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职务犯罪举报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实名举报易导致举报人被打击报复、匿名举报又不利于对职务犯罪进行打击,因此设立举报单线联系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方式,既可以有效保护举报人,又可以对职务犯罪进行有效打击,从而起到增强举报人信心、促使实名举报增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法院进京上访人数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据粗略统计,其中上访老户占一半以上。上访老户,是摆在各级法院领导和干警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用“棘手”和“头疼”来形容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上访老户虽然相对人数不多,但其活动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上访老户已经日益  相似文献   

3.
梁江涛 《江淮法治》2010,(17):46-4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新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新法加大了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还增加了一条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期“一家之言”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 6月 26日开始,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举报宣传活动。这次主题为“立案标准,举报须知,署名举报,件件答复”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举报热情,提高了检察机关的知名度。但笔者认为,宣传举报与接受举报应分开进行,在街头当众接受群众举报,虽有深入群众,方便群众的优点,但不宜提倡。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众接受群众举报不符合举报人的心理。近一段时期以来,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街头当众接受群众举报,与为举报人保密,保护举报人的权益不相符合。而且,举报人容易产生对检察机关严谨工作态…  相似文献   

5.
上访老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必须慎重处理的重要任务。本期我们刊登了三篇关于上访老户问题的稿件,对上访老户问题的成因、特点及解决对策作了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共同研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10,8(1):40-46
尽管举报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办理腐败案件的主要来源和渠道,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腐败案件举报制度的实施陷入了困境,主要体现在:打击报复举报人现象屡禁不止;泄密现象严重;举报线索成案率偏低;多头举报现象严重;举报线索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等。走出困境,需要加强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建设;强化举报线索的保密工作;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惩治打击报复行为;提高举报线索的查处效率;大力开展举报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胡艺 《江淮法治》2010,(17):47-47
举报公务人员渎职侵权、违纪行为,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曾有报道说,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官方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几次造成网站瘫痪。这除了说明百姓痛恨腐败现象以外,另一个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此前给民众提供的举报渠道不够畅通。新《行政监察法》规定,对实名举报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拓宽民众举报渠道,激活民众举报热情。笔者期待,新《行政监察法》对举报人保护的法律条款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公民举报职务犯罪线索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检察院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而目前在举报案件线索中绝大多数是价值较低的匿名举报和多头举报。举报人往往是案件的重要知情人,匿名举报使人民检察院无法与举报人建立联系,获得举报人的帮助,增加了人民检察院查处职务犯罪的难度;多头举报大多会惊动被举报人,使其提前串供、销毁证据,使本就查处十分困难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处难度更大,甚至尚未查处即已宣告流产,浪费了有限的案件线索资源。匿名举报及多头举报已成为制约影响人民检察院反腐查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浏览香港廉政公署网页,能看到廉署承诺的“服务标准”:“四十八小时内对举报做出回应,两个工作日内对非贪污举报工作做出回应……”“48小时内对举报做出回应”意味着,哪怕是周五晚上接到举报,也决不能让举报信躺在办公桌抽屉里,等到周一上班再去办理。细细分析,廉政公署的“48小时回应”意义不小:及时与举报人通气,既可随时联系举报人,挖掘被书面举报方式遗漏的情节,又可对举报人不了解的法律规定给予及时解答,还能打消举报人苦苦等待举报结果的焦虑情绪,避免对办案工作产生误解,导致重复举报等一系列问题。有时还能产生互动,调动举报人的…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山东审判》2003,19(6):18-21
目前,涉法上访老户工作已成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妥善解决上访老户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上访老户的成因(一)社会层面1.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的弱化。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利益主体、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09,(16):F0003-F0003
江西省上栗县纪委、监察局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作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推出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的办信办访机制,建立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联合办理中心,其主要职责任务:一是调查处理情况紧急、线索清楚、案情单一、易查是结的信访举报案件,二是调查处理越级访、集体访、上访老户信访件.三是调查处理侵害群众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四是调查处理反映乡村两级干部有较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信访举报案件,五是调查处理领导交办需要快查快结的信访举报案件。  相似文献   

12.
一、立案难 其一,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渎职案件,线索主要来自信访举报渠道。但这些信访举报中有大量的举报内容是举报人在不掌握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凭主观“估计”、“推测”或“听说的”进行举报,同时因大多数举报信是匿名举报,办案人员无法找举报人了解情况,只能从举报人单位帐目中寻  相似文献   

13.
认真做好告诉申诉上访老户工作,对于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区各级法院告诉申诉审判庭先后建立两年来,在搞好其他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狠抓了上访老户工作,从而使部分上访老户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到各级法院上访的老户仍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牛犇 《政府法制》2010,(15):8-10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人民群众举报对于我国反腐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鼓励群众举报检察机关甚至制定政策,不惜重金对举报人进行奖励,但是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事件依旧屡见不鲜,有的举报人甚至因为自己举报他人而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举报受理求全心态是指举报的受理机关或受理人在受理举报过程中所持有的,对举报动机、行为、内容等诸多方面的一种不切实际、强求完美的心理状态。举报受理求全心态的表现1.求全举报动机。这种心态强调群众举报的主观动机必须是正当、积极、无私的,客观上必须达到惩治腐败的效果。具体在举报受理过程中,表现为重视检举类举报,轻视控告类举报。主观地认为控告类举报大多是因为被举报人侵害了举报人的个人利益才遭到举报,举报人在举报过程中掺杂了个人恩怨。2.求全举报行为。这种心态把举报人的举报行为与其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观地联系在一起,认…  相似文献   

16.
信息荟萃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邑县纪委、监察局通过推行实名举报五项保障制度,维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成案率。一是对实名举报两次反馈制度。首次反馈在收到举报件5天内,向举报人反馈承办机关及受理情况;第二次是在3个月内向举报人反馈举报问题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如在3个月内未办结的案件,应向举报人进行第三次反馈,征求其对查处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制度。对署实名举报件一周之内落实承办部门,并在时间安排、办案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三是实名举报奖励制度。经核查属实的实名举报,自处理完毕之日起5日内给予举…  相似文献   

17.
信访举报是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从繁杂的信访举报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对举报内容、举报人、被举报人等诸多要素综合加以考虑,认真分析举报线索的真实性和成案价值,具体讲要做到“五看”。一看举报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判断举报人反映的问题是否合乎情理和逻辑,推断出举报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其次要抓住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关键问题和能够决定成案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成案的可能性和查办价值,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二看举报人的基本情况。首先从举报署名形式上分析。通常情况下,署名…  相似文献   

18.
李继华 《法学杂志》2006,27(2):106-109
文章综合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检察举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并借鉴国际反腐败经验,提出了建立反腐败统一战线、推广有利于保护举报人的密码举报制度、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创立举报补偿制度及举报人投诉制度等改革对策,对“举报法”的制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振文 《山东审判》2003,19(6):22-23
一、执行上访老户的特点及成因(一)执行上访老卢基本特点一是执行上访老户总量逐年上升。往往是老的未解决,又出现新的,年复一年,解决的少,增加的多,总数不断上升。二是上访老户主体多元化。一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二是乡镇政府、特困企业为被执行人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三是被执行企业的职工,有  相似文献   

20.
与电话、写信等传统方法相比,互联网信息传递具有迅速便捷、费用低廉等多项优势。开辟网上举报的新途径,会极大地方便举报和查处行为的实施,降低举报和查处的成本,有利于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另外,网上举报比较有利于举报人自我保护,也便于纪检监察人员与举报人联系沟通。目前,相当一部分举报人由于顾虑打击报复,举报时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纪检监察人员也很难找到举报人进一步深入了解核实情况。这就给查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互联网电子信箱的虚拟性特点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难题。纪检监察人员在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