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2021,(5)
正淮海战役期间,后方人民用小推车将300多万吨弹药物资、2.85亿公斤粮食等及时运到了前线,用车轮碾出了一个战争奇迹。人民群众的伟力,成就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正如陈毅同志在淮海战役胜利后感慨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10)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彻底地、完整地贯彻与实施的必然结果,是党的群众路线成功运用与贯彻的体现。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和战役实施的过程中,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都一直十分重视后勤和支前工作,发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对粮食、民工、交通、弹药、被装、医疗、兵源等重要问题都做了详细具体的安排。"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以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为指导圆满完成了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948年11月,寒风凛冽,千里冰封。苍莽辽阔的淮海大地上,夜幕降临后,原野上一盏盏油灯亮起,灯火相连,蜿蜒曲折,一望无际,犹如一条神奇的长龙,给夜色平添了几分魅力和神气。这只是淮海战役支前大军连夜运输粮食弹药的其中一幕场景。淮海战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歼敌人数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解放军以60万兵力与国民党80万兵力决战,最终取得了歼敌55.5万人的辉煌战果。在战役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后方庞大的支前保障做后盾。  相似文献   

4.
苑朋欣 《世纪桥》2009,(17):9-10
淮海战役中,山东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他们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协助部队抢修电话线路。积极筹集军需物资。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将伤病员送到后方救治。人民群众对淮海前线的全力支援,有力保证了人民军队的节节胜利。  相似文献   

5.
苑朋欣 《世纪桥》2009,(18):9-10
淮海战役中,山东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他们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协助部队抢修电话线路,积极筹集军需物资,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将伤痛员送到后方救治。人民群众对淮海前线的全力支援,有力保证了人民军队的节节胜利。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2,(10):45-45
1936年11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先头部队到达凉州大河驿(今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之后迅速包围武威新旧两城。由于在古浪战役中,红军损失较为严重,为了迅速西进,减少伤亡和消耗,红军绕城而过,向永昌、高台进发,30军担负后卫任务。时任红军西路军30军政委的李先念,在四十里堡祖师宫内指挥了著名的四十里堡战役。  相似文献   

7.
<正>1962年9月,我所在的130师再次进藏,参加打击印度入侵我国领土的战斗。由于我们师曾经进藏平叛,平叛后又帮当地解放农奴,恢复地方政权,所以深得藏民的拥护。当我们师一万余人进入战斗前线时,身后有两万余名藏民帮我们修公路、运送粮草弹药。我们师此次发动的战役是瓦弄战役。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高林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断崖、峭壁、河流湍急,易守难攻,印军在这里大修地堡,配置了极强的火力,扬言可以把守一百年。  相似文献   

8.
鞠开 《湘潮》2008,(7):15-17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我作为粟裕的秘书,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粟裕酝酿、参与战役决策指挥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9.
正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在这场战役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级党组织从多方面给予了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直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他们有的是高级军官,在战役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是中下级军官或士兵,在战斗中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骑兵连长打响第一枪《第三十一师台儿庄战役战斗详报》载:  相似文献   

10.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第一次大的战役,对于中日两国战略的实施及其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有关史实,探讨中日双方在抗战初期的战略与淞沪会战的关系。一、抗战初期日本的战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强大的 兵力打击中国,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中国实行 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中一次相对独立的战役,也是战略追击中一次规模虽大的城市攻坚战役。这次战役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结束,历时16天,歼敌153243名,缈获大量军用物资,解放了上海市及周围15个县城,完整地保全上海,实现了军政全胜,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是极为罕见的。而该战役的胜利则归功于坐镇丹阳主持总前委工作的邓小平、陈毅他们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同时结合战役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2.
刘向上 《世纪桥》2009,(10):17-19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决战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弹药试验中心主要担负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研究生培养、任职培训等各层次弹药人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弹药技术研究等任务。该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抓建设、谋发展、育人才,特别是注重在思想武装中凝魂聚气,在开拓进取中争创一流,在求真务实中树立形象,  相似文献   

14.
何立波 《湘潮》2006,(6):17-22
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战战役,也是戎马一生的粟裕将军指挥过的相当重要的一次战役。粟裕后来称它为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豫东战役中解放的开封,也是人民解放军在关内解放的第一座省城。豫东战  相似文献   

15.
单文俊 《世纪桥》2002,(5):50-51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的敌后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国防会议决定,在战略指导上采取持久战,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渐消耗日军,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为此,部署了一系列防御战役与战斗,其中规模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是在毛泽东指导下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毛泽东通过正确把握战局发展,适时作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变化,始终掌握着战场行动的主动权,为夺取战役各个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指导淮海战役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变化主要包括:根据战场形势发展变化,逐步扩大了战役的规模、任务和使用兵力;在战役第一阶段果断作出了调整战役方针的决策;在战役第二阶段作出了及时调整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的决策;战役第三阶段依据战略全局的需要,作出了调整战役作战进程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在解放山西的四大战役-----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中,我参与了后勤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杨飞  乔海东 《世纪桥》2012,(24):45-50
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它沉重打击了藏军的反动势力,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和西藏上层分裂主义势力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进入西藏的企图,为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少奇曾评价说: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邓小平也认为:此战“获得圆满胜利,对于解决整个西藏问题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从战役的准备到发起,再到取得胜利,邓小平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19.
在解放战争中,大西北举行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1949年8月12日至26日进行的兰州战役。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基本上消灭了从来没有受  相似文献   

20.
正在辽宁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在辽宁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黑土地上反复争夺,发生大小战斗百余场。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辽宁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最后胜利,1948年11月2日,辽宁全境解放。在辽宁解放战争中,有四次经典战役,分别是秀水河子歼灭战、鞍海战役、本溪保卫战和新开岭战役。正是这四次经典战役的胜利,才奠定了辽沈决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