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月14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尚勇同志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助理秘书长水鸟真美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国际减灾合作等进行了友好交流。尚勇代表部党组书记黄明对水鸟真美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以来首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全面介绍了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强调成立应急管理部是中国政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23,(23):18-21
<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域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合作机制,是全球灾害治理合作的新平台。应急管理部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推动该机制的建立,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在阐释合作机制成立背景、发展愿景及目标的基础上,介绍其主要组织架构、建设进展,并提出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9月,正值广西美丽的季节,中国-东盟减轻灾害风险研讨会在满目绿色的南宁召开。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多年来,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携手前进,相互合作,区域减灾救灾结出累累硕果。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为加深合作、互信共赢,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共同主办此次研讨会,各国灾害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此相聚,共同开展研讨和交流,为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灾害管理部门的积极对话和务实合作再谱新章。  相似文献   

4.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技术支撑单位和五大行业卫星应用中心之一,承担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的6颗应急减灾卫星建设管理和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防灾减灾救灾和卫星应急应用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2021年8月以来,中心综合利用2017...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23,(5):6-7
<正>2月15日,应急管理部在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首次协调人会议,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出席并致辞,副部长徐加爱出席。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国际发展合作署代表和20余位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负责人线下与会,来自亚、非、欧、  相似文献   

6.
<正>12月7日,为深入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有关要求,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地方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省级应急管理厅(局)已经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23,(23):5-6
<正>11月16日,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应急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论坛期间举行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理事会首次会议,正式宣布合作机制成立,31个应急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加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当选首任理事会主席,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当选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原秘书长郑国光当选咨询委员会主席。22位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和合作伙伴代表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8.
正9月18日下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京会见土耳其灾害和应急管理署古鲁格署长,双方就加强救灾方面的务实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郑国光代表应急管理部对古鲁格署长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和职能、中国灾害管理基本情况和中国开展国内救灾和国际援助有关情况。郑国光说,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整合了相关部门的13项职责,目的是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9.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F0002-F0002
5月23-25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3个专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聚焦     
正10月24日,由应急管理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备灾有效应急响应"国际会议在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始终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正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减灾中心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派员参加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的应急工作协调会,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灾害应对工作。灾情发生1个小时后,四川省减灾中心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报送第一条宜宾兴文地震灾情信息;灾情发生4小时后,省减灾中心通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生成了第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中国·北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合作研究中心正式启动3月30日,由英国国际发展部出资、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成立的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合作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来自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项目官员,以及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多家媒体受邀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正>无人机应急云平台的搭建不仅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决策需求、灾害现场作业等提供了及时、高效、精准的无人机救援力量保障和信息支撑,同时也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无人机资源、人员的统一管理与调配提供了平台。河北省减灾中心加强与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的交流与学习,积极参与“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应急云平台”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本省应急管理能力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出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同共建各国加强减灾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指引、新动能、新方向。同年11月,“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本文对“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演进过程、重要意义进行介绍,对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1993年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艾罗、朕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常驻代表兼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贺尔康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驻华使节。朱副总理就中国的减灾工作及减灾国际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艾罗、贺尔康等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5月23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的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等3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本次研讨会将建立区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渠道,  相似文献   

17.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5月23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的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等3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本次研讨会将建立区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渠道,推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也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而就在这一年,我国成立了应急管理部,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回顾了应急管理部成立一周年取得的成果和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6日,应急管理部在郑州召开全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讨新时代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副省长刘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8日,应急管理部在山东济南召开全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传达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副省长刘强到会致辞。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