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业贿赂具有双受益性,不管是行贿方还是受贿方,都可以从商业贿赂的交易中获取各自的利益,使得商业贿赂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成为商品交易的润滑剂。由于商业贿赂具有涉及面广、形式隐蔽等特点,要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先识别它才能查处它。如果不能查处它,就相当于放任它的发生,那么它就会一直蔓延,直到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成为约定俗成的“善”。作为政府的执法机关必须要有识别商业贿赂的技术方法,才能有理有据查处商业贿赂,识别商业贿赂行为可以从查账角度着手找到真实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中,要正确区分典型的商业贿赂案件中正当交易行为和违法交易行为的界限,把在商业交易中暗中给予和收受回扣商业贿赂行为,作为查处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点之一.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重点查办权钱交易型的商业贿赂案件,依法批捕起诉,强化诉讼监督,积极开展犯罪预防.要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辖区经济发展情况及商业贿赂的情况,客观地掌握立案标准,以体现党的"打击少数、教育和挽救多数"的刑事政策,使治理专项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是国际商业交易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秩序,扭曲了国际竞争条件,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根据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具体特点,借鉴美国《海外反腐败法》和国际组织制定的反腐败国际公约的相关内容,制定我国的《海外反商业贿赂法》,以遏制商业贿赂行为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商业贿赂是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商业贿赂犯罪是一种新型经济犯罪,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参与一方主要依靠贿赂行为去引诱对方与之发生交易,而不是在正常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此种行为妨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直接导致了其他经营者失去了交易的机会.商业贿赂行为的滋生蔓延,必然会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破坏公平竞争原则,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形象.鉴于此,研究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探讨立法的完善工作,对于严密法网、开展专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犯罪实质上是商务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犯罪,其主体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商业活动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也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有单位;其内容主要表现为经营者在帐外暗中给予交易对方一定财物或其他利益;其主观要素为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6.
所谓商业贿赂,就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取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员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的不正当行为。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的滋生原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滋生蔓延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市场机制、立法、执法四个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商业贿赂,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反商业贿赂经验,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完善惩治商业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即规则性和合作性需要市场公正;而市场公正的存在意义是要求市场主体行为正当性,并为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因而公正成为市场经济的首要价值追求。由于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和地位不平等性以及市场资源的稀缺性激发了商业贿赂的产生和蔓延,它的存在则剥夺了其它市场主体的正当交易机会,其本质是对市场公正的亵渎和收买。对市场公正维护的一个根本前提是确保市场主体的机会平等,这又是反商业贿赂出发的原点。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是指在经济、金融或者商业活动中,经营者通过贿赂手段以获取经济利益或者交易机会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包括第163条、184条第1款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第164条规定的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2005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是现行刑法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与之尚存在一定差异。为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应重新解释第163、164条的罪名;增加单位刑事责任;扩大贿赂的范围;修改既遂的标准;完善关于间接受贿、间接行贿的规定;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和"数额较大"等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本文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现实需要,以现行的《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为依据,认为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财物,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