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4,(12):63-63
2014年11月16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法院少年庭李婧法官、杨洁法官一行带领两名未成年缓刑犯及其家长来到石景山区"青春护航"帮教基地,与帮教基地工作人员、两名未成年人的司法社工一同进行对接帮教。该两名未成年缓刑犯成为帮教基地建立以来首批帮教对象。  相似文献   

2.
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法官,在刑事审判和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方面成绩卓越. 2013年新年刚过,记者联系到陈梅娟,得知贺州八步区法院在她的努力下,新年到来之际成立了未成年人审判庭,标志着陈梅娟未成年人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梅娟十分乐业、敬业,在未成年人工作方面孜孜不倦.从2004年参与法院成立的"女子合议庭"成员以来,她推出独特的"法官箴言":"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请你们忘掉他犯下的过错,用你们的宽容、你们的耐心、你们的亲情,和我们一起去帮助他勇敢站起来,拨正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引领他树立守法意识,尽早使他改过自新,从阴影中解脱出来,以阳光的心态重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09,(11):56-56
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在涉少刑事审判中,针对未成年缓刑犯有可能存在的监管缺失问题,加强与社区矫正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一书、一信、一电话”,建立起审判机关、社区矫正机关以及家庭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未成年缓刑犯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29日上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童缘"项目资助"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涉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举行。团队负责人尚秀云法官就志愿者团队具体情况、涉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项目的救助对象、救助实施方案以及救助善款管理使用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魏久明理事长代表中华儿慈会向海淀区法院颁发"童缘"项目执行机构牌匾,并将资助  相似文献   

5.
对改进我国缓刑制度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缓刑条件的衡量——缓刑决定权有待改善   就我国缓刑适用的现状看,缓刑决定的社会化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据我看来,这种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缓刑适用只有法官裁量权而没有检察官裁量权 (求刑权 )  从实践情况看,目前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主要限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起作用。例如,刑法上规定对缓刑适用的条件之一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主要就是法官依据自己的自由裁量权作出判断。换言之,是否适用缓刑是基于法官的主观性判断。而在检察机关方面,当前检察机关比较关注的是自己提起公诉的案件是否…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6日,当涂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盗窃案进行一审宣判。站在被告人席上的两个少年中,一个叫小成,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金2500元。另一个少年伙同小成抢劫,因具有投案自首的情节,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罚金2000元。这两个少年都未满18岁,依法被分别减轻了处罚。但是小成因为被判处的是实刑,他还要在监狱里度过他17岁的生日。这样的案件对于我们长期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来说,是较平常的。但是,对于小成这起案子,我们却给予  相似文献   

7.
吴华 《检察风云》2007,(1):19-21
一起本该严惩罪犯的轮奸大案,罪犯的父亲极力打点四处疏通,在金钱和人情的夹击下,竟由人大主任出面斡旋,副检察长、法院副院长、起诉科长、到普通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等11名手握重权者联合"运作":受害人"变成"卖淫女,轮奸变成强奸,罪行越来越轻,最后竟判缓刑导致罪犯逃窜!难道苍天真的能蒙上"眼睛"?这起案子最终如何收场? ……  相似文献   

8.
段景勇 《法制与社会》2011,(18):122-123
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措施,其已经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我国刑法虽然也规定了缓刑制度,但是并没有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缓刑的适用做出一定的区分,这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现就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缓刑适用条件展开分析,以期推动未成年人缓刑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缓刑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的未成年犯缓刑适用率不高,有必要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介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未成年人缓刑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现状与缺陷,从未成年人缓刑类型、适用条件、执行机关三个方面论述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缓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法官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时代涌现了无数的优秀法官。他/她们有"时代先锋"宋鱼水、"百姓的好法官"金桂兰、"人民的好法官"蒋庆。"法官妈妈"贾建平以及"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陈印田等等。阅读媒体文章,我们震撼并感动于他/她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将缓刑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并确定其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后,也随着刑法的修改进行着不断的改变。然而,我国缓刑制度还并不完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适用的问题,现行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虽然对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的条件做了必要规定,但在具体适用方面却不具有可观的操作性。因此,论文分析了我国缓刑在未成年犯犯罪中的适用实践,最后对我国未成年人缓刑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冰 《检察风云》2006,(6):54-55
五年前,一名女法官在判了“儿子”缓刑后,又把他送进了一所名牌大学。五年中,她又像亲生妈妈一样资助、鼓励、看望“儿子”,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之歌。  相似文献   

13.
王洪  徐倩  张琦 《中国审判》2021,(5):76-77
卸下戎装,换上法袍,他是审判席上严谨细致、刚正不阿的威严法官;脱去法袍,他则是绿茵场上风驰电掣、意气风发的运动达人。18年军旅生涯、23年法院工作,从军官到法官,面对每一次的角色转换,现任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的徐正道,始终不忘“走得正道、办事公道、为人厚道”的人生箴言,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法官的忠诚与担当。  相似文献   

14.
时讯点击     
508名首都法官获"荣誉天平奖章"2014年2月1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全市508名法龄届满30年的法官颁发"荣誉天平奖章",年近80岁的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退休老院长、社区普法志愿者杨庭椿和被称为"法官妈妈"的尚秀云等资深法官榜上有名。"荣誉天平奖章"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鼓励法院工作人员长期献身人民司法事业、增强职业尊荣感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刑事审判工作中,量刑畸轻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要表现之一是不该适用缓刑的适用了缓刑.比如,抢劫罪的最低法定刑为三年,缓刑的适用对象则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审判实践中既非未成年人,也不具有其他法定减轻情节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的不在少数.表现之二是不该认定为从犯的认定为从犯.比如,在团伙盗窃案件中,对被雇佣参与到盗窃犯罪中行为积极主动且多次参与的被告人认定为从犯等.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希望。孩子归谁抚养、由谁监管可能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在夫妻反目对簿公堂,当天灾人祸之下抚养权不得不移转的客观现实面前,法官的一次法槌敲动可能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为此,每个法官都应在有利于"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这一裁判准则的基础上,综合全案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谨慎裁判。笔者挑选司法实践中几则案例,与大家一起细细品味此类案件中的法律规定、法官裁判思路与心理。  相似文献   

17.
1.建议增设缓刑听证制度。缓刑听证制度是现行缓刑制度的有益补充,对完善现行缓刑制度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借鉴意义。首先,可增强法院审判的透明度。“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法官作出缓刑判决的依据。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认定,仅由法官独自判断,得出的结论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仅片面,而且易受外界影响,难以阻却人情案、关系案。而采取缓刑听证制度,通过向被告人所在辖区各界人士了解被告人再犯罪可能性,既提高了法院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又增强了缓刑适用的准确性、公正性,使法官作出的裁判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8.
付蕾 《法庭内外》2010,(5):52-54
人民法院长足、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对法官的培养。随着青年法官队伍的不断壮大,青年法官司法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法院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青年法官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但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司法实务能力不高也成为青年法官的通病。对此,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民二庭(商事审判庭)积极转变青年法官培养思路,努力实践“法官教法官”的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元旦的前一天,张欣阳(化名)满心忐忑地拨通了法官的电话。法官的回答让他欣慰:学校没有提出上诉。这意味着,关于儿子张强(化名)的民事赔偿判决已经生效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元旦的前一天,张欣阳(化名)满心忐忑地拨通了法官的电话。法官的回答让他欣慰:学校没有提出上诉。这意味着,关于儿子张强(化名)的民事赔偿判决已经生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