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于城市文化地标建设的成熟,乡村文化地标建设还是一个新事物。近来,有些地方对建设乡村文化地标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如浙江的农村文化礼堂,安徽的农民文化乐园等。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机理,对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的概念界定、现实意义和构成要素逐一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为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和矛盾,如规划建设千篇一律,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建设资金不足和农民收入较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低等问题造成美丽乡村发展后劲不足。邹城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注重"形象美"又注重其"内涵美"的挖掘和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儒学,打造美丽乡村政德教育教学点,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德"教育相结合等做法促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发展后劲与村民幸福满意度,实现了宜业宜居的"美丽效应"。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的视角分析,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重塑乡村文化应从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杨帆 《世纪桥》2015,(4):14-16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同时城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本,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一、文明、城市与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人类文明一直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考古学上讲,文明的形成与城市密切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整体的系统建设理念,使知识与价值系统、文化保障系统、文化管理系统、文化动力系统相互协调.其中,知识和价值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保障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管理系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保证,文化动力系统是乡村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刘文俭  段晓斌 《学习论坛》2005,21(12):49-52
重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行政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要用先进行政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影 《探索》2003,(3):115-117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缺陷,中国形成了“现代城市文化—传统乡村文化”的文化格局,这一格局使现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之间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反差,本文引入文化距离这一概念来阐述这种城乡文化差异。根据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原理,城乡文化距离的存在必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就为改革后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城乡差异找到了文化根源——城市具有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而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某些文化制约。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和城镇的人本化的统一。推进城镇化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人文城市。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往往看重的是其规模和速度,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对城镇化的文化考量不够,以至造成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和"文化硬伤"。为此,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基",以文化之道引领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涵养,实现城镇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4,(9):58-58
正为了深入宣传报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成果、新做法、新体验,中宣部《党建》杂志与党建网(www.dangjian.com)从去年10月开设"美丽中国·文化乡村"专栏,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稿件。读者来稿踊跃,美文众多。活动于6月30日结束,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许多读者希望继续开设此栏目。应读者要求,我们继续举办"美丽中国·文化乡村"有奖征文活动。请用你的笔描绘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变迁,记录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酸甜苦辣,讲述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新感悟、新方法,为推动农村和谐发  相似文献   

11.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不足、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困境。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并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形成产业,同时,还需要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包头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战略部署.把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市作为全市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形成了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博、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繁荣局面,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全国出版(版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等国家和自治区表彰奖励100多项,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阮思源  束靖 《江淮》2012,(9):35
去年下半年,省市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全省及合肥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任务,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合肥市瑶海区作为中心城区,努力建设"人文瑶海",全力抓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基层文化等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富有特色的基本文化服务。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培育引进"文化产业",建好"文化场所",建设"文化街镇"、"文化社区",打造"人文瑶海"。强理念。强化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同步发展的理念,像抓经济、抓工业一样抓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努力  相似文献   

14.
论“乡贤引领”推进乡村现代治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子君 《湘潮》2015,(2):65-66
当城市虹吸效应使大量农村精英流失时,中国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势必缺乏内驱力。重建乡贤群体,弘扬乡贤文化,催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乡贤力量,是引导乡风文明、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主导下的输入式文化公共品供给面临着资源闲置、供需错位等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实践是突破这一困境的重要方式。基于山东博山的田野调查,分析乡村文化建设本土化实践的特点、意涵、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乡村社会本土性文化资源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以其为载体开展的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文化外延丰富、参与主体广泛、组织成本微小等特点。具体实践机制上,基层政府在分类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思想引领和组织再造对乡村社会本土性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改造,具有回应农民文化需求、引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凝聚村落共同体意识等文化建设功能。重视乡村社会本土性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质是在尊重城乡农民文化需求差异基础上的一种包容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度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出实招。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以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有机融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1)
正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成就显著,但农村牧区发展相对滞后。该市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将"十个全覆盖"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扶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和乡村公路建设"六位一体"共同推进,同时积极面向城市消费市场调整农村产业布局,走出一条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因此,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动力基础,要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去理解。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创新、竞争与交流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动力基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可能性。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要从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内容、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作用,推进乡村特色文化发展,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引领文明乡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地处长江南岸,是宜昌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也是宜昌城区的"城市后花园"。全区境内山青水秀,气候温润,土质肥沃,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以农村户籍人口为主的点军区来说,在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白银,因矿建企,因企设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中,在1985年恢复建市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在"十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中,白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富有个性的城市精神。但同时,也要看到,白银文化建设还存在着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