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蒋宏平是农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一位普通的农业工人,他乐于助人、孝敬老人,夫妻恩爱,连续多年被评为师、团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和谐小康家庭。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蒋宏平与爱人都在一六八团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清晨5时,天空刚刚泛白,郭选忠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南戈壁新开发的500亩饲草料基地等着他一点点去完善,他不敢懈怠,他要和时间赛跑,满心期待建成后的基地将是一片生长苜蓿、青贮玉米的希望田野,为他心爱的种畜繁育提供源源不断的饲草料。今年66岁的郭选忠每天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心中涌动着一种激情,执著地进行着一项在常人看来并不适合他这个年纪开始的事业。"我把留着看病的钱都拿出来了,就是想开发饲草料基地,把养殖成本降下来!"快迈进古稀之年的郭选忠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用为看病准备的19万元积蓄,加上借的  相似文献   

3.
正五师八十六团十连职工李超进家种了120亩棉花,他发现每年春播时连队机车数量少,职工春季播种和秋季往轧花厂交售棉花的时候都要排队等机车,这让他看到了靠农机挣钱的门道。他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第一辆机车,春季机车在连队播完种,又到地方乡镇去播种,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干,一年下来,就全部收回成本,这让他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4.
李旭 《共产党人》2013,(9):21-22
正"这么快就办好了?""办好了。津贴下来了,会直接打到你的存折上,你按月去银行领取就行了。"记者在彭阳县古城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采访时,正碰上古城镇乃河村村民马文成来为儿子办理残疾人生活津贴手续,才几分钟的工夫,民政助理员就帮他办好了,让他有些意外。记者上前同他聊了几句,马文成说:"孩子有先天性残疾,党的政策好,照顾咱们,每月可以领取120元低保补助。现在来镇上办事比以前方便了,也快了,门口的显示屏上清楚写着什么事找谁办、怎么办、几天能办好,我们不会再找不着门瞎转瞎等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6.
二舅的心事     
一天,表弟打来电话:“我爸退休后在家里呆不住去公园找了个保洁的活.这两天我觉得他情绪不太好,平时下班后就去跟几个老哥们儿侃大山,这几天也不去了.问他咋地了,他也不说.不知道他有啥愁事儿.”  相似文献   

7.
正张海生是一师二团二十连的普通职工,2010年,他承包了120亩棉花地,高强度的体力活让他不堪重负,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找小工的想法。3月的一天,张海生在路上遇到了麦麦提一家,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麦麦提一家四口原在乌什县承包土地,但由于没有农业生产技术,连年亏损,无奈之下,他带着全家来到了二团务工。碰到张海生后,两人一拍即合,一干就干了5年。2015年,张海生承包了370亩地,麦麦提又带来了自  相似文献   

8.
真富和炫富     
正童孟候在4月30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说,辽宁营口有个民营企业老板叫于家勇,女儿4岁。他到处打听本市有没有优质的幼儿园。终于,看中了一家,于老板花了10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下来。一天傍晚,民营企业家丁总裁打电话给我,邀我第二天一早到新疆喀什去参加喀交会。我说:我的身份证号码你还不知道,飞机票还没有订,怎么去?丁总裁说:一个朋友听说我要到新疆去,他说你用我的飞机飞过去好了,它停在飞机场也是停着。听上去就像说"你用我的脚踏车去好了,锁着也是锁  相似文献   

9.
秋末的一天,七师一二六团的职工马全喜和往常一样,前往乌苏市甘家湖牧场,去看望他的哈萨克族朋友包达依·所了坦。当年马全喜在甘家湖牧场租了500亩土地种棉花,得知包达依家有困难,当时就拿了清油面粉和1000元现金到包达依家里。马全喜经常看望包达依,这种习惯一直持续着。包达依遇到难事,总会出现马全喜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天刚麻麻亮,福顺爷就起床了。他站在院里朝天上看了看,然后操起一把扫帚径直向打麦场走去,一口气将偌大个麦场扫得溜光。自打儿子出事后,家中10多亩庄稼就靠他和老伴料理。每到割麦时,福顺爷就盼着碾场时能遇个好天气。总算天遂人愿,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洒向大地,一片金灿灿的阳光。打麦场上欢声笑语,来帮忙摊场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1月,丁磊放弃了留在部队发展的机会,怀揣着优秀党员、优秀士兵和三等功的奖牌,满怀报效团场的愿望回到了家乡——农二师二十五团。团里安排他到联防队工作,父亲的朋友介绍他去银行上班,他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去处。正当他苦恼烦闷的时候,团电视台一则招标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博斯腾湖边有260亩荒地急待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44岁的李建军,现任二师三十三团治沙站站长,地道的军垦二代。1989年参军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回乡在该团十五连工作,担任接水员和工会主席多年。2002年调林业站任护林员,负责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看护。他在护林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每年出勤达到330天以上,全团辖区293.6平方公里,人工防护林2.8万亩,天然林近29万亩,每年还要新植人工防护林200亩,他都了如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0月16日,高阳矿宣传部副部长共产党员王福兴在307国道高架桥上抢修高阳矿闭路电视电缆时,因突如其来的车祸不幸殉职……噩耗传来,整个矿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们怨秋雨无情,人们恨苍天无眼,人们不明白,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走得这么早,他才46岁呀。有多少未竟的事业等着他去做,还有多少活儿等着他去干。10月20日,当载着他灵柩的车在路上缓缓走过时,就像碾着人们的心。80多岁的老人柱着拐杖在亲人的搀扶下送他来了,许多不知名的人都在为他默默地祈祷着。人们在他的挽联上写着:“三十春秋尽职尽责一腔热血献矿山,百里煤海同赞同叹万…  相似文献   

14.
    
跟西海固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南湾村也缺水,几十户人家,每天都得到几里外的清水沟去挑水。若是见太阳的天,在村东头的枯河滩坡上,挑水的人总能见到一个老头儿,坐在那不知何年何月塌毁的机井旁,专心地砸着石子儿,他的周围已经堆了好几山石子。人们已记不清他打了多少年,只记得他很怪,一般不与人说话,别人问他,他也只是点点头,算作回答。年复一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他身边放着砖块大的一台收音机,还有一方狗皮  相似文献   

15.
颜炳文,是农五师八十四团五连的职工。45岁的他,在致富路上有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他1976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1978年走上了干部岗位,一干就是20年。1998年,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他,突然辞去指导员的职务,回家包地去了。 当年,老颜两费自理种植了100亩棉花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满怀豪情的他被自然灾害狠狠地泼了一盆凉水。可他不灰心,1999年又种植100亩棉花。整个农忙季节,他都泡在地里,但是,天不随人愿,自然灾害、市场疲软又使他白辛苦一年。多年的积蓄被折腾光,两年亏损5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圆梦     
年逾花甲的父亲,要去北京登天安门。这是他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他三十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看到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是个谜。在我上高中时,村里有人买了电视,父亲才看到了天安门,他知道那是毛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地方,就萌发了去天安门看看的愿望。别说那时登天安门有限制,单就我们的条件也是望“门”兴叹。我的两个哥哥都像父亲一样,天天守着黄土地,…  相似文献   

17.
风吹林海,泛起阵阵松涛. 要出远门了,64岁的张英善又骑着摩托上了山.每次远行前,他都要去自己新栽的林子里转转才放心;而这一次,他要去北京接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 张英善说,过去40年里,他其实只做了一件"小事儿"——种树.他陪着树一天天长大,树也陪着他一天天老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叠叠的枝叶,打在松树坚实的躯干上,也照亮了张英善和木头一样颜色的脸庞.他用那双半截老松木似的大手抚摸着粗壮的落叶松,就像老父亲满怀欣慰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那一刻,他微驼的身躯挺拔起来,仿佛与这片林海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8.
<正>车行至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市坪乡市坪村,村路平整宽阔,路两旁连片烟田长势喜人,走进烟农王邦学的家里,正赶上他匆匆从烟地里返回。"刚骑着摩托去地里看了一圈,今年的长势还是不错的。"59岁的王邦学家里三代7口人,只有他一人独自在市坪村老家雇人种烟。"几个孩子都算争气,都考上了大学,妻子也去城里享福了。"其实20世纪80年代王邦学也曾在家种烤烟,"10亩左右效益不错,2003年周围人都去打工了,  相似文献   

19.
张江华是一位身高只有1.6米,身材瘦小的男人。1992年春天从河南老家来到农四师七十团九连打工,他每天帮助连队的职工们间苗、除草等,每天的工钱也只有8元。当时该连有许多职工因为种地亏损,纷纷将土地退还给连队。他看到团场连队的土地面积大,犁地、播种、中耕等主要的农活都是靠机械化作业,要比自己在老家种上几亩地,靠人拉肩扛省力得多。他就在连队承包了30余亩连队职工不愿种的地。  相似文献   

20.
白天 《廉政瞭望》2014,(20):71-71
学刚毕业那年,我租住在一个单位宿舍楼,有天西红柿面做好发现少一颗点缀的鸡蛋,想都没想去敲了邻居的门.应门的奶奶递给我一个鸡蛋,还嘱咐我缺啥就去她那拿。这一幕让刚走出校门的人,顿觉那碗面都有了舌尖上的感动。工作几年,搬到了一个全新的社区,自从刚搬来给邻居送水果遭遇反复盘问没开门,就再也不会产生去敲邻居门的冲动。如果哪天我开门偶遇邻居也开门,他冲我笑笑.我得吓一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