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传染性腔上囊病 (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除引起 3~ 6周龄鸡发病死亡外 ,还可抑制雏鸡免疫功能 ,导致鸡群对新城疫 (ND)、马立克氏病 (MD)等多种重要疫病免疫失败。2 0 0 1年 ,郑州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大批发病死亡 ,发病鹧鸪临床表现出类似鸡IBD的症状。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鹧鸪IBD。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该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发病 ,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 5d ,以后逐渐减少 ,第 10d疫情平息。发病期间共死亡 90 7只 ,死亡率为 3 0 %…  相似文献   

2.
(一)情况调查 在养鸡生产中,曾多次遇到仔鸡发生肌胃溃疡病。1985~1986年两年的时间就有15个专业户鸡场发生本病,如某鸡场养鸡320只,20日龄发病,10天死亡62只,占19%。另一个鸡场养鸡831只,41日龄时鸡发生死亡,因没有明确诊断,17天中死亡167只,占20%。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发病品种为星布罗、AA、罗曼肉用商品仔鸡,以20~63日龄多发,20日龄以下63日龄以上鸡尚未见发病。病程3~12天,随着日龄增大,症状表现轻微或不显症状,死亡率相应也低。  相似文献   

3.
1986年2月,兰州市某养鸡场雏鸡群发生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并引起大量死亡,损失严重。其症状和雏鸡白痢相似,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由溶血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该场有雏鸡2200只,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雏鸡,1~3日龄的部分雏鸡呈“软雏”状,且逐日死亡上升。3日龄时死亡521只,第7日龄时死亡数总计达1152只,死亡率为52.9%,成年鸡未见死亡。该鸡场的育维舍卫生较差,通风不良,垫草未能及时勤换,室内温度偏低,促进了该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4.
AA肉仔鸡氟中毒一例1995年2月4日至22日,山东省某集团公司孵化场孵出AA肉雏鸡14400只,出壳后精神较好,除6个专业户购去8000只外,其余6400只全留在该公司养殖场饲养。3日龄后该公司所养的肉鸡开始发生死亡,死亡数不断增加,其他鸡则生长缓...  相似文献   

5.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病,鸡李氏杆菌病极少发生,广西尚未见报道。2000年8月2日,南宁市某养鸡场1群雏鸡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鸡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0年6月6日购进2200只1日龄雏鸡,1日龄时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2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免疫。该群雏鸡于4日龄开始发病,8月2日止共发病500多只,发病率为22.7%;死亡310只,病死率为62.0%,病程为1—3d。该场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震颤、行走不便,有的病鸡双腿呈前后叉开姿势。3 剖检变化剖检4只病鸡,其病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1983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的群养鸡中发生一种以进行性消瘦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及药物治疗试验诊断为鸡类星形念珠菌病。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从外地引进大批幼鸡,饲喂进口混合饲料的鸡,便开始发生本病,经调查5个单位21个养鸡户,有497只鸡发病,占总养鸡数606只的82%,死亡477只,死亡率78.7%,致死率96%。如县拖拉机站某养鸡户在1983年5月份购进3批62只本地种幼鸡,先喂进口饲料笼养,30日龄时平均每只重240克,后改为放牧。在75日龄开始发现  相似文献   

7.
1985年5~6月,某县一些鸡场以及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曲霉菌病。(一)发病情况 据92个发病鸡群的调查,发病最小的为5日龄,发病最多的是7~21日龄,21日龄以上的鸡则很少发病和死亡。病死率1%~66%,其中8~14日龄的病死率最高,15~21日龄的病死率次之,7日龄以下和42日龄以上的病死率最小。检查中发现,部分病死鸡还并发鸡白痢、球虫病和盲肠肝炎。  相似文献   

8.
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是鸡常见的一种霉菌性疾病,发病率、致死率比较高,在生产中主要危害雏鸡,中鸡很少发生。1992年7月下旬太原某鸡场90日龄中鸡爆发曲霉菌病,2536只中鸡死亡350只,死亡率达13.8%。 (一)发病情况 该场1992年4月23日与5月1日分别自孵2批罗曼商品代鸡,共3200只,合在一舍饲养。育雏阶段及中鸡阶段因鸡白痢病、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死亡664只,7月15日发现鸡群日死亡数增加,用呼拉杀星治疗3天无效,来我课题组要求为其诊断。 (二)症状及病变 大多数病状不明显,仅表现精神抑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拉稀便。个别鸡喘气,发病后1~2天死亡。先后剖  相似文献   

9.
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珍珠鸡 10 0 0只 ,2 5 4日龄时发生一种以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 ,先后发病 15 3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坏死性肠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珍珠鸡采用地面散养 ,饲养到 2 5 4日龄时开始发病。起初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食欲下降 ,发病后曾按球虫病治疗 ,用马杜拉霉素拌料 3d ,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当天死亡 9只 ,以后继续死亡 ,共死亡 82只 ,死亡率为 8.2 %。2 剖检变化共剖检死亡珍珠鸡 12只 ,死亡鸡肌肉丰满 ,嗉囊充满饲料 ,肠道扩张、臌气 ,以空肠和回肠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笔者曾参加了某鸡场两次传染性鼻炎流行的诊断治疗,现将该病与鸡霉形体混合感染时的流行 特点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本病第一次流行发生在1984年元月中旬,当时在一幢550日龄的产蛋鸡与120日龄的育成鸡合群混养后第4天先发病,经26天全场有10幢鸡群陆续发病(包括产蛋群、育成鸡群和种鸡群),死亡9519只,死亡率为5.6%,病程26~41天,流行期54天;第  相似文献   

11.
雏鸡脐炎的诊断荷泽市某鸡场购进罗曼鸡雏2800只,2月8日进鸡,在网上育雏、电取暖保温。在3日龄时听到有个别鸡时而尖叫未留心观察,4日龄开始发病死亡,至7日龄共发病1300余只、死亡720只,发病率占46%,死亡率达55%以上。主要症状为两翅下垂,怕...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6月 ,甘肃省正宁县某鸡场发生了一起以蛋鸡不断零星死亡、病鸡消瘦、脚腿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后经陕西省某大型种鸡场鉴定 ,进一步得到确诊。随即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使该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基本情况 该鸡场为存栏 4 0 0 0只鸡的小型鸡场。鸡舍为 2排。前排饲养 2 0 0 0只 2 0 0日龄左右的蛋鸡 ,产蛋正常 ;后排饲养 2 0 0 0只 12 0日龄左右的蛋鸡。起初 ,蛋鸡不断零星死亡 ,少则每日死亡 3~ 5只 ,多则死亡 7~ 8只 ,最多的 1日死亡 13只。发病后饲养…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4月 ,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的育成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并有死亡 ,病鸡送甘肃省动物防疫总站检验。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鸡烟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于 2 0 0 2年 1月购进 1日龄雏鸡 1万余只 ,40~ 60日龄开始发病。病初每日发病 1~ 2只 ,至4月初发病数增加 ,每日达 2 0~ 3 0只。至送检时已累计发病4786只 ,发病率为 47.9% ;死亡 43 6只 ,死亡率为 4.4%。经调查 ,该专业户曾在饲料中加入霉变玉米。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或嗜睡 ,不愿走动 ,食欲…  相似文献   

14.
鸡抗球王中毒的解救某养鸡专业户对1300只艾维茵商品雏于34日龄时用4000ppm抗球王(河南中联发酵厂产品,为1%马杜霉素铰预混剂,正常用量500ppm)驱除雏鸡球虫,因加大剂量8倍,于药后12小时发生死亡,死亡雏187只,死亡率为14.4%。我们...  相似文献   

15.
1973年贵阳某干校养鸡场,饲养幼鸡476只,品种是来航、金黄洛克、白洛克,日龄40~46天。6月中旬我省气温高多雨潮湿,碎玉米发霉,喂饲幼鸡后中毒236只,发病率为49.6%,死亡64只,死亡率为27.1%。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1990年10月厦门市杏林区某鸡场,地面平养的3123只70日龄伊莎蛋鸡爆发了坏死性肠炎,死亡3只。这批鸡以前已按免疫程序接种过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及鸡痘等疫苗,并从50日龄起在饲料中添加克球粉预防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17.
1983年5月至6月间,我省某养殖场饲养的幼鹌鹑陆续发生死亡,通过对其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和人工发病试验等的调查研究,确定为鹌鹑烟曲霉菌病,现介绍于下。 (一)流行情况 该场于5月下旬从外地购进10日龄的健康鹌鹑1000只,并饲养在一间1日房内;1日龄健康鹌鹑5000只。养在一间建成不久的新屋内,地面均铺木屑饲养,二间房  相似文献   

18.
1991年6月初,天水市北道区的某鸡场的雏鸡群中,60日龄的星杂288和16日龄的星杂579蛋鸡共发病3782只,在7天内共死亡812只。邻近专业户的鸡群也相继发病,至7月底共有11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的93个村有疫病爆发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为79.4%(51523/64874),死亡率为17.7%(11514/64874)。曾对病雏用抗生素、磺胺以及呋喃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从发病后的第3天鸡只开始死亡,4~5天达最高峰,后渐减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2月,新会县环城区某集体鸡场和江门市郊某专业户鸡场相继发生鸡急性传染病,引起鸡只大批死亡。本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动物试验。诊断为鸡葡萄球菌病。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新会县环城区某集体鸡场,饲养新蒲东鸡1100只,1984年12月29日鸡45天龄时,开始有2只鸡病死,以后蔓延很快,至1985年1月2日止,死亡605只。江门市  相似文献   

20.
1985年5~8月,金湖地区雏鸭群中爆发一种死亡率高,以肝脏变性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鸡胚接种和高免血清中和试验,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一)流行病学 金湖县复兴圩农场副业队5月10日从本场炕坊购回康贝尔雏鸭1500只,16日发现有6只鸭突然发病死亡,随后死亡逐日增加,8~12日龄死亡达高峰,每日死亡约15只,以后死亡逐渐减少,至20日龄后死亡基本停止。前后共死亡1059只,死亡率达70.6%。该队5月25日又购回康贝尔鸭800只,6月1日又发生类似病症,到6月9日用灭活苗防治前,共死亡621只,死亡率达77.6%。全县共有18个乡155个村组211户养的雏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