良知坎陷的两种超越之知,对象化认识论的独立地位仍然没有得到肯定,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寻求知、德的对立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儒家知论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8.
提高效率和实现公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目标.公共财政分配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如何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公平和效率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动态中的均衡和统一原则.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的支出范围和支出重点应当有所限制和选择,教育财政支出首先应当用于提供教育中的公共产品.因此,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保持和谐与稳定是标准;在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竞争与效益是标准.  相似文献   

9.
后劳教时代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网络谣言、网络色情泛滥,网络反腐的同时导致个人信息受到严重侵害;环境安全日益凸现,工业化在带来财富积累的同时,严重破坏环境;其他社会问题诸如雇佣者破坏信任关系、违反诚实义务、社会风尚受到严重妨害等等,都需要予以犯罪化处理。为了实现后劳教时代刑法的目的,在对危害社会行为犯罪化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保护法益必要原则,即对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化处理必须以保护法益必需为根据,不能过分;二是科学性原则,要求从立法的形式到文本的表述,从宏观的体例到微观的技术等方面都必须遵循刑事立法的规律,追求最佳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三是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在刑事立法中必须重点保护个人法益,将个人自由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公平、效率?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对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本文即对公平、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些探索,以求能正确理解、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