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渐趋稳固,港台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港台关系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定位,使其在推动“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将持续较长时期,有必要在简要回顾港台关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港台关系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路径筹划,使其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台港民间关系述评罗祥喜王晶*台湾与香港的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两岸关系。“九七”前,台港关系是一个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与中国主体(大陆)尚处于分离状态的台湾地区的关系;港英政府的对台政策作为英国对华政策一个组成部分,其对涉台问题的处理必须符合“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及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后,立即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急风暴雨般的洗礼。《基本法》所确定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几乎是在“极限状态”的条件下,受到了全面的检验。本文拟以新闻自由、人权与法制、对外事务、港台关系以及特区与中...  相似文献   

4.
刘国奋 《台湾研究》2012,(6):4-8,30
1992年,两岸两会几经协商讨论和函件来往最终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形成20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要两岸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走得顺畅,反之两岸关系就会波折不断,甚至引发危机。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进人到和平发展新阶段,四年多来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交往使得两岸民众共享其利,这与两岸有着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分不开的。两岸关系已进入到深水区,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无疑需要我们去重视“九二共识”、发展“九二共识”,让两岸关系更加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台湾民进党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政党,研究探讨这三党与“九二共识”的关系,对于我们缩小一些两岸关系中的矛盾分歧、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中国统一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一家广播公司采访时公然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周围的有关人员也随声附和,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这是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走出的危险一步。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中,第一项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由此可见,两岸关系中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权能否分享和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本文拟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的“f字型三跨越发展策略”论──对走向二十一世纪(1995—2004年)台湾发展策略的一个探索[香港]黄枝连这里,作者所要做的努力,是为台湾内外发展,海峡两岸四方关系的进一步开张,以及整体中国走向二十一世纪……等层面的鸿图大计,在学理上,做一...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二十周年的重要纪念日。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制订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对台、对港政策,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顺利地收回了香港,澳门也回归在即,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展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8.
世人皆知,有关台湾的“定位”问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已由国际协定作出明确的定论,即它属于中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是中央政府同一个省的关系,两岸的统一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从40年代末国民党当局逃台至80年代末由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政治地位并未受到撼动。本来这个问题无须过多着墨,然而由于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抛出了所谓的“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企图达到其分裂中国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两岸关系“定位”问题进行历史…  相似文献   

9.
“南向政策”与两岸关系修春萍台湾当局近来极力推动的“南向政策”,是当前台湾整个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亦是其大陆政策的一个方面。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这项政策的背景、目标以及它的实施,均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一“南向政策”提出于去年(19...  相似文献   

10.
两岸“三通”问题的现状及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三通”问题的现状及走势翁成受*“三通”问题,是属于两岸之间的交流形式问题,是采取间接还是直接的“三通”,则是反映两岸关系疏远和密切的重要标志。因此,弄清“三通”问题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成为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此作些肤浅的探...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7,(7)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作为封面标题,耸人听闻地断言香港在“九七”之后会“玩完”。在内文,亚洲编辑路易斯·克拉尔用了长达9页的篇幅,郑重其事地给香港绘制了一幅可怖的图景。一时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12.
台湾和澳门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并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澳门回归后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其前景又将如何?本文拟尝试作些分析一、台澳关系的现状与特点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五十年来,台澳...  相似文献   

13.
相较于民进党主政时期,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确发生了重大转折。过去五年来两岸关系进展较快,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巩固并深化却也遇到一定的瓶颈,这一状况的出现其实是两岸关系转型正义未能最终完成所致。两岸关系转型正义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关系到有效、长效的两岸互动机制的建立,更涉及两岸民众切身利益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和议员的选举结果,延续了国民党掌控大部分县市和民进党控制全台行政和立法机构的不对称局面。“九合一”的选举结果对国、民两党的内部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蔡英文的领导权威日益受到民进党内不同派系的挑战,朱立伦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可望得到加强。在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能否对民进党发挥有力的制衡作用,在稳定两岸关系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是值得继续观察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艰难起步的广东流行音乐,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港台众位“星”光闪闪的大小歌手的冲击。这不,著名作曲家兰斋家后院也“起了火”。缚着手脚般做了半辈子音乐人,在种种观念的约束中未能树立起一位具魅力的本土偶像,看着才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马曦虔诚地往她房间的墙上不断地贴着她精心搜集来的、香港歌星郭富城的大大小小的照片,爽朗的马小南(兰斋本名)先生只能扮个“苦恼人的笑”。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两岸关系仍处在一种“冷和”状态。从近十年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矛盾纠结来看,之所以造成两岸政治关系今日此种僵局,其最主要原因莫若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拙文仅从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中有关“一个中国”问题的态度这一方面入手,通过...  相似文献   

17.
马英九上台后根据台湾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局势的变化,一改陈水扁时期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攻击性“烽火外交”、“金援外交”政策,提出两岸“外交休兵”,实施“活路外交”新策略,重建了台美互信,稳定了与“邦交国”的关系,前“副总统”连战参加了APEC会议以及台湾60年来首次成为WHA观察员等等利好因素均显示出马“活路外交”策略实施以来的“成果”,但“活路外交”本身的问题和隐忧仍然存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英九当局“活路外交”的理念与内容、目标与实质.直面“活路外交”未来发展中的障碍,预测“活路外交”策略的今后走向。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期,这将是一个对两岸信心、耐心和智慧带来更大挑战的全新阶段。两岸关系向“深水区”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两岸如何或者说能否继续保持和增进同舟共济的政治互信,对同在一条船上的双方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审慎地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进行前期战略思考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之所以可以在香港回归之后,继续维持其繁荣与稳定,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北京将香港在1997年之后的“繁荣与稳定”视为政策成功的关键,因而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就使得十余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得力于北京片面的努力,从北京到香港都忽视了香港对维护“一国两制”应该存在的责任。本文认为北京和香港应该将“一国两制”,视为一种在国家典范下的新制度,欲使“一国两制”成为不同于“一国一制”的制度,香港不应对抗“一国”,更应该与“一国”合作,才能使“一国两制”成为香港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1995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到美国活动,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危险的一步,严重威胁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岸关系,大陆被迫发动了“文批台独,武制分裂”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两反斗争”已经过去10年余.但是它对两岸关系继续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尤其是在“台独”已经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情况下,“两反斗争”则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