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4):25
不久前,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2030:建设一个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把国企改革的讨论引向高潮。而世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的报告发布会遭遇所谓独立学者杜建国"踢馆",也显示出对于国企改革,当下中国存在着异议乃至对立的状况。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张维迎表示,国有企业已成为未来中国成长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在经济领域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二是土地的私有化;三是金融的自由化。此番言论与世界银行的报告一样激起争论。"私有化"是否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否会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中国国企改革究竟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国资国企改革已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因牵系广泛,利益重大,每当相关政策出台,仍会在全国各地掀起舆论热潮。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远非一帆风顺,似乎总是被贴着“国有资产流失”、“外资侵占”等标签,国资国企改革在坎坷中前行。  相似文献   

3.
李清均 《奋斗》2008,(7):18-19
国企改革是世界性体制改革难题,涉及国家经济体制,关乎社会安定、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冲破“左”的或“右”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既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为推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国企改革可以说是难度极大的一项任务。因为国企改革涉及所有制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企改革的结局,将决定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乃至建立其上并为之服务的整个国家上层建筑的性质判断,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为此,需要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把握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企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方针,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这些措施是:建立现代化制度;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再就业工程;推进配套改革。 这些措施,针对解决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针对着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  相似文献   

6.
岳振 《当代贵州》2014,(10):16-17
3月17日,《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出席会议并致辞。王江平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起步之年,也是国企改革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帷幕已拉开,一个顶层设计、分类推进,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国企改革新时代即将到来。近日,就贵州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问题,王江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7.
陈梗 《新湘评论》2005,(5):34-36
2004年4月、5月,省委省政府连续两次召开全省深化省属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一系列重大加速国企改革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国企改革问题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政策日程的前沿。进一步推进企业机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接下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试图通过梳理1991—1993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过程.分析其在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希望对今天理解和把握国企改革的方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国企改革在探索中一步步走来,我们不仅是北京国企改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北京国企改革发展走过的道路,对于国企今后又好又快地发展无疑是必要的。对此,我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罗志荣 《先锋队》2013,(14):8-11
十年国企改革攻坚,使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国企治理结构,从而为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探出了一条做强做优做大的越走越宽广的新路……对于国企改革而言,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前的国企改革,从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逐步把国企引入市场,到在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举世瞩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认为,200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旋律将是:以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方针,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实现国企三年解困,调整...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革探索──梨花梅花参差开(下)雷咸成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制定正确的改革战略,要弄清改革面临的困难,但这里解决的主要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环境、条件等问题。对于国企改革来说,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改的问题,也就是理清改...  相似文献   

13.
崔力夫 《新长征》2006,(9):16-17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一直是困扰我省国企改革的难题。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国务院确定2004年至2005年在我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为我省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带来了机遇,为顺利完成国企改革攻坚任务创造了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抓大放小关键是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林凌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就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深层次问题展开研讨。与会者认为,抓大放小的核心是“活”字,是扶强并弱,形成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5.
正国企改革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指出,中国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败,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然而,改革国企绝不是消灭国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国企都是崛起中国家的支柱。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主要涉及分配问题、思路问题、垄断问题、效率问题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国企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深化国企改革,振兴国企的当务之急。在这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国企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国企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两个方面对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进行论述:一、改革僵化的国企管理体制是搞活国企的根本;二、用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是振兴国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99,(9)
走出国企改革六大认识误区陈佳贵在1999年8月11日的《中国改革报》上指出,国企改革要走出六大认识误区:一是走出以分级管理代替分级所有的误区;将公有财产落实到各级政府所有,明析产权,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加速公司制改造,并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处理各级财产与利益关系。二是走出以上市筹资代替机制转换的误区;国企改革目的是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不是为了上市解决资金困难,否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三是走出以国有独资公司代替多元化公司的误区;公司化改造必须实行所有者主体多元化和分散化。四是走出以经营者…  相似文献   

18.
正兵团国有企业是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工会等群团建设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全面加强党建及群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革探索──梨花梅花参差开(上)雷咸成国有企业改革,是当今中国的第一大重点、第一大热点、第一大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应该承认,近几年来国企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与突破,主要表现在: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基本理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国企的改革方向与目标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上,探索出了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新路子;国企改革已从着眼于单个搞活国有企业向从整体上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