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7年9月27日,杨桂莲被参加新疆"九·二五"起义的丈夫从甘肃文县老家接到新疆兵团农十师新建北屯二场,也就是现在的一八七团,她和丈夫被调到一八七团八连当饲养员。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07,(7):67-67
我与丈夫半年前分居生活,原来的夫妻共同财产由丈夫掌控。我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很困难。请问,我能要求丈夫给付我一定的生活费吗?  相似文献   

3.
我的丈夫自2007年外出打工至今毫无音讯。我带着5岁的女儿独自生活。在这期间,我丈夫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非常辛苦。请问,在我丈夫不在的情况下,我能够到法院申请离婚吗?  相似文献   

4.
《江淮》2008,(1)
一个瘦弱的女子陪同丈夫与病魔抗争8年,让丈夫的生命在爱心中延续。1996年,金寨县青山镇茅坪村25岁的郑宏芳与本村男青年江胜勇喜结良缘。在婚后有了可爱的女儿后的第二年,有着驾驶技术的丈夫在无锡找到了一份驾驶工作,每年收入两三万元。然而幸福的生活维持了不到3年的时  相似文献   

5.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诗句更能代表那些在新疆兵团战斗了几十年,退休后回内地生活,然后又念念不忘团场生活的人们那份难以割舍的心情.  相似文献   

6.
正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的经不难念,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小家,也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丈夫都在团场企业工作,哥嫂弟媳干个体,公婆退休后和我同住一幢楼,多年来,我们一家用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相伴着走过了一个个春秋……我和丈夫结婚后同在轧花厂工作,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而我是厂里唯一的一名女修理工。1998年,我通过考试竞聘上政工干事岗位,没多久又兼任统计、出纳,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孩子小,丈夫默默承担  相似文献   

7.
<正>邹桂琼是四师六十八团三连的精准扶贫户。她靠着一年来的不懈努力,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邹桂琼去年初与丈夫离婚后,生活失去了依靠,供女儿上大学,生活顿时变得拮据起来,成了连队精准扶贫对象。视力残疾,婚姻不幸,生活困难,并没有击倒她,反而使她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就是这股劲儿,让她不甘心靠打工维持生活,动起了搞养殖的念头。在充分考察市场后,邹桂琼决定养肉鸡,实现自己通过努力脱贫致富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问:我丈夫是厂里的一名业务推销员,出差去成都,在返厂途中不幸发生车祸,造成我丈夫脑部、胸部严重受伤,目前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医生认为我丈夫的伤势结果有两种,一是保住性命也只能是终身痴呆,完全失去劳动生活能力;二是可能死亡。作为病人的妻子除衷心希望他早日康复外,但也得面对现实,不管出现哪种情况我都非常想知道企业职工伤残与死亡后的待遇有何规定。因此,特来信咨询贵刊为解决我丈夫的伤、亡事故作好准备。   读者:秦安玉 秦安玉同志:   根据你来信谈到的情况,我们首先认为你丈夫出差发生车祸事故属工伤范畴。…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我是农三师四十二团老军垦张登明的遗孀李淑仙。几十年来随丈夫开荒造田、挖渠引水、修房建场、放牧种地,但由于本人没有文化,不懂政策,一直是帮助丈夫完成工作任务,并没有与四十二团建立劳动关系而办理转工手续。丈夫去世后,我失去了经济来源,再加上本人年事已高(76岁),无能力料理生活。为此,我找过组织、找过领导,要求有关部门给我发退休工资,甚至我还到法院与四十二团打过官司。但由于我不具备享受退休的条件,官司打输了。但组  相似文献   

10.
宫维民同志: 我和我丈夫都在机关工作。我们结婚快20年了,孩子上高中了,我们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可近半年来,却发生了变化。事情是这样的:本来我丈夫不善饮酒,最近,他却常常喝得醉熏熏,回家后常发火,有时还动手打孩子,大喊大叫。我去他单位查问一下,大家都说,没人和他发生不愉快的事儿。后来有人告诉我,你丈夫进入了更年期,没想到男人也有更年期,也不知该怎样对他,请您给我出出主意吧!  相似文献   

11.
正下岗女工包下200亩荒山5年前,李芳下岗,没了工作的李芳闷闷不乐。"下岗后也做了点小买卖,但从来没想过要上山种树,要不是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我根本不敢想自己创业。"李芳说,丈夫王忠于上中专时学农学专业,对树木种植有一定了解,而且,王忠于父母所在的俚岛镇沟陈家村正好有一片荒山。最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李芳筹资承包了村里的200亩荒山。"起初真是遭老罪了,开荒盖房子时,为了看管建材,我丈夫  相似文献   

12.
一江春水 《党课》2012,(2):81-81
一对日本中年夫妇,生活无趣,丈夫每天对妻子呼来喝去。妻子实在忍受不了,拿烟灰缸砸破了丈夫的脑袋。昏迷的丈夫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瘤。  相似文献   

13.
杨扬  夭夭 《当代工人》2021,(1):12-15
"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2019年初,风头正劲的美团CEO王兴曾发感慨. 一语成谶,2020年新冠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这一年,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企业更是如此. 倒闭后的生机 很多企业的命运在2020年改变. 2019年底,湖南省的黄玫和丈夫终于狠下心来,决定关停...  相似文献   

14.
我们家和许多幸福的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而又平凡的3口之家,女儿、丈夫和我。自1993年组建家庭以来,我们夫妻已携手走过了15个春秋冬夏。15年来,一切都是那么普通而又寻常。但因为心中的那份爱与责任,我和丈夫一起共同经营着生活,将平淡无味、三点一线周而复始的家庭婚姻经营出浪漫与温馨……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我读了一篇题为《晒一晒我的拾荒母亲》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于化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丈夫身患重病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她开始了9年的拾荒生涯。大儿子冯英龙一度曾以母亲的工作为耻,直到亲自走进母亲的拾荒生活,才感受  相似文献   

16.
正现年41岁的张丽是1988年从河南来到农六师新湖七场二连(现在的新原社区三十三连)参加土地承包的。1990年成家后,她和丈夫在连队种地的同时,一边开裁缝店,给别人做衣服。2003年她和丈夫买回50只羊,开始发展庭院养羊业。2007年秋,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卖掉所有的羊,筹集资金开始发展养猪业。张丽把原来的羊圈进行改进,用养羊挣得的9  相似文献   

17.
婆婆     
正我站在路口,看着她,我最挚爱的婆婆,踏上返回奎屯的班车上。那佝偻的背、斑白的发和那干枯如树枝般的一双手从我浸满泪水的双眼里一点点隐去。婆婆对她最小的儿子——我的丈夫和我疼爱有加,早在2005年,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后来,婆婆去了奎屯和她的大女儿住在一起。在婆婆离开的日子,我们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却处处都有她。相机里那个翻看报  相似文献   

18.
<正>我叫张海清,今年38岁,5岁那年,一场火魔夺去了我的右手,儿时的痛苦记忆今天已经隐隐绰绰,而30多年的生活磨难与痛苦,十多年就业和创业的艰辛与挫折、被社会关心关爱的感动与幸福也是一直相随相伴。1993年,我和新婚丈夫景宏光一起从四川老家来到农六师新湖农场打工,后来生了儿子景爽,我们就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成为计划生育光荣户。2002年5月,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借钱在新湖总场农贸市场圆梦楼租了两间门面房,开起了一家属于  相似文献   

19.
温暖的阳台     
我家住的楼房有两个阳台,分前阳台和后阳台。前阳台略为小点被作为厨房使用。虽说不足1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却装着丈夫对妻子的爱,包容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共同走过风雨历程。 我最喜欢看我家的阳台,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我与丈夫于1993年10月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女儿出生不久,丈夫便离家去外地经商,夫妻感情渐淡,后来我得知丈夫已与他人同居,我现在想离婚,但涉及女儿的抚养及有关财产问题不知怎样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