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公租房能保障、恰当保障、有效保障的目标,必须构建严密的公租房建设机制,使保障房既能够满足保障对象的住房需求,又避免不经济、不实用而导致保障房空置、闲置的局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与其他保障性住房相比,公租房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本地中低收入家庭,还将惠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2日,重庆公租房进行了首次摇号配租,15281名低收入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公租房建设,这是重庆改善民生,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2]12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建设公租房,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初步建立了"市场供给为主体,政府保障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为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公租房管理机制,把公租房小区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和谐共居的社区,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马启智 《中国人大》2011,(19):24-24
现在的住房建设面临的一大困惑或者说是一大难题,就是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用于建设住房的土地供应量偏少、偏紧的这一状况不可能改变,今后可能会愈加严峻。保障性住房现在搞得很复杂,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祖房、棚户区改造、集资房等均统称为“保障性住房”。改革开放之前,城里的公务员全部没有个人的房子,全部是国家的房子,国家提供这种公租房是廉价的房子。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公租房建设,计划从201 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解决60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一民生导向的"重庆模式",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令参与"宜居重庆"建设工作评议的各级人大代表颔首称道。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2011-201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这标志着住房保障建设进入一个集中快速发展阶段。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另一类则是产权  相似文献   

7.
当今,抑制高房价不只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执政当局面临的政治任务。从"公"字着手,用溯源的分析方法研讨公租房制度,既是研究公租房制度视野的突破,也是理论内涵的延伸。"公"字赋予了公租房制度较多的法理和人文关怀。从几年前的试点到全国性的推行,公租房制度表现出超强的制度生命力缘于制度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国家保障义务的积极履行。公租房国家保障义务有着深刻的理论奠基和制度发展脉络,这个脉络不仅与我国住房历史相契合,而且还折射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住房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新“房改”的未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住房层次越多,管理的成本就越高,制度建设就越复杂,效率就越低。我认为,总体上分为公租房、私租房、商品房三大类,并实行以公租房为主体、以商品房和私租房为辅的新住房策论  相似文献   

9.
<正>京建法[2015]14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房地局),各区县财政局:为进一步减轻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承租家庭的租金负担,促进公租房租金补贴制度更加合理,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1号令)、《住房城乡建设部、民  相似文献   

10.
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居住公平和社会公正,以及和谐城市的构建和社会稳定。当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亟待完善:公租房政策应体现平等、公租房的定位要明确、住房保障政策法制化、加大公租房的供应量、公租房选址合理化、公租房政策应向新生代农民工适度倾斜等。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3]7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公租房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重大民心工程,对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确保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具有重要意义。为把公租房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新型社区,现就加强公租房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制定背景2012年以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12号)要求,我市将廉租房、公租房合并管理、并轨运行,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暂停新建经适房,形成了较为单一的以公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方式。近年来,随着地价、房价的不断上涨,不符合公租房租赁条件、但收入尚不够高的"夹心层"市民,尤其是新就业、青年"刚需"群体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住房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亟需提供产权型住房保障供应。  相似文献   

13.
钟振 《当代广西》2014,(18):26-27
正为让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我区自1998年开始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随着廉租房、公租房推广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加大,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种类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重点,以各类棚户区改造为支撑,以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为补充的覆盖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京建法[2012]11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房地局),各区县财政局:为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制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经市政府批准,现...  相似文献   

15.
何雁 《今日海南》2009,(2):22-23
在国务院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十项措施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被排在了首位。在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下大力气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被作为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6.
正暖新闻回放〉〉"购租并举"让百姓"住有所居"近年来,我区建立了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单位集中申请和向公交、环卫、市政等行业困难职工定向分配公租房。同时组织各市县全面清理不合时宜的准入规定,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核流程,公租房申请审批从最长6个月缩短到15天以内,有些地方甚至做到当天审批,即到即办。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全区2016年以前累计开工建设的48.07万套公租房,80%以上已建成交付  相似文献   

17.
动作     
《中国人大》2012,(19):5-5
中央财政追加50亿用于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近日,中央财政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18.
保障房分配:全市统筹走好“一盘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华 《北京观察》2012,(11):13-15
正当前,北京市已入住公租房项目存在弃租、租金收缴困难等问题。结合公租房配租、管理实践,全面考虑分配公平和公租房保障效果,建议以外来居民公租房配租为突破点,打破区县分割,按照全市统筹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公租房分配制度和机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筹分配。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管理的第一步。公平合理的配租机制,是保障家庭获得实惠的关键,是公租房可持续运营的基础,关系到公租房制度的成败。2010年,随着北京市确立了以公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并开启了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全市公租房配租高峰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桂林市气温骤降,雨雪纷飞。元旦这天,李志刚市长专门选择了几个民生项目进行慰问,并检查民生工作落实情况。在廉租房建设工地,李志刚要求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圆低收入群众和困难居民住房梦。为早日实现"住有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如果能够将其纳入绿色节能建筑建设范畴,对我国转变住宅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会产生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已在公租房典型项目中开展绿色建筑建设试点工作,这对全国有借鉴意义,但要大范围推广,还需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公租房和建筑节能的管理体系各自独立,公租房节能问题在法规及监管中还是个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