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05年,高考恢复整整28个年头。单从录取数量看,有幸进入大学的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万,上升到几百万。换句话说,高等教育已走过它的精英化历程,正在向平民化挺进。正当此时,第一代受过大学教育的“精英”们的后代陆续在高考的龙门前列起了长队——有的“小升初”、有的中考、有的高考或已经完成高考。这样一代多少有些特殊的家长,如何面对后代的高考?在几乎开列出同样课程表的“名校”和“一般校”之间,他们为什么把后代的命运锁定前者?是“精英”情节作祟还是其他因素使然?因为没有成功的父母为自己铺垫出“各种辅导班”甚至在幼儿园就择名…  相似文献   

2.
到2005年,高考恢复已满28个年头。因为高考时间前移,“黑色7月”变为“考试6月”——包含幼儿园升小学、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人们的热望却丝毫不曾改变。同样是在“考试6月”,同样是中考。两个北京女孩和两个贵州女孩的命运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述的是三个不同家庭的孩子分别参加“小升初”考试、中考和高考的故事。其中,两位北京的家长深喑“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孩子送入重点中学。而远在河南的一个孩子参加高考,却只是为了走出贫穷。我们的教育为何如此不公?  相似文献   

4.
考生人数:2006年,11.03万;2005年,10.06万。一批分数:2006年,文科516分、理科528分;2005年,文科486分、理科470分。这两组数据意味着,在2006年度,北京市的高考考生比上一年度“涨”出1万人——与此同时,国家遏止高校招生过快扩张的政策出台。在此严酷背景下,北京的高考分数线“爆涨”,而且“涨”得极不规则!在一个突如其来的“涨”字面前,剧烈震荡发生:上弹的分数“触痛”了包括名校学生在内的几类人、高分考生堆积、复读生像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压向2007年……在强烈震荡下,五大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考生人数:2006年,11.03万;2005年,10.06万。一批分数:2006年,文科516分、理科528分;2005年,文科486分、理科470分。这两组数据意味着,在2006年度,北京市的高考考生比上一年度“涨”出1万人——与此同时,国家遏止高校招生过快扩张的政策出台。在此严酷背景下,北京的高考分数线“爆涨”,而且“涨”得极不规则!在一个突如其来的“涨”字面前,剧烈震荡发生:上弹的分数“触痛”了包括名校学生在内的几类人、高分考生堆积、复读生像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压向2007年……在强烈震荡下,五大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疑难症。这一疑难症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把教育本质的探讨分为“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两个问题 ,这样就出现了两大类本质 :一类为真实存在的、客观的东西 ;另一类为应当存在的、带有规范性、价值性的、主观的东西。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具有客观性的基本原理。教育本质探讨思路不是“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当是什么”的探讨 ,而是“教育在辩证理性上是什么”的探讨。这种探讨应遵循三个“一”:本质一类(客观的本质 )、方向一致 (先找到列宁讲的初级本质 )、思路一条 (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法 )。  相似文献   

7.
考生人数:2006年,11.03万;2005年,10.06万。一批分数:2006年,文科516分、理科528分;2005年,文科486分、理科470分。这两组数据意味着,在2006年度,北京市的高考考生比上一年度“涨”出1万人——与此同时,国家遏止高校招生过快扩张的政策出台。在此严酷背景下,北京的高考分数线“爆涨”,而且“涨”得极不规则!在一个突如其来的“涨”字面前,剧烈震荡发生:上弹的分数“触痛”了包括名校学生在内的几类人、高分考生堆积、复读生像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压向2007年……在强烈震荡下,五大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上的大学入学考试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以中、日、韩等国为代表的“全国统一高考”模式,以分数取人,即所谓一考定终生;第二种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开放、松散式”大学模式,甚至不考试都能上大学;第三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等级测试”模式,将考试与开放相结合,取前两种模式的中间路线,各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很大,十分灵活。  相似文献   

9.
“分数线涨乱套了!”一位考生家长如是评价今年的北京高考。“高分考生堆积”、“名校不名、好学生不好”、复读生像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压向2007年……  相似文献   

10.
所谓“精英”人士,也称为专家型人才,主要是指那些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知识分子,以及虽不具备高学历,但由于多年从业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精英”人士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高权重型,即在单位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的人,如单位的“一把手”、中层领导干部等;另一类是位不高但权重型,即在单位虽然职位不高,但享受一定的职级待遇,负责具体办事的人。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平等,到小学升初中、中考、高考学子对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激烈角逐,教育公平问题在6月这个名副其实的“考试月”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舞弊     
何进 《江淮法治》2014,(16):35-35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曾经很神圣的高考,竟越来越与"舞弊"分不开了。今年,河南再次发生大规模、有组织的替考舞弊案。高考作为全国最大的选拔性考试,公正、公平是必须要确保的,高考舞弊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对公正公平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和社会诚信。回顾和分析历年高考舞弊案的处理结果,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考舞弊的违法成本相比舞弊行为的后果而言,处罚过轻威慑不足,这可能是高考舞弊案连年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  相似文献   

13.
乾县一中位于驰名中外的乾陵脚下,是陕西省高标准化高中、国家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源基地、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示范学校、陕西省和谐学校,在首届名校论坛活动中被确立为陕西省名校。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在省市名列前茅,高考多次获得市状元,99年一举囊括省上文、理两科状元。  相似文献   

14.
一排排白色镶嵌着天蓝色边缘的楼宇,参差错落于几面绿荫浓密的山坡上,它的面前是一面开阔而点缀着岛屿的海湾。这是一所大学,坐落在被戏称为“香港郊区”的西贡半岛。它的名字叫香港科技大学。2006年7月底,关于高考和大学的话题“火热”依旧。正在此时,借参观2006年度香港书展之机,我来到了只有短短15年历史却已成为一所国际名校的香港科技大学。短短几个小时的游历,根本无法找到它以“火箭”一样的速度飞升的奥秘。第二天,一本该校创始人,也是首任校长的吴家玮先生一本沾着油墨芳香的新书——《同创香港科技大学——初创时期的故事和人物志…  相似文献   

15.
对考试的要求一般认为有三条:1、考试是有效的,达到了考试的目的,确实考察了需要考察的内容;2、考试是可靠的,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3、考试是经济的,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其中有效性是关键。提高高考选拨的有效性是改革高考的目标指向,为此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考改革中提高考试难度、减少考试科目、加大考试长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用统计资料,是在完成国家教委布置的抽样任务后,对样本材料进行处理得到的。取样采用等距的方法,对江苏全省1986年理科考生,依考号每300人抽取一名,其中两名考生弃考,实际样本容量为254人。  相似文献   

16.
目次导言:大众与精英、庸常与超绝富里迪:“对抗庸人主义”富里迪何以关联着本文的主题在兴盛中蜕变的中国法学教育结语导言:大众与精英、庸常与超绝人类生活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一种可大致地称为“大众—庸常”与“精英—超绝”的区分。①这样的分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深刻而细微。大到特定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小到消费行为和日常交往,都实质性地关联着这一分野。社会制度常常要么是精英主义的,要么是平民主义的。例如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以平民主义为其社会理想而表现出了“去精英化”的社会改造意向。他一方面致力于为…  相似文献   

17.
2016年高考前夕,河南省许昌市两名高三学生,因找人替自己参加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粪专业考试,被法院以代替考试罪单处每人罚金1万元.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枪手替考”现象,2015年11月1日实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代替考试罪.虽然”替考入刑”,仍有考生挺而走险.专家建议,在“考试作弊入刑”之外,制定相应的考试法,不断提升国家考试的法治水平. 两高三学生被判代替考试罪 2015年12月19日是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时间,许昌市某学校高三学生孙某、赵某自感自己的美术功底不太扎实,担心这次考试过不了本科录取线.  相似文献   

18.
“论文博士”制度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推行多年,应有其合理之处.但大家更扭心,类似的制度引进后,会不会被异化成“特殊学生”不劳而获的绿色通道。这种担心可以理解,因为异化在教育领域已经发生过太多:本意为鼓励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特长生”、“保送生”以及多种高考加分项目,被异化为获得名校入学资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用人单位择名校学生而用,使大批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求职路越走越窄,也使“名校热”越来越热。“名校”和非名校毕业生有天壤之别吗?本刊在京城一批法律院校毕业生需求单位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有点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20.
民事权利义务规范的设定有行为本位和资源本位两种模式,民事责任规范作为民事规范的一种也不例外。传统的学说将民事责任界定为义务的违反显然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实际上民事责任的产生与当事人的义务违反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责任是为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益,基于特定的法律事实而对一定的民事主体产生的不利后果。根据民事规范的设定模式,可以把民事责任规范设定模式分为“义务(行为)——责任”模式和“权利(资源)——责任”模式两种,其中前者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后者是资源本位视角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