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1938年4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发出《关于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在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缴获的部分战利品在江南水乡向抗日前线开进的新四军部队皖中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4月以后,新四军进入抗日前线,在苏皖敌后开展游击战。1939年4月22日,中国军队提前发动了反攻南昌的战役,一周内敌我双方在南昌东南及近郊约十公里内进行激烈的争夺战。中国军队向占领南昌的日军发起反攻1942年4月17日,中国驻菲律宾领事馆人员被日军残杀。卢秉枢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1942年4月18日,美国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后…  相似文献   

2.
王乐飞 《世纪风采》2011,(1):33-36,18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21天。中国军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新的长城,他们的浴血奋战使得穷凶极恶的日军板垣师团在21天内寸步难进,创造了中国抗日华北战场上最辉煌的战绩。  相似文献   

3.
抗战史上一次“模范歼灭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记: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猖狂攻城略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却在山东鲁西粱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的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  相似文献   

4.
吴藕珍 《世纪桥》2005,(8):30-33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八百壮士.四行孤军”.是中华民族顽强抗日的不朽传奇,彪炳史册。1937年的上海,日军铁蹄来侵.中国军队奋起抗战。10月26日.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谢晋元团长率领官兵.死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数百名铁血战士,激战四天五夜.以寡敌众抗击日军上万人,击退日军十余次进攻.毙敌200余人。  相似文献   

5.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  相似文献   

6.
著名抗H将领、新四军军长叶挺曾评论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叶挺将万家岭大捷誉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并列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足鼎立、盛名中外、永垂不朽的三大名战,足见万家岭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金哲 《党史文苑》2005,(7):28-29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对驻北平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军队进行挑衅,并于次日晨发起攻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相似文献   

8.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节节败退。在重重压力下,日军决定在中国南方的部分师团北上集结待命,撤到较有战略意义的地区。驻扎在福建的日军也奉命北撤浙江。1945年5月间,中国军队得到情报,日军可能沿闽东沿海撤往浙江。国民党军第70军80师李良荣部准备乘机打个胜仗。全省各地也纷纷准备给日寇以迎头痛击。  相似文献   

9.
芷江洽降     
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是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战。1945年4月。作最后挣扎的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以攻占芷江机场为目标的湘西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共调集了5个师团。加配3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迭8万人。中国军队则投入了8个军23个师。总兵力共11万人,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湘西会战历时50余天,中国军队通过顽强战斗。毙伤敌28174人,俘敌247人,缴获大小火炮24门,其他战利品20余吨。粉碎了日军攻占芷江机场的企图。这一胜利,与美军在冲绳岛的进攻遥相呼应。湘西会战后不久,中国军队即乘胜收复桂林、柳州,并在缅北滇西展开反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相似文献   

10.
著名抗日将领、新四军军长叶挺曾评论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叶挺将万家岭大捷誉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并列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  相似文献   

11.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7):F0004-F0004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7年9月25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配合平型关正面守军阴止日本侵略军南犯太原,在平型美东侧乔沟一线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与涞源交界处的驿马岭也歼灭增援平型关的日军4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2.
同“九一八”事变一样,卢沟桥事变也是日军精心策划出来的。 1937年 7月 7日夜,驻北平丰台的日军以一名士兵 失踪”为由,要求进 “入宛平城搜查。随后,日军在交涉中改变了理由———在日军“军事演习”中,有中国士兵对日军进行所谓 “非法射击”,要求中国军队退出宛平城。改变的原因是,“失踪”的士兵归队了。这个无理要求在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本侵略军突然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卢沟桥事变爆发。 当时的日军及战后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日本学者,都认为是中国军队打响了第一枪,造成了事变的发生。对此,一位中…  相似文献   

13.
知识园地     
抗日战争中的四个关键战役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发生于1937年9月23日。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  相似文献   

14.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凇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四行仓库,坚持战斗4昼夜,掩护主力部队西撤。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0月12日,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全军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图为新四军第2支队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年3891月01日42蒋,介石致电卫立煌转贺龙、刘伯承,对八路军第一二0师一、二九师等部传谕嘉奖。晋西北战场上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领导1944年10月中旬,中国军队歼灭入侵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图为远征军战士与据守八莫日军巷战1940年10月,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新四军在战斗中聂荣臻率第一一五师一部向晋东北挺进,开辟晋察冀抗日据地,配合忻口会战1937年10月6日,八路军配…  相似文献   

16.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骄狂的“扫荡”之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法西斯依靠强大的战争机器在一年多时间里就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军虽进行了应有的抵抗,但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指挥能力低下,战术呆板,加之装备落后和士兵严重缺乏训练,在日军疯狂进攻面前不断丧师失地,一溃千里。在…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而诬称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早晨,日军侵占沈阳,同日又占领长春等20多座城市。在日军的突然袭击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不战而溃。  相似文献   

18.
高晓燕 《世纪桥》2011,(22):17-22
自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不甘当亡国奴的东北民众就开始了前赴后继的抗日斗争。由最初各地自发的揭竿而起的抗日队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在广袤的白山黑水中间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9.
马骏杰 《党员文摘》2009,(12):12-13
1938年三四月间,中国军队在山东的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一次击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震惊了欧洲大陆。当年留学法国陆军大学的中国军官张少杰少校,在巴黎亲身感受到了台儿庄战役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党史纵横》2014,(6):42-44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