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个头不高,身体瘦弱,但干起活来的却是一位"拼命三郎"。1990年,他携妻带子从中原大地来到大漠深处的二师三十一团,成了一名兵团人,从此把自己融入了兵团。20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着,用自己的业绩诠释着兵团人的精神。他,就是三十一团一连承包职工、共产党员朱祥顺。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一点都不假。早上七点钟不到,朱祥顺和妻子罗心巧就已经在地里捡了两大袋子棉花,同往年一  相似文献   

2.
<正>来兵团团场创业不到18年,可她却创造了家乡人都羡慕的业绩。当年,她怀揣着一份好奇到兵团"淘宝",来到团场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谱写了一曲多彩的人生。她就是农一师十一团一连土家族女职工陈清香。恋上了兵团团场1992年9月,26岁的陈清香从新疆拾花回来的姐妹们那里听说拾棉花能挣钱,便和丈夫商量,到兵团的团场拾花,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8年。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22日下午,他来到一师八团一级聋哑残疾人韩志伟家中,开展"迎元旦.走亲戚"活动,手把手教他上微信,即将离开八团,离开援疆,他心里却满满的是牵挂。他就是八团第五批援疆干部陈旭辉。一人进疆,全家援疆向西、向西、西出阳关。2013年8月,肩负重托的兵团第五批援疆干部陈旭辉,跋涉数千公里,从风景优美的东海之滨温州市来到大漠边缘,成为传递国家行动的"使者",成为新时期"边塞新曲"的续写人。  相似文献   

4.
荒漠治水人     
水是构筑一切生命的源泉,对于频临大漠的六师新湖农场而言,水就更为珍贵.要想在大漠边缘引足水、用好水谈何容易呀.然而,近十年来,新湖农场耕地面积虽然增加了不少,旱情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位严谨务实、勇于发扬"亮剑"精神的荒漠治水人.他就是新湖农场水管处处长魏玉彪.  相似文献   

5.
李红 《兵团工运》2010,(11):36-37
<正>他生于昆明、长在上海、现居北京,却对新疆、对兵团的一草一木,一往情深。"一踏上新疆这片土地,看到熟悉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条田,看到堆在地里的刚刚收获的苞谷,所有的往事都开始复活、涌动起来。我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一定要来新疆来兵团,这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新疆。"9月16日,在石河子凯瑞酒店,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提到此次新疆之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9月2日,新学期开学第二天,这一天注定成为五师八十八团中学教师尹才华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清晨,远在湖北省潜江市的尹才华接到通知,他调到新疆兵团第五师工作的申请,正式得到批准。这一天,也记录在湖北和兵团的援疆工作史上,尹才华成为通过援疆而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第一人,兵团第一人。初到新疆,课堂刮起"湖北风"2012年,41岁的尹才华第一次来新疆。当年3月,他作为湖北省潜江市  相似文献   

7.
正"圆圆铁镜兮照日月,长长木柄兮写春秋",也许这便是坎土曼最真实的写照。——题记我不是兵团后代,却想成为一名兵团人。有句话这样讲,见过"坎土曼"的人在新疆,会常用"坎土曼"的人在兵团。因为机缘巧合,兵团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站点。我想不仅仅是一个站点,将会是终点。来兵团一年多了,它  相似文献   

8.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来九师工作6年了,还记得在2008年7月大学毕业,我带着对新疆的向往、对兵团人的敬仰,从四川老家来到九师一六七团工作。作为一名从内地来的大学生,自己无时无刻不带着对兵团人的敬仰之情,在工作6年中,我体验到兵团精神和龙珍精神的伟大,更让我体会到九师人的伟大;6年中,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各位领导的帮助下,自己逐渐成熟起来,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2008年7月,刚刚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的我,一个人踏上了去新疆的漫长旅程。到那里后,九师人的热情和  相似文献   

9.
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兵团文化是兵团人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兵团文化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溶入到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兵团文化是新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主流文化、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同时优化了新疆的传统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张中钦自愿从中原大地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漠西北边缘——新疆兵团一师三团,成为兵团的一名新职工。刚到团场,生活条件艰苦,环境很差,她曾产生过傍徨,有过动摇。但她看到了团场职工那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不屈精神,听到了团场老军垦在建设边疆中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  相似文献   

11.
<正>踏着新春的脚步,迎着春风,从南到北,从兵团机关到基层一线,一种新感觉扑面而来。兵团党委六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充满了诸多"新",这种"新"不仅表现在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作的报告有新提法,也表现在兵团决策层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面对国内外、新疆的新形势,面对兵团进入新甲子、适应新常态的新任务,精准概括,全新把握,清晰明了地回答了今后一个时期兵团发展必须遵循新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9)
正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位于中国的西北角,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从当年《新闻调查》所披露的"沙起额济纳",到如今满目苍松翠柏、金色胡杨和大片梭梭树的额济纳,让人深为赞叹。在创造这一变化的背后,有这样一位老人,他15年坚持用一把锹、一担水,治沙2000余亩,种下5万多棵梭梭树,守护着大漠深处的一片绿色。他就是被人称为"治沙愚公"的图布巴图。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6)
<正>经过60多年屯垦戍边的岁月洗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孕育出了任何条件下都要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形成了为祖国站岗放哨的高度负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加上兵团人为新疆各族人民乐于办好事的无私奉献精神,最终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正>五月的南疆,在微风里打开了庄严肃静的画面,小白杏和桑葚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有一支来自兵团的建设队伍——兵团六建新石基公司,他们带着光荣的使命,为维吾尔族村落,建设6所崭新的现代化双语幼儿园,他们流淌着智慧的汗水,融入当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里,用兵团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写下了朴实温暖的文字……近年来,围绕新疆总目标,兵团六建坚持"六个到哪里"(即工程项目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民兵作用就  相似文献   

15.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兵团人用责任、信心和坚守,在祖国边陲筑起了铁壁铜墙。每一代人,都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帕力古丽今年27岁,作为新疆塔里木大学选派生来到中蒙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三团青河独立营工作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回忆起初来兵团时的情景,帕力古丽笑着说当时的自己缺少迈向成熟的那份历练。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兵团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兵团向南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也是兵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棋眼一活、全盘皆活,兵团向南发展是关键一招。"为此,彻底解决兵团向南发展面临的经济发展深层次瓶颈和难点问题刻不容缓。只有真正实现兵团南疆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兵团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兵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兵团更好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功能和新疆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师二二一团位于吐鲁番市,是兵团在该市唯一的一个团场。全团共有5407人,汉族占97.26%。一直以来,团场主动融入地方发展,长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乡镇开展结对子、交朋友、认亲戚活动,绘制了一幅兵团地方情谊深、民族团结心连心的美丽画卷。兵地一家不分你我"笑对大漠酷暑,戈壁风沙狼烟,山北天地宽,万亩葡萄绿浪翻卷,山南瓜果香,大棚温室蔬菜时鲜……"正如二二一团团歌《火焰山神话》所描述的那样,老一辈兵团人在"火云满山凝未  相似文献   

18.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名为兵团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英语教师,她曾多次获得全国及兵团优秀辅导员、三十二团"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始终在塔里木垦区名列第一名,她就是二师三十二团中学教师——江英。现年36岁的江英,是土生土长的兵团第二代,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4,(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考察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兵团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是兵团当前和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挥好兵团作用的重大意义"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就事关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对兵  相似文献   

20.
<正>在塔里木河上游北岸大沙漠里,有一座伴随共和国屯垦事业成长、被誉为"大漠学府"的高等院校——塔里木大学。大学办在沙漠,全国绝无仅有。因为这里有为兵团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群体,张利莉教授就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1983年7月,21岁的张利莉以优异成绩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并留校,1988年她又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之后,她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两次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