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政府"四本预算"首次集齐亮相人代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人大履职第一年,预算审查监督即呈现多个亮点。亮点一:首年实现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批准今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发现在预算报告中的"2014年预算草案"部分,除了往年提交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新增了2014年"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2002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1]34号),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现就我市编制2002年财政预算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编制2002年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编制2002年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实施两部大开发统揽全局,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方针;严格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保证重点支出;大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支出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稳定。二、2002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广州市开全国之先河,114个本级部门预算全部内容在网上公开。2010年3月全国人大给出"预算经过批准后,应在15日内向社会公开"的时间限定。这就有了2010年3月25日财政部公布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数据,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门预算。迄今已有39个中央部门"争先恐后"公开年度预算。预算从国家秘密到公之于众,这部惊心动魄的财政史,实际上就是民主法制前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十余年的预算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也步入了改革攻坚期。改革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在公开透明、强化监督和规范完整方面有实质突破。深化预算改革三大任务新一轮预算制度改革再起征程。2013年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第二项就提出:"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新的领导集体执政之后对预算制度提出的新要求。1999年,我国预算改革大幕开启。至今,我国建立起了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政府采购改革等均取得重大进展。预算权力结构得到改善,新的预算程序以及相关的程序性规则开始建立起来,政府及其各  相似文献   

5.
王萍 《浙江人大》2015,(1):23-25
在跨越10年、历经三届人大、四易其稿、征集30余万条意见后,此次预算法首次大修尘埃落定,修法成果来之不易,值得高度肯定。2014年8月31日,历经三届全国人大雕琢,新预算法终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算法有"经济宪法"之称,关系着对政府财政预算的使用和监督。在跨越10年、历经三届人大、四易其稿、征集30余万条意见后,此次预算法首次大修尘埃落定,修法成果来之不易,值得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6.
舒圣祥 《群众》2014,(2):69-69
<正>据报载,截至2014年1月23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召开"两会"。地方新一年"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有一定降幅。广东、北京、湖北、上海、陕西等地下降超过10%,浙江降幅为30%。但是,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大部分地区"三公经费"预算下降幅度并不大。过去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相当严苛"的公务消费文件规定,吃、住、行、游无一例外不受限  相似文献   

7.
田宇 《中国人大》2021,(6):53-54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国全年预算目标基本实现,执行情况较好,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新的一年,"国家账本"将如何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大》2015,(1):20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预算法是整个财税改革的"龙头法"。在跨越10年、历经三届人大、四易其稿、征集30余万条意见后,预算法首次大修尘埃落定,标志着我国在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方面迈出了坚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12月,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全国首例针对次年政府预算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在"领头羊"的带动下,宝山等区县人大常委会也快步跟上。全口径预算监督的大道已开辟,如何走好?尤需回顾与展望。闵行:看懂能审多招并举重视制度真用制度让代表看得懂。2008年开始,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对细化  相似文献   

10.
沙泉 《人大研究》2012,(11):16-18
随着部门预算建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公开进程的不断推进,财政预算从原来的"看不懂"、"说不清"的尴尬状态正逐渐向规范、有序、明晰性转变,吸引了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市、县两级预算工作,与普通民众衣食住行相关度很高,普通民众更为关注。因此在新形势下,作为法定的地方预算审查监督机关,市、县两级人大应结合自身特点,善用预算审查监  相似文献   

11.
《吉林政报》2012,(3):26-31
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2011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对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三化",  相似文献   

12.
新京 《浙江人大》2011,(5):34-35
日前,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以文字的形式公布了"三公"经费:2011年,核定科技部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相比于去年74个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科技部将"三公"经费晒于阳光  相似文献   

13.
张斌 《重庆行政》2013,14(2):30-32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预算改革的浪潮,逐步启动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新绩效预算制度.相对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提出的绩效预算而言,新绩效预算制度,不但强调"绩",即产出,更注重"效",也就是结果或者效果.我国对于绩效预算的研究起步主要在2002年之后.1998年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之后,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引发国债负担率快速上升,向国际警戒线水平接近,债务风险增大.我国每年大规模的财政投入虽然也使产出大量增加,但这种产出是以高投入为代价的,因此,效率十分低下,财政效率损失风险也在不断提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使得国家财政投入大,但效果却不明显,这也是我国只重视预算投入的合规性而忽视财政投入的效果所致.国家也意识到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缺陷,正在逐步向以追求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转变.中央政府逐步放松对预算投入的控制,在多个地区实行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各地方政府也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先后出现了"河北模式"、"浦东模式"、"浙江模式"等多个有代表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但这些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与真正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相比,差距还很大,也不具有普及性.本文将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外绩效预算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以此来指导我国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地税直属分局,各区县(自治县、市)财政局、地税局,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中心支库、各支金库: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和代征税款(以下简称"三代")手续费的管理,充分调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扣缴义务人")及代征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代征人")的积极性,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1]523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将"三代"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三代"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时间。从2002年1月1日起,"三代"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由财政通过预算支出统一安排。各级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人不得从税款中直接提取手续费。国库不得办理"三代"手续费退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年兴起的"参与式性别预算"是指从性别视角审议与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较典型的是浙江温岭的实践,其实质是当地"参与式预算"的延伸与拓展。这种参与式性别预算的动力来自于体制内部,即"人大"推动和党委政府的支持。参与式性别预算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人大、党委、政府、妇联、人大代表和基层民众等,他们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其运行机制和参与式预算互为依存,或者说依系于参与式预算的基本框架。参与式性别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针对女性的专项预算支出;二是与女性关系更密切的预算支出;三是一般性的预算支出。这一女性参与决策的新途径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如果从完整规范的预算周期评估来看,仍有待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对1994年出台的预算法进行修订是久议之题,法律滞后于现实已是共识。2011年12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蹉跎十余年,中国的预算制度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专家建议,预算法修改,需要把预算"组织法"扭转为预算"权责法",成为人大约束政府行为的法。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财政规模不断增大。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8.6%;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45万亿元,增长7.1%。这么多财政资金是怎么安排的?用在哪些地方?效果如何?2015年3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集中审查了"国家账本"——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审查中,代表们认为2014年全国和中央财政的收支规模都迈上了新台阶,中央财政实现良性增长,这份成绩来之不  相似文献   

18.
预算法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有人称之为"经济宪法",主要规定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力的配置,重点规范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改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法规定,全面理解新法内容,准确掌握新法精神,推动各级人大、政府、预算单位和全社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法的各项规定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据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统计: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至今年5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各类问题41880起。其中公款大吃大喝1362起、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9225起、公款旅游(国内)815起、公款出国(境)旅游115起。以上涉及"三公"经费的问题共11517起,占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2012年,预算公开这个"舞台"上又呈现出新的场景:中央财政,截至5月初,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98个中央部门预算中已有80多个陆续在部门网站上公开,公开的时间较前两年有所提前,公开的部门数量有所增加,而且预计其余部门预算也都将公开。在地方,2012年3月15日,北京市市级部门率先完成了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