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每天天刚蒙蒙亮,在农七师一二九团六连钟吉群的家,她已开始忙着给150多只羊加水,准备好出门放养,跟在羊群后面的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今年42岁的钟吉群1995年开始养羊。因为刚来新疆,收入不高,一家人的生活很困难,而且冬季农闲时间没有事做。那时团场搞养殖的人还不多,由于饲料贵,养羊利润微薄,钟吉  相似文献   

2.
<正>二师二十四团十三连种养大户刘建国,2013年月11日起,他把种植的1200亩地庄稼收获完后,每天早上开上车,都要到自己的羊圈去给1300余只羊喂食,每天都观察羊子的成长状况。刘建国站在羊圈前面自言自语地说:"这两年买来的1300只羊子,到今年5月份母羊产小羊羔900余只,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越想这日子越有奔头。"  相似文献   

3.
正现年41岁的张丽是1988年从河南来到农六师新湖七场二连(现在的新原社区三十三连)参加土地承包的。1990年成家后,她和丈夫在连队种地的同时,一边开裁缝店,给别人做衣服。2003年她和丈夫买回50只羊,开始发展庭院养羊业。2007年秋,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卖掉所有的羊,筹集资金开始发展养猪业。张丽把原来的羊圈进行改进,用养羊挣得的9  相似文献   

4.
<正>2002年,农九师一六三团一连职工刘海龙经人介绍与同连的张凤珍相识、相爱;当年11月喜结良缘。2003年,夫妻俩为使家里能过上好日子,贷款5000元买回了30只羊,想靠羊财发家。由于市场羊价低,放牧难,加上自己养羊经验不足,养羊不到两年几乎没挣上钱。小两口为了能更快地过上小康生活,除自己辛勤劳动外,还积极参加团、连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到  相似文献   

5.
<正>陈利是二师二十九团十六连职工,阿不拉·艾吾拉是库尔勒市和什里克乡萨依力克村村民。阿不拉·艾吾拉在陈利的帮助下,从贫穷走上了致富路,15年来,陈利和阿不拉·艾吾拉就像亲兄弟一样,诠释了民族间的别样亲情。2001年,凭着头脑灵活,陈利看准了养羊行业,投资20多万元引进200只羊。经人介绍,陈利雇佣了阿不  相似文献   

6.
正在二师三○团,农田里、道路上,处处都是职工忙碌而欢乐的身影,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收致富的喜悦让他们笑意盈盈……陆志平:赶着羊群奔小康入冬,走进四连职工陆志平的养羊场,迎面走来一个中年男子,四连指导员介绍:他就是养羊大户陆志平。他谈起创业经历一点也不拘束,2009年团里实行承包羊群时,他承包了100只羊,至今算来已有八个年头了。随着羊的市场价格不断回升,2013年底陆志平尝到了甜头,当年  相似文献   

7.
<正>清晨,天还没有亮透,蒋宏平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承包地里的146亩甜菜等着他去放苗,180亩小麦等着他去铺滴灌带滴水,还有120只羊也要管理,他一刻也不能停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他想干的事上。今年51岁的蒋宏平是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的职工,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就在连队的土地上摸爬滚打,默默奉献着。2006年至今,他每年种植面积都在200亩以上,羊只数在120  相似文献   

8.
正努尔江,哈萨克族,初中毕业于四师七十六团二中哈萨克语学校,1976年参加工作,1981年与十二连哈萨克族青年女职工古丽森喜结良缘,生养一对儿女,分别在国外和国内上大学,妻子于2012年光荣退休。在十二连37年的牧工生产生活中,努尔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事迹成为十二连职工群众当中言传的佳话。努尔江1981年结婚时,家中就承包了国有畜100只羊,私养大畜5头  相似文献   

9.
<正>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吴起镇。虽说当时红军的目标是北上抗日,可初到陕北连生存下去都困难,7000多人的中央红军只有1000多块大洋的家底。从哪里去找钱?毛泽东突然想到了几天前见过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就写了个2500元的借条给徐海东。第二天,红十五军团供给部就从自己7000块大洋的家底中拿出5000块,派人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并抽出许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高永亮带着一家4口从河南投亲来到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二连。房子是租的、家具是借的、连被褥都是别人送的……2004年初,在连党支部的帮助下,高永亮承包了31.5亩果园,由于他肯学、肯干、肯动脑,果园的产量从  相似文献   

11.
<正>1986年,21岁的黄开寅告别相依为命的母亲,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五团。虽然,他在这里有亲戚,但是在那个年代每家的孩子都比较多,经济条件拮据,生活不易,亲戚家也不例外,一家人只能靠小叔一人的收入勉强维持简单生活。为了不给小叔增添负担,黄开寅主动请求小叔为自己找个活儿干,好自己养活自己。最终,他来到一○五团七连给承包户打工,这一干就是五六年。回想那些过去的岁月,给别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11日正是农历八月十五,忙碌了一个夏天的人们都准备好好庆祝中秋佳节。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派欢乐与祥和。上午11时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打破了巴里巴盖垦区公安局值班室的静谧,一八二团九连连长向公安干警报案:我连暂住人员肖刚和他放牧的150只羊全部失踪,请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 牧羊人和羊群一起神秘失踪?150只羊对于农场职工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案引起农十师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要想发财应该走正道,合理合法地去挣钱,不应该干违法乱纪的事。而赵新为、吴平夫妻俩挣钱不走正道,绞尽脑汁倒卖集体财产,落了个判刑又赔偿的下场。 赵新为、吴平夫妻俩都是从四川农村来的农民,千里迢迢来到农十师某团七连,承包了连队的45只羊。当时,吴平的哥哥吴民也承包了该连队的50只羊。吴民放了没多久的羊,因四川老家来信有急事要马上回老家。经连队领导  相似文献   

14.
去年6月的一天,当笔者来到农七师一二四团十四连李凌鹤的家里时,她正在修改长达40万字的长篇小说《雨翼之下》初稿准备打印。据悉,农七师文联计划今年出版反映连队职工生活的长篇小说《雨翼之下》。只有高中文化的李凌鹤,今年31岁,酷爱文学写作已有15个年头,一些诗歌、散文相继在河南一些报刊和  相似文献   

15.
郭庆晨 《奋斗》2006,(10):62-62
朋友说起回当年下乡农场的感受.似很有几分伤感:“哎,30年了,职工家里还是灶坑连着火炕,取暖、做饭还是烧茅草、树根,屋里还是黄土墁地,连砖都铺不起:要说进步,也就是每家多了台16寸的电视机。让刚刚成年和尚未成年的孩子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早就听说他们那个农垦分局所属的农场个个都富得流油,他们队怎么会穷成这样呢?  相似文献   

16.
<正>2001年,原在河南周口县务农的王培勤遇到了正在招工的一师沙水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新疆的情况,以及现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在"建设兵团"的号召下,他来到新疆兵团。经过四天四夜的颠簸,终于到了一师沙水处二连(现在的二团新二连),他看到了大规模的棉田,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他看到机械在地中驰骋,这一切都那么新鲜。他立下决心:要在这开创出自己的事业。单位党组织了解他的情况后,大胆将单位150  相似文献   

17.
正"有困难就找田书记。"如今,这已成为正安县乐俭镇长兴村村民的共识。田伟杰是正安县农信社选派到长兴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自2017年10月到村以来,他一门心思为村民做实事、谋发展。三个多月,他遍访全村828户,临走时,还给每家都留了一张有他信息和照片的卡片。  相似文献   

18.
<正>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有个叫泉水沟的地方,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次生林。一座孤零零的砖房,就是七师胡杨河市一三〇团十三连哈萨克族职工也尔肯·包来一家三代人守护公益林的住所。56年来,他们在泉水沟深深扎下根来,像这片次生林一样,生于斯长于斯,郁郁葱葱,生生不息。弥补连队的损失1948年,也尔肯·包来的爷爷萨比亚代牧400多只羊,每年从托里县转场到一三〇团十九连(现十三连)的这片草场放牧。1957年,萨比亚在连队认识了美丽的姑娘巴帖奈,两人结了婚。从1966年起,夫妻俩开始给十九连代牧40多只骆驼。  相似文献   

19.
<正>六师一○三团二连金鑫养殖合作社的社长李如新,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连队职工。这位看上去很普通也很纯朴的汉子,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不仅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育肥羊圈舍,还种植了300多亩土地,成为连队的种植、养殖大户,为连队职工多元增收致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李如新从小生活在二连,工作后就在连队从事养殖,从最初的100多只羊,发展到现在1000多只羊,其中经历的  相似文献   

20.
正6月11日天刚亮,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高宝乐就急匆匆地将第二批出栏的40多只育肥羊装上车,这批育肥羊被和静县的一个个体老板全部订购。高宝乐告诉笔者:"现在活羊每公斤27元,这样算下来,最近一个多月我卖出了70多只羊,每只羊可赚400元至450元,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目前还存栏300多只,今年的纯收入争取达到20万元以上。"今年43岁的高宝乐在连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