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尚荣 《传承》2012,(24):76-77
仙之"美"并不在于仙能长生不死,从各朝著名仙真高道的生卒年岁,即可窥见一斑;仙之"美"亦非在无所不能,从死后才被拉入仙班的关羽一例,便是明证。其实,道教认为仙人乃是由凡人修真而来,既如此,便不难理解所谓"仙格美",本质上其实还是"人之美"。  相似文献   

2.
拯救“桂林之肾——会仙湿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仙湿地被誉为"桂林之肾",是桂林山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漓江大水系建设"六江四库四湖一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复会仙湿地,对于保护漓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李锦昌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起"胡须梅"、"达摩李",全岛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李锦昌得此"尊名",是因为他那秃头和那一脸胡子,很像达摩,而且他为人又乐善好施,很受当地人的尊敬。久而久之,人们只知"胡须梅"和"达摩李",却把李锦昌的真名淡忘了。达摩李在台湾种梅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4.
正一方是"梅海",一方是"梅世界";一个在大陆湖州,一个在宝岛南投。2016年4月,湖州市安吉县杭垓镇组织梅花交流团赴台湾南投县信义乡爱国村考察交流。参访期间,杭垓镇桐杭村与信义乡爱国村开展联谊活动,以梅花为媒,结成了"姐妹村"。双方约定,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桐杭村与爱国村每年轮流举办"两岸梅花文化节",以3花4为媒进行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民众永续友情。  相似文献   

5.
梅菊 《今日民族》2014,(6):37-37
<正>每至年关,若能到漾濞来做"杀猪客",定会吃到一盘独具风味的菜肴——炖梅生皮,这道菜有炖梅、生皮、蘸水三绝。炖梅炖梅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见功夫。每至青梅成熟之时,漾濞彝家人就开始制作炖梅了。把青梅摘回来清洗干净,放进一只干净的大土罐里,浸入没过青梅2厘米的冷水,将土罐放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事和青楼艳史搅和在了一起相传在云吉班里,还有一位叫雅梅的妓女,是小凤仙的好朋友。在蔡锷将军来云吉班里找小风仙的同时,也有一位回头客,常常光顾这里,不找别人,专找雅梅。这位常客是个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苏星  CFP 《当代广西》2013,(10):2
群山秀丽,千姿百态地耸立于浩淼碧波之中;河塘清澈,错综复杂的湿地渠道纵横交错。一片片天然的芦苇迎风招展,一座座古老的桥梁倒影在水中……这是临桂县会仙湿地独有的美景。会仙湿地被誉为"漓江流域之肾",但随着经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10,(10):47-48
<正>仙游,早在古代就"人因地而成仙,地因仙而成名";而今,更因"仙作"成就其"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并因此而饮誉四海。而在仙游县的红木古典工艺家具行业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黄福华,清华大学总裁班研修学员,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  相似文献   

9.
傣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果占璧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思想战线》2005,31(6):54-57
有学者认为,傣族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个叫做"果占璧"的古王国,这个时期是"傣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其实,所谓的"果占璧王国",就是此前一些学者提到的"憍赏弥王国"."憍赏弥"只是一个印度古国,而傣族文献中的"果占壁"或"果占璧"或"憍赏弥",都是源自以印度古代一个以"憍赏弥"国为背景的传说故事的翻版,与傣族历史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国的"糖罐子"、秋冬菜"菜篮子"、亚热带水果"果园子",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但全国农业原料基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仍存在农业加工企业实力弱,深加工产品少、农业产业链短等问题。为补齐"短板",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我区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还向区外农业"巨鳄"抛出绣球,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触电"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龙头"舞动产业兴柔软香甜的果酥、清香四溢的果汁、甘洌爽口的果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五、夏令食品天津传统的夏令食品是"梅汤"和"红果酪",用冰镇后按杯出售,无论是店铺,还是走街串巷,都有售卖的。是一种极普通的饮品。还有一种是"果干汤",用桃干、杏干、柿饼,藕片煮成浓汤后冰镇,或在汤内加冰块,也是按碗出售。再有就是"玻璃粉",用冻粉加糖熬得,也可以用冰镇冷再卖。  相似文献   

12.
梅文化初探     
前言梅是我国的名花和佳果,蜡梅是中华特产香花。这一对姐妹花虽分属蔷薇科与蜡梅科,却均于冬春先叶而花,香又相近,故多将二者相提并论。中国育梅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人有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此种不畏寒威,独步早春的精神,历来被人们作为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的象征,从而出现了许多咏梅抒怀的佳作名句。梅诗、梅词、梅文、梅画、梅照、梅歌、梅曲、梅饰、梅食、梅药、梅饮、梅名、梅舂、盆梅、瓶梅等越来越发展。梅花精神深入人心,并已与国人的文化生活和习俗、风情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半瞎堂旧事     
题梅上世纪50年代末的某严寒冬日,被遣劳动于某山坳。虽是冷雪皑皑,却在荒枯的雪草丛中见孤独野梅一株,傲雪而立并绽开淡淡素梅几朵。当时寒雪封野,万物萧疏,而山梅却生机勃然,令褴褛似丐的我,不无感慨并欲以此梅入画,遂拾一枯落树枝,在一角雪野的冻土上,简略十数笔,画出冬梅之抖擞与坦然形象。张望四野无人,便灵感一动,在野梅下用枯枝所写的野梅图边"跋"诗两行:老梅枯枝梅几点,独对苦寒还梦花。  相似文献   

14.
正在闵行区六届人大梅陇镇代表团,有两位姓梅的女代表,一位叫梅利群,另一位叫梅小莺。巧的是,两人年纪都已六十开外,虽然姓"梅",但都不是梅陇本地人,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迁居到梅陇的"上海人"。两人都是老资格的区、镇人大代表,在梅陇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她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地地道道的梅陇人,对梅陇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杨梅,别名龙睛、圣生梅、白蒂梅、珠红、树梅。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而名杨梅。"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杨梅一般夏至上市,小暑落市。端午过后,杨梅便开始挂满树枝。它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通体长满了小刺,但这些刺并不扎手,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地柔软绵滑了。杨梅肉丰质糯,酸甜可口,汁多味甜,果核细小,入口清香。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过:"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从诗句可知,杨梅为佳果,可以和荔枝齐名。小的时候,外婆院落后面便有几株杨梅树,每到杨梅红了的时候,我便馋得直流口水,未及熟透,便迫不急待地采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梅县城区成立市政委员会,开始市政改革和建设。根据民国档案,梅城市委会经历过名称变迁,1932年成立时全称为梅县城区筹办市政委员会,简称城会。大约民国24年(1935年)更名为梅县城区市政委员会,至民国37年(1948年)左右再次更名,简称为"市建委会",全称不明。梅城市委会的组织架构较为精炼,运作机制上采取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的做法处理建设事宜。梅城市委会为市政建设做了较大的贡献,如修筑防御工事、建筑街道、建筑骑楼、建筑桥梁及菜市、筹划梅城中山公园等。民国时期粤东梅城市政改革在粤东地区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对其市政委员会及贡献的研究有助于探析民国时期粤东中小城市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先秦的几个重要地理概念"九州"、"五服"和"天下",在表达人们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时都融入了主观想象的因素,呈现为一种诗性地理的形态,从而具有了政治、宗教、文化等多重内涵。先秦人们的访仙活动则表明了想象性地理空间所具有的生命理想的维度。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想象性地理观念成为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中介。  相似文献   

18.
夏津县政府认真采纳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以"果"为"媒",把椹果文化采摘节办成招商节,为县域经济发展"铺路搭桥"。夏津椹果文化采摘节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往年办个节热热闹闹,增加了人气、知名度,但是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有限。如何把节庆活动办出实惠?夏津县人大常委会集思广益,积极建议县政府调整思路,以"果"为"媒"促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今年的椹果文化采摘节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正>闽东深远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缤纷多彩的人文生态资源,孕育了众多独具地方特色、声名远播的民俗文化,如蕉城霍童的"二月二"灯会、畲族"三月三",陈靖姑信俗、"马仙"信俗、太姥娘娘信俗等。近年来,宁德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围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推动宁德市民俗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脉广东     
《同舟共进》2013,(6):5
在中国的版图上,广东偏居边陲一角。但正是这边陲一角,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独领风骚数十年,吸引全国"孔雀东南飞",成就了"广东奇迹"。个中秘诀何在?除了地利(不仅是地理之利,更是历史发展与传承中赋予这块土地的风物、观念),还有改革之初的"天时",以及上下齐心、数百万下海人才与数千万民工蜂拥来粤的"人和"。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