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秀”,表演是也。这里所说的“作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秀”,而是讲的政界中的“官场秀”。 “宫场秀”,就是善于、精于在宫场里表演。这种“官场秀”,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比如,抓这“工程”那“工程”,办这“会”那“会”,搞这“节”那  相似文献   

2.
贵在坚持     
当今媒体流行"秀","秀’的优点是新颖、前卫、好看,缺点是短暂展现,一闪而过,再无下文。然而,让人诧异的是,这种"秀"风竟也浸染到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当中。君不见,每每上级为推动某项工作,要求领导干部模范带头、率先垂范之时,作秀之风便倏然盛起。这其间少不了一大群记者手持肩扛各式"长枪短炮"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领导频频出镜,媒体大篇幅刊载文字、图片进行一番"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2,(6):48-48
朱新军在2012年第16期《人民论坛》上针对当今中国社会频繁上演的官场政治秀发表观点认为,近年来,指责官员“作秀”渐渐成了许多人的习惯,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生,除了个别官员的“作假”、“忽悠”之外,原因还有两个:一是部分官员在“秀”正确的内容时。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二是部分“作秀”因官员缺乏恒心或被误解等原因半途而废,“秀”而不实。那么,怎么引导,使官员能够在政治舞台上“秀”出最佳效果呢?对于官员来讲,一方面,必须在为什么“秀”、拿什么“秀”、怎么去“秀”的问题上进行认真斟酌和考量,以正确方式“秀”出正确内容,坚持不懈地“秀”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怀疑心理,并为政治生态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常常耳闻目睹此类现象:某地发生重大事故,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某地什么工程或产品发生严重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某地什么严重问题被媒体曝光,各级领导“很重视”…… “亡羊补牢”,无疑是很必要的。但这类“重视”,总让人觉得有些滞后,有些被动,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有些“迫不得已”。毕竟,某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季方 《瞭望》2003,(44)
“思小康、奔小康”,这是神州大地的新气象。然而,有些人却借“建小康”之名,行“捞政绩”之实,做起“小康秀”的文章来。 比如,某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口号,于是便产生了“第一个别墅式的农民小康村”。而住着别墅的村民却背着沉重的建房债,只能靠外出打  相似文献   

6.
“上网”一词,可以说是世纪之交一个被老百姓说得最多、用得最广的高频率词汇了。让人称奇的这么一个科学词语在某些人眼里却异化成拉帮结派。据报载,某地一些要害部门的领导互结“阿友”,构成一个官官相护或官商相护式的“团结互助、牢不可破”的强大网络。只要一入“网”,即便谁出了事,自会有人为你通风报信,开脱罪责,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个黑色互联网的网址就是一个个电话号码,堆满了民脂民膏的酒桌,便是“网友”们经常互访的网站所在。由于他们的“联网”,凡事便成了他们的“天下”,什么党性原则,做人标准,一概抛…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慎言“蔚然成风” 常在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后,该地的文明道德行为蔚然成风。这种报道让人看了亦喜亦忧。喜的是人们日益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真正行动起来了;忧的是这“蔚然成风”是掀起的一阵风,还是形成了良好、稳定的社会风气?所谓“风气”,应该理解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被称为“阳光工程”的村务公开在农村普遍推行。但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看,村务公开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一是作秀式公开。有的公开栏只是在上级来人检查时才有内容,过后则无人间津;有的村把公开栏锁在村委会大院里,村民很难真正看到公开的村务。  相似文献   

9.
“做一个透明的人,让群众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这是一位优秀干部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做一个透明的人”,这话说得多么好!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他们信奉“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哲学,怕会被人利用;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自己身上确有毛病,怕亮出来丢丑;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车子、票子、房子、孩子等问题上捞取了好处,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不敢“透明”,因为他们惧怕党纪国法的威严。鲁迅先生在评价刘半农时说过,“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  相似文献   

10.
左晚言 《党政论坛》2011,(15):64-64
某地在评选优秀农民工时,30人的候选名单中,厂长、经理及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占了大多数,而真正标有工人身份的只有3人。这不得不让人感到评选农民工“劳模”变成了评选“官模”。  相似文献   

11.
国庆将至,中国人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周”。今年“五一”过后,国家有关部门就规范旅游管理、进一步发展假日经济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了协调,采取了一些措施,因此,前三个“黄金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望得到改观。不过,要使“黄金周”真正做到既让老百姓玩得开心,又能带动旅游产业良性发展,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官场当中,好干部不少,他们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深受群众爱戴。但也有一些人,当官却不好好干事,依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跳客”、“秀客”、“谈客”和“看客”。“跳客”,是指一心想当高官,频频“跳槽”的人。这种人精于算计,善于钻营,占着位置却不专心干事,干一行混一行,密切关注着官场人事动向,苦苦搜寻升迁的捷径。往往新位子还没坐热乎,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14.
薛涌 《瞭望》1989,(49)
绘画从表面上看很容易欣赏,特别是一些写实作品,似乎一看就懂,而且还可以如此这般评论一番,如画得象不象等;但真正的伟大作品,即使是非常写实的,也是不容你“一目了然”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神魂颠倒,总觉得那神秘的微笑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据传有人为此而自杀!可见,大作品“一目”无法“了然”。中国人说“读画”就是指看画要慢慢地、反复地看,象读书一样读出其中的深义。更有些作品、你读也读不明白。  相似文献   

15.
张振元 《党政论坛》2011,(21):63-63
过去人们总是说:“这个人表现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产党员!”可见群众把共产党员和最好的人是划了等号的。但到了如今,让一些党内的蛀虫、腐败分子闹得,有人甚至说出了“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气话。尽管好党员、好书记、好领导、好带头人为数众多。  相似文献   

16.
“得”与“失”,本是一对矛盾。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处理得好,“失”可以转化为“得”,甚至小“失”可以转化为大“得”;处理不当,“得”也可能转化为“失”,甚至小“得”转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每天都在上演自己的角色,那么,社会舆论便是聚光灯,角色的举手投足,在耀眼的光束下,格外突出,纤毫毕现,成为“人物”。比如前些时的歌星热,就是一个显例。那一阶段的舆论,是太过密集地倾斜给那些唱得好、唱得较好,或唱得并不好的“星”们了。使他们红得发了紫,以至引人反感。  相似文献   

18.
首次打进世界杯的中国足球首战失利。哥斯达黎加入的两个进球,将许多球迷希冀的中国队“打进十六强”甚至“打进八强”的梦想冲得烟消雾散。 事实上,这场输球未必是坏事,它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足球没有大跃进。一切不切实际的自我神化和圣化,一切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一切花里胡哨的包装作秀下的虚假繁荣,都不过是一种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19.
朱民 《党政论坛》2003,(5):33-34
(一)“厂务公开”使企业起死回生 某地一家超万人的企业,是全国最大500家国有企业之一,截止1994年累计亏损8000万元。亏在哪里?“诊断”结果,原因很多,其中管理混乱、“暗箱操作”是重要原因。一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变着法儿地“捞”,职工群众看在眼里,急  相似文献   

20.
写好“一撇”和“一捺” ,共同打牢企业的支撑点。“搞好一个企业 ,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 ,特别是班子中的党政一把手要配合好。”这是我们已故党委书记、老经理王权同志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与王权同志在西单商场搭班工作近十年 ,无论是什么主题 ,我们都始终唱一个调 ,和一个拍。1995年王权同志得病后 ,组织上让我担任总经理 ,王权同志改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一时大家不习惯 ,一些干部还是找王权同志签字。王总说 :“找秀玲签去。我现在不是总经理了 ,我不能破坏制度。”我则总是对干部们说 :“王总是多年的老经理 ,还是董事长 ,他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