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沉默权规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默权的内涵,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行可行性,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与我国的刑事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接受,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确立和推行的国际准则也将沉默权作为被告人最低限度的保障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应当承担如实供述的义务,由此可见,在我国立法中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沉默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反映出一个国家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与进步的程度。所以,我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通过全面肯定沉默权,促进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识和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宪法纷纷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本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宗教行为自由是一项受限制的权利,它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为限。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应该成为国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及其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金坤  程宏 《唯实》2002,(6):55-58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其基本涵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提问可以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 ,而审判人员不能从被告人的沉默中推断出于其不利的结论。沉默权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接受 ,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确立和推行的国际准则也将沉默权作为被告人最低限度的保障之一。近年来 ,就我国是否应该在法律上明确设立沉默权 ,学术界及实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我国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这一讨论更为激烈。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以求教于法律…  相似文献   

5.
一、沉默权制度的演变人类的行动都来源于需要 ,沉默权这一古老的制度来源于人类对权利的渴求和保护的需要。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享有的对司法人员 ,包括警察、检察人员、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 ,不证明自己有罪的权利。沉默权制度最早存在于英美法系 ,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 ,并由此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自白排除法则。从沉默权制度到自白排除法则 ,反映出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规律 ,体现了人类在刑事诉讼上的进步 ,也体现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沉默权制度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罗马关于自然正义的司法…  相似文献   

6.
析沉默权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仍然规定了讯问被告人的制度,并未在法律上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应确立有限制的沉默权规则,并设置沉默权保障程序。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和供述义务无法兼容。在理论上,沉默权和供述义务存在宗教与道德、人权与秩序之争,这是宽容、担当、自由、秩序等价值的争论,很难就此对两者做出取舍。在司法实践中,沉默权与供述义务之争围绕平衡诉讼结构、提高诉讼效率、防范刑讯逼供和侦查职业犯罪四方面展开,就此可确定权衡两者的平衡点,即侦查阶段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审理阶段要求被告人履行供述义务。我国的司法实践与这一取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依法规定的除外条件下,享有在司法工作人员讯问、审判中保持缄口不语而不因此导致不利后果的权利.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SARS疫情暴露了我国许多制度方面的缺失,也提供了完善宪政法治的契机。,国家危机的有效克服和人民自由权利的保障,是民主立宪主义国家紧急权制度必须兼顾的任务。制定紧急状态法,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宪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特别是1998年10月5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14条关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或者供认罪行”的规定,引起法学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沉默权的思考。因为,沉默权现已成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研究沉默权,从诉讼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被政府怀疑或指控有罪的公民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待遇和权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政府在追究公民刑事责任方面的强大权力,把两者进行对照,可以从中发现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实体真实与正当…  相似文献   

11.
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所严厉禁止但却带普遍性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国家的法律,破坏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因此,防范刑讯逼供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建立并完善预防刑讯逼供的有关制度,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允许公民对刑讯逼供行为实行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2.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是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种类、幅度等方面所享有的选择决定权。现代意义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就已经存在了,只是由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行政职能单一,行政权较弱,因而行政自由裁量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  相似文献   

13.
论"迁徙自由权"应当重新入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这项权利在我国因经济、政治原因从1975年宪法被取消后,一直没有恢复其合法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公民迁徙自由进行限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公民对迁徙自由的要求日益迫切.我们应当以修宪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保障每个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最早在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一项思想原则,发展至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及刑事诉讼法典中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全盘照搬外国的无罪推定原则,而是相应的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学术界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和适用也是众说纷纭。比较国外无罪推定原则的相关规定,从沉默权、人权保障等视角分析探讨我国当前的无罪推定原则,并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角度,针对完善无罪推定原则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09,(17):10-10
温家宝:开展新农保试点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社会,“善良的“是国家对个人的要求.洛克在反对中世纪教会专制和绝对君主论的基础上提出:自由人在契约的基础上建立或废黜政府是合理的,因此,国家对个人的要求是受到大多数人对国家的要求限制的.诺齐克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的自由只有在自然权利的道德边际约束下产生的国家中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国家对个人自由权利的无害,才能确保个人对他人的无害.因此,国家对自由人的要求只能是“无害的“而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只能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的道德要求.诺齐克没能解决当一个人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时,国家如何保障其自然权利的问题.只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道德边际约束递减律,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彭治安  陈珂珂 《唯实》2008,(2):70-73
迁徙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很多国家得到了保护,在我国,伴随着人权入宪,作为一项公民基本人权,迁徙自由成为近几年学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考察其他一些国家关于迁徙权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再回看我国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到现在未有而有,其间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的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胡明华 《唯实》2004,1(12):55-57
一、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概况和历史定位纵观历史,人类取得的所有成果均有赖于法律的肯定与保障。在中国,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一项专门活动,始自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由于“法治”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法制建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首次引进资产阶级国家三权分立机制,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权体制的一个独立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权,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指导下,以“建设共和,倾覆专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种重大社会政策,同时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而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是数额最大的一项,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推  相似文献   

20.
宣传无神论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都是党的政策主张和工作要求,都必须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坚决贯彻。宣传无神论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如果仅从字面上看,两者是有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强调必须大力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宣传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项重大的经常性的任务;一方面又强调必须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但宗教信仰显然属于唯心论、有神论。于是有些同志就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