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环境政策分为形成、发展、改革、修补四个阶段,至今环境政策处于由计划体制下的环境管理向市场体制下的环境治理迈进的过程中。期间,环境行政体制调整出现反复,政府与环境NGO关系由对抗、紧张向合作、缓和方向发展,环境政策统合能力不断增强,环境政策内容与时俱进,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明确,节能政策措施具体,生态文明取得进步。虽然还存在环境政策决定过程透明度低、环境政策出台后的可操作性差等弊端,总体上,汇聚着向市场化环境治理靠拢的各种结构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亚区域环境合作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治理现象,跨国城市网络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以地方政府为合作主体的城市环境网络激励了成员的自主贡献,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东亚区域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在区域环境治理上要形成协调一致的立场确有难度.在合作实践中,环境网络提供了新的选择,化整为零地将区域环境问题本地化,松散的结构和弹性的合作方式倡导成员自愿参与、自主贡献.城市是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环境政策方面有着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因此在环境合作中比中央政府有着更大的活动空间,能够更有创新性地解决合作难题,从而成为东亚环境治理新的增长点.本文考察了北九州清洁环境倡议网络的结构及其权力来源,分析了其治理过程,考察了城市合作的优势,旨在揭示网络、城市与东亚区域环境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变迁中的地区环境治理——以东盟环境合作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各种制度安排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演变,其标志性的事件包括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及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在关注全球环境治理的同时,人们不能忽视的现实就是,一个地区内的生态环境变化更能影响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环境治理这一概念本身就侧重生态区域的理念,人类虽日益意识到全球性环境难题,但所见证和参与的大多数环境行动大都是地方化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地嵌入环境条款,如何实现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率先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加入环境条款,在寻求法理依据的同时,通过关联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环境协议不断完善、强化环境条款,形成了有利于美国利益和国际环境话语权的条款范式与环境标准,已经在并将继续在诸多自由贸易协定中予以推广。为了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缔约国不得不根据美国的要求事先调整国内环境政策及法律。美国的这种做法将对全球环境治理格局和发展中国家环境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组合港现代物流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广西北部湾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和一定的有利条件和初步的现实基础,但是和中国大多数港口一样.是在传统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些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物流成为提升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境意识的高涨,日本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经营市场。它们从6 个领域,以提供有益于减轻环境负荷的商品和服务、能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技术与系统为中心,积极地开展环境经营,形成颇具规模的环境经营市场。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法规和体制、强调环保政策传播效应、重视环境管理审核与标志、大中小企业并进以及注意运用经济性管理手段,是其促进环境经营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为北极核心问题之一,环境问题始终备受关注。而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北极环境危机中,以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区域组织为代表的传统治理主体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环境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崭露头角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业已成为北极环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以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代表的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知识建构、游说、抗议等方式参与此项事务,努力推动北极环境治理体系从传统的单一功能逐步走向多元功能,为北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也存在着自身建设、同各国政府及社会关系的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其解决途径在于加强自身建设,同北极国家和国际组织形成建设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析90年代以来的日本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为了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干预能力,尽快实现政治大国这一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开始积极调整过去对朝推行的敌对政策,并与朝鲜进行了多次邦交正常化谈判。但是日本对朝政策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范纯 《亚非纵横》2010,(5):51-58
二战后,韩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为应对环境问题,韩国构筑了由中央为主导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起环境纷争调整制度,律师团体也积极推动开展环境诉讼,最终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迄今,韩国在该机制作用下,环境形势出现改观,向“低碳绿色经济增长”的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方向发展,为此,韩国总统李明博受到联合国的表彰。但是,韩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仍有改善的空间和余地,尤其环境诉讼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努力实现中俄林业科技合作的产业化必将有力地巩固和充实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中俄林业科技合作运行机制,选择适宜的合作模式,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中俄林业科技合作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