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舒婷<神女峰>一诗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追问是该诗的主题.本文阐发了充溢其中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精神,讨论了该诗的成功所在、时代意义、局限和不足,探究了女性反抗和独立不彻底的原因,最后结合舒婷其他爱情诗,揭示她对女性命运的拷问和确立大写的"人"是其一以贯之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聂欣晗 《求索》2007,(11):166-167
本文以《名媛诗话》及作者沈善宝为考察对象,认为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舒解她对于女性文学在异性话语体系下经典化的焦虑,并利用追溯才女传统、建立女性文学史、借助男性彰显女性文学的成绩,以及利用“红闺诗领袖”的影响力提高女性及其文学在公众传播中的地位等具体写作策略,来达到使女性文学经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4,(4):30-30
小女贼,本名钱海燕,漫画家。她从 1998年起开始漫画创作,其作品机智幽 默,妩媚俏皮,具有典雅迷人的女性色彩 和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东汉才女蔡文姬的一生坎坷传奇,充满悲剧色彩,其作品《悲愤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她悲情的命运。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结合《三国志》《后汉书》等典籍记载,对《悲愤诗》进行细致解读,发现其中蕴含身遭离乱之悲、思亲之痛与别子之悲、众亲皆殁之痛与三嫁他人之悲的悲情书写。《悲愤诗》所描绘的个体悲情主题实为东汉末年社会史实的具体呈现,具有史诗书写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宗洁 《中国妇运》2011,(11):42-44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咏映山红的诗。在赣州市兴国县最北部的高山上——枫边乡,也有一株映山红,为这片高山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她就是赣州市二届、三届人大代表、兴国县连续九届人大代表阙善萍。  相似文献   

6.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咏映山红的诗。在赣州市兴国县最北部的高山上——枫边乡,也有一株映山红,为这片高山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她就是赣州市二届、三届人大代表、兴国县连续九届人大代表阙善萍。播下种子成壮苗1978年,21岁的阙善萍投身到兴国县枫边乡人民公社坊坑大队,青春年华的她开始了为父老乡亲一生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名洋美颜设计总汇",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的确,淡绿色的地灯,梦幻般的色彩,米白色高雅装璜装饰,折射出的就是如歌如诗的曼妙。一字铺开的美容床,几个春天般活泼的少女,蕴涵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主人公如她的招牌一样温柔似水,在细细的交谈中,总能传递出她那美丽面容背后的自信和坚强。  相似文献   

8.
朱淑真是宋代女性文坛上一位颇有成就和个性的女诗人。她才华横溢,她的诗词就是其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本文从朱淑真诗词所表现出的爱和美的追求、对不和谐婚姻的抗争、对妇女传统生活方式的质疑、对广阔世界的憧憬等方面,揭示出朱淑真诗词中独具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9.
她是扎根农村的知青模范,当过山西省革委会常委,登上过天安门城楼并和毛主席握手,事迹曾在《人民日报》刊登。粉碎"四人帮"后曾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大寨的典型、山西"小四人帮"之一,直到落实政策平反……那一代人特殊的政治色彩,统统集中在这位女性身上。  相似文献   

10.
刘晓平  刘立 《求索》2010,(6):207-208,7
郭沫若的诗《炉中煤》人们都很熟悉。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火炉中燃烧着的煤,把祖国比喻为"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他在《创造十年》中又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种比喻,有些人会觉得不伦不类,因为一般人常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比为"爱人"似乎不严肃。但在郭沫若却是郑重的,毫无轻佻之意。这是由他的女性意识决定的。这里要谈的就是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积雷 《理论月刊》2006,(9):121-123
作为后期新月诗派重要成员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的诗上接我国根深蒂固的诗词传统,外应世界诗艺潮流的变化,融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艺于一炉,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双重色彩,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女人最好的朋友──《丁香花女盗十姐妹》之二谢德辉编者按:丁香花女盗十姐妹,是活跃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一个犯罪团伙。从她(11的组织名称就可知这个团伙的成员是清一色的女性,不言而喻,她们的一切活动也都无不带着浓重的女性色彩。本刊1993年第2期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徐灿可与李清照相媲美,也是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她以悲壮的豪情、深隐幽微的意境以及俊爽的风格从事创作,故其词作———《拙政园诗馀》,兼具豪放与婉约的风格,突破传统闺秀词作纤细委婉的词风,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她在其词作中抒发的家国之思———怀乡之愁、亡国之音,均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郭玉琴 《乡音》2013,(3):45-45
我最佩服女作家龙应台,不仅因为她的文笔好,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勇气担当社会良知。以前读过她的散文《目送》,那是一本写父母兄弟朋友子女的人间真情文字,数不尽的缠绵,充满忧伤和美丽,给人一种婉转和温柔的女性细腻印象。如今读她的《野火集》(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豪气万丈,文笔犀利,如刀光剑影寒气逼人,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相似文献   

15.
女兵“周末情结”扫描向荣高(特约撰稿人)女性一旦走进绿色军营,便多了几分神秘的梦幻色彩。在这个开放而多彩的世界里,她们是滑动着舞步涌入军营的。十七八岁,一个如诗如梦的花季。当她们浑身上下披着父母、同学、朋友一夜之间赶制出来的花环,当她们第一次听到威严...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电视里出现的越南女性,大多身材娇小、皮肤黝黑,头上戴着尖顶斗笠。可是记者在东兴市一栋小别墅里见到阿娟时,却发现她不仅身材苗条,还有绝好的白净皮肤。尤其在穿衣上。她非常善于进行色彩搭配。墨绿色的上衣,玫瑰粉的衬衣,下面是一条很酷的牛仔裤和一双旅游鞋,显得青春而时尚。  相似文献   

17.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我想把这首诗用在当代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诗中嵌有她的名字,更主要的是她笔下的牡丹凝香含情、典雅绝伦、醉人心魂,确有天下无双之娇容。刘红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成名于京城。她天资聪颖,是一位既勤奋又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在花鸟画中她专攻牡丹。由于她从小与牡丹一起成长,备  相似文献   

18.
海伦·福斯特·斯诺于1997年1月11日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本刊发表她的6首诗和诗人朱子奇的介绍文章。这六首诗和这篇文章,首载于1993年1月的《诗刊》上。海伦从陆璀给她的信上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地来信感谢陆璀和朱子奇。她说,这是她的诗第一次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并且也是第一次从中国得到福费。陆璀用《诗刊》给海伦的稿费买了两件丝绸上衣,托朋友带给了她,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烛照     
著名女性文学批评家盛英集多年心育笔耕,完成了她的第一部著作《中国新时期女作家论》。全书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同时又具深刻的理性分析,在精细的艺术赏析和理论思辨中,使人亲切地感觉到作者与自己的评论对象之间的心神交会。作者极力褒扬女作家的个性追求,推崇女作家的文学特质。由此书亦可见新时期女性文学之一斑。本文是朱寨同志为该书撰写的序言,同时也可以作为盛英同志的小记。  相似文献   

20.
谈谈女性领导的个性魅力──《中国女市长》一书有感丁丁生活中,一个女人倘若总是穿着男性化色彩很强的衣服,那她必定是一个既不讨男人喜欢也难以让同性愉悦的人。因为你毕竟是个女人。穿衣是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女领导、女干部机会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