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倡议书     
《中国律师》2006,(2):17-17
由法制日报社与中华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等单位协办的“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结果今日在京揭晓,佘祥林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案、马德、韩桂芝、田凤山腐败窝案、顾雏军案、黄静案、杜宝良巨额罚单案、奥拓车撞人案、福建农民环境污染侵权案、郝劲松因发票状告铁路局案、通用大宇诉奇瑞公司案等十个案件成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2005年12月30日,法制日报与新浪网先后刊登了三十个“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候选案例”,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在公众…  相似文献   

2.
时事关键词之一:影响性诉讼 新年伊始,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也如期揭晓.据<法制日报>1月9日报道,由法制日报社与中华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等单位协办的"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结果在京揭晓,佘祥林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案、马德、韩桂芝、田凤山腐败窝案、顾雏军案、黄静案、杜宝良巨额罚单案、奥拓车撞人案、福建农民环境污染侵权案、郝劲松因发票状告铁路局案、通用大宇诉奇瑞公司案等十个案件成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  相似文献   

3.
江苏泰州1.6亿元环境公益诉讼案,是全国环境公益诉讼中赔付额最高的案件,注定将载入环境公益诉讼史册,成为里程碑式的破局之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的坐镇关心、地方检察院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门的不干预,是其标本意义之所在。2015年1月18日,中国影响性诉讼评选十周年论坛暨《中国法律评论》创刊一周年纪念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在这次评选中,备受瞩目的江苏泰州环境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2014年十大影响性诉讼。2014年12月3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作为肇事者的6家企业被判令民事赔偿环境修复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高级法院发布2010年知识产权诉讼十大案例 2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2010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例,这是该法院自2002年以来连续9年发布年度知产诉讼案例。分别是"易建联",商标争议复审案、搜狐博客作品抄袭案、百度垄断案、《狼爱上羊》诉前禁令案、4D影院座椅专利侵权案、"高达"玩具著作权侵权系列案、美健图形商标侵权案、北京鬃人著作权侵权案、"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导体连接模块"发明专利纠纷案、"杏花村"商标异议案等案件,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垄断等多个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博弈刑诉法     
叶飞 《法治纵横》2011,(20):17-19
十余年间,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相继曝光,不断拷问着中国刑事司法的痼疾。《刑事诉讼法》存在的问题一再被审视。  相似文献   

6.
《法治研究》2006,(4):59-59
法制早报报道:由法制早报,lea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巾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隐重颁奖仪式,11年前为余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7.
焦津洪 《中国法学》2023,(3):182-202
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首单司法案件“康美药业案”也顺利结案。比较而言,境外证券集团诉讼本质上属于私人执法,尽管它具有一定公共性并在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的平衡调整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而我国则在制度构建理念上,注重统筹发挥公和私的力量、主要以公的力量推动私利实现,有机混合了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同时注重借鉴境外证券集团诉讼实践优点并发挥我国资本市场独特优势,呈现出混合式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内涵及其特征。从“康美药业案”的执法实践来看,在执行定位、选案标准、案件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处理等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公共性特征,通过公共执法的私人化充分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避免了境外证券集团诉讼滥诉、律师费用暴增等弊端,体现了中国方案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法治纵横》2014,(5):45-48
回顾2013年,中国人就好像生活在影响性诉讼构成的世界里。这一年大案频现,种类众多,案情复杂,从党政官员的贪腐巨案到普通百姓的冤假错案;从公民表达的边界探索到公民维权的艰难奋斗,这些案件时时提示我们思考舆论与司法、法律与道德、司法与维稳等一系列关系,时时提示我们关注制度的缺失、改革的方向。我们希望,过去一年的每一个影响性诉讼,都能够成为我们发现问题并反省自身的重要契机,成为我们推进法治中国的铺路砖石。身处推进“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应当学会如何平静而有尊严地从负面的、极端的、令人沮丧甚或愤怒的个案中走出来。直面当今中国的公共问题与道德困境,让我们一起勇敢而理性地当好这个时代的“陪审员”。  相似文献   

9.
《鲁迅》版画案无疑是2005年度知识产权的一宗维权大案。自2004年8月1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立案后,本案就成为国内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年被南方报业集团评为中国文坛八大案。一审判决后,文化部将其评为2005年度十大知识产权侵权名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亦将其评为2005年度杭州十大知识产权名案。当事人双方的上诉使得二审的最终结果更为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6,(3):79-80
1、佘祥林案关键词:刑讯逼供,司法保障人权案情: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村民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1994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亲属辩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佘不服提出上诉,同年9月22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的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当年被冤枉了。2005年4月13日,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的佘祥林,被当庭宣判无罪。2005年9月2…  相似文献   

11.
《商务与法律》2005,(3):35-35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8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27条,主要包括受理与诉讼主体、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以及十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该解释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五类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和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德恒论坛第三讲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拷问佘祥林一案诉讼程序上的瑕疵。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和两位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敏远教授,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顾永忠教授就佘祥林一案中刑事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6,(5):94-94
2006年2月26日,由法制早报、len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神杯中国律师&#183;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隆重颁奖,11年前为佘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案件涵盖侵害英烈名誉荣誉刑事第一案、"10·18"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中国证券集体诉讼第一案、民法典"自甘冒险"适用第一案、"人脸识别"第一案、绿孔雀预防性保护公益诉讼案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并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文件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有利于规范司法鉴定机构朝着有序、合法、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保障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豹意义。然而,该规定对于重复鉴定、多次鉴定的避免和认定上并没有做出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信息总汇     
《中国法律》2007,(2):45-46,114-117
十届全国人大五交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年来立法工作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07年立法计划;2006年我国吸收外资近700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破万亿;三大诉讼法律改均有进展;“方正杯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揭晓;最高法院:要从经济上剥夺知产侵权人再犯罪能力;我国建立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出炉。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陆续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因民事公益诉讼本土化理论供给匮乏,立法者没有贸然制定民事公益诉讼特则,而是授权“两高”开展相关试点.鉴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尚未对民事公益诉讼的根本性问题达成最低限度共识,2016年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延续着之前早已存在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分歧.展望未来,只有对“何为公益诉讼”、“为何公益诉讼”两个根本性问题达成基本共识,才能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精准地用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商务与法律》2007,(1):51-51
最高院于2007年3月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人民法院重点做好六类案件的调解工作。这六类案件是:(1)涉及群体利益,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案件;(2)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9.
徐建 《中国律师》2007,(4):45-45
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将于2007年4月1日起施行。近日《法制日报》等媒体上有些法官对新交纳办法可能带来的问题表示忧虑.他们不解“为何诉讼费不上涨反而还下调了,降低诉讼费用没了诉讼门槛,恶意、无理诉讼必然增多.引起“诉讼爆炸”,法院的办案经费更难保障,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将会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日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修改研讨会”上亮相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首次设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类型。此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美国律师协会亚洲项目委员会、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东昊比较法研究所于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联合召开了“公益诉讼、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通过了《公益诉讼苏州宣言》,并提出倡议:全国律师同行积极参与公益诉讼实践、推动公益诉讼发展,身体力行,讲究策略,强化正义感、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公共利益。本文拟对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