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中国,沃尔福维茨深受关注,他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是众多人眼中的鹰派人物。他曾在卡特、里根、老布什和布什四届政府中任职。如今,他是世界银行行长。前不久他到中国访问,向笔者发表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减贫等诸多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卡特总统正在形成的亚洲战略(突出地表现在他决定从南朝鲜撤出地面部队和推进与共产党中国最后实现全面的外交关系)引起了两个涉及菲律宾的问题。在卡特的计划中,这个美国的前保护国和长期的盟友将扮演什么角色?美国在菲律宾的两个主要军事基地对卡特的战略是否重要到必须接受马科斯所提出的菲律宾必须对基地的管理拥有更大发言权的要求的程度呢?  相似文献   

3.
1856—1862年是М.Н.卡特科夫的自由主义时代,也是他政治和社会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不仅将《俄罗斯导报》办成俄国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还利用它大力宣传英国的政治思想、制度特点和改革经验,希望以此来指导俄国的改革,使其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阵地。同时卡特科夫是渐进式改革的坚决维护者,他认为激进的手段不仅不会实现改革的目标,反而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破坏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在与赫尔岑等虚无主义者的论战中,卡特科夫逐渐从自由走向保守。  相似文献   

4.
1856-1862年是M.H.卡特科夫的自由主义时代,也是他政治和社会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不仅将《俄罗斯导报》办成俄国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还利用它大力宣传英国的政治思想、制度特点和改革经验,希望以此来指导俄国的改革,使其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阵地.同时卡特科夫是渐进式改革的坚决维护者,他认为激进的手段不仅不会实现改革的目标,反而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破坏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在与赫尔岑等虚无主义者的论战中,卡特科夫逐渐从自由走向保守.  相似文献   

5.
卡特①是一种终年长绿、内含麻醉物质的无果灌木植物,多生长在山丘地带,靠栽种成活,生长周期长,成活率高,其嫩枝在一年里可收获数次。据史料记载,卡特于公元13世纪由埃塞俄比亚人发现后传到也门,至今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肯尼亚、索马里和苏丹等国均有种植。②目前在也门境内可看到一片片不足1米高的小卡特树。对于卡特的用途,各国说法不一,许多国家认为卡特中含有的麻黄碱③虽属轻度麻醉物质,仍被视为麻醉品的一种。1981年初,阿拉伯麻醉品事务管理局曾做出决定,将卡特与鸦片和可卡因归为一类麻醉品。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严禁卡特入境,非法携…  相似文献   

6.
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 Herrera)是巴拿马前政府首脑、国民警卫队司令。他从1968年10月政变上台到1981年7月因飞机失事蒙难,执政13年。在此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并与美国卡特总统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他的理论和实践在拉丁美洲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称作“托里霍斯主义”,并被确定为巴拿马执政党——民主革命党的指导思想。探讨托里霍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了解当前巴拿马社会动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托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1~30日)●1日,美国国防部部长阿什顿·卡特部长一行访问越南,越南国防部部长冯光青与卡特进行了会谈,双方签署《防务关系共同愿景的联合声明》。●2~5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对日本进行访问。这是他上任5年来第六次访问日本。●3日、4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3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和政府总理阮晋勇(4日)致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中国湖北省境内发生沉船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8.
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美洲自1979年7月尼加拉瓜革命胜利到1988年底已渡过10个年头。其间,美国经历了卡特和里根两任总统、3届政府。1989年1月布什执政后,美国对中美洲的政策将发生什么变化,这对中美洲问题的前途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探讨布什政府的中美洲政策及其发展前景,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自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5年2月17日,阿什顿·卡特(Ashton B.Carter)出任美国国防部长.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典型“旋转门”式人物和奥巴马总统任内的第四位防长,卡特在美政、学、商界人脉广泛,专业素养得到两党的青睐和广泛认可,曾多次到访中国,是美国政府中有名的中国通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0.
里根政府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是它整个对外政策的一部分。里根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虽然迄今尚无系统阐述其对拉美政策的讲话,但从各方面动向来看,他的这部分政策已见端倪,可以说与卡特政府时期的拉美政策相比,已在不少做法上有所改变。这里,仅就  相似文献   

11.
1994年5月18日,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及美国东西方中心主任、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成员迈克尔·奥克森伯格访问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我院副院长步平、西伯利亚研究所所长徐景学、副所长陈日山参加了会见和座谈。 布热津斯基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乔治敦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曾发表过《大失败》等著作。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由于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和美国人权及国家安全政策所作的贡献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相似文献   

12.
自70年代卡特政府以来,人权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有相当份量,是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棒。苏联、东欧巨变之后,美国人权外交矛头直指中国,同时也指向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数年实施,美国对亚洲的人权外交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引起亚洲的"反美大合唱",这是美国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1月28—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邀请正式访美并举行深入坦诚会谈。双方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和文化协定以及互设领事馆协议。3月1...  相似文献   

14.
蝉联两届的里根政府虽已卸任,但里根时期美国和拉美地区之间的贸易,由于受到特定经济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仍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一、贸易发展波动起伏,呈现W走向卡特执政的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美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直线增长。然而,里根时期美拉贸易则时起时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1981年,美拉贸易总额继卡特时期的持续增  相似文献   

15.
一、亨廷顿其人及其理论背景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该校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曾担任卡特时代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和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首先提出的。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事务》双月刊(Foreign Affairs)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一文。此文以阴郁低沉的笔调为西方人描述了一幅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图景,从而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大辩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于1993年发表其最新著作:《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该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1995年7月翻译出版,共16万字。作者还是“美欧日三边委员会”美方领导人,该机构主席为美财团首脑戴维·洛克菲勒。作者出生于波兰,对前苏联、东欧以及与欧洲有关的战略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作为国际政治问题的知名学者,布热津斯基观察问题的现实主义态度使他对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7.
他愿意在中国默默地度过一生,从不后悔他的选择。 他持有美国护照,是美国人,却愿意留在中国。他没有户口本,却在济南市生活了40年。  相似文献   

18.
九年来,美国第一次有更多军队驻扎在国外。新增加的二万七千多名男女军人是1968年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以来第一次增派到美国国外的军队。这种新的趋向,反映了卡特总统决心使美国在国外(特别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部队拥有足够的力量,而牺牲某些以美国为基地的部队的实力水平。官员们予计1978年还会继续执行这种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七十年代中期虽已在美国著名实业界和政界人士中间酝酿讨论,但受到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重视与支持,还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1979年,美国国会要求卡特总统的贸易特别代表研究达成协议的办法。1980年3月,成立了包括州和参议  相似文献   

20.
父亲乔冠华,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发言。他在会场开怀大笑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新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历史瞬间,至今还广为流传。近年来,有关他与茅台酒不解之缘的文章点缀了当今酒文化,成为趣闻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