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心和谐,是和谐的高境界。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内心的和谐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的。要有平常之心 我们所说的平常之心,就是不计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荣辱,它彰显的是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富不行不义,贫不起贪心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善良女孩     
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牵连,不波及,让它像花儿一样开在哪里便谢在哪里,这才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师德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律师职业境界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对律师执业活动进行审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保持和打造“律师职业境界”,既是律师管理的方向,又是律师文化建设的主要终极目标。它赋予了律师独特的职业趣味、职业思维、职业人格与其它相关的职业感觉,具有明显的职业印记。必须着眼于积极改变律师的执业现状,强化律师的职业修炼,努力打造律师的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5.
古人茶趣     
何竞 《江淮法治》2011,(3):61-61
中国人讲究方圆之说,好把生活情趣、心理境界与生理状态作为三个重叠的同心圆联系在一起.其直接表现就是讲求自然恬淡、少欲寡私的生活情趣,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和神清气朗、健康长寿的心理状态,而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恰能与这种心性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我今天和各位交流的话题是关于读书境界和做律师境界的话题。自我们所组织律师学习和成立讲师团,开始每周五讲课以后,我就在考虑要讲什么题目。如果讲法律我懂的大家都懂,我不懂的好多人可能也懂。所以我想应该选择自己有比较多的素材、话题、体验,领悟,有别于其他律师的东西来讲。我读书的年限比较长,今年53岁,大概读了44年书,从8岁开始读书。做律师的年限亦有22年,是读书年限的一半。在这个行当中泡了这么久,拿这两个话题出来讲,就有一点说话的本钱。所以就选了读书的境界和做律师的境界作为题目。我先把问题提出来把人气凑起来,大家就可以进行讨论、发问,看看我们是否能碰出一些思想的火花来。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0,(1):72-72
人生的修为和历练造就了人不同的境界。从生意人到企业家,期间的过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有哪一个经营企业的老总,不渴望成功?肖同春说:“水往低处流,智慧也往低处流。无论你的人生上升到哪个高度。永远要把心态放在最低处,永远要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态度,这样个人和企业才会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8.
多余的东西     
不少贪官在忏悔时都会说:“自己本不缺钱.可是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贪占这么多钱?”贪官的这一疑问让我想起了四个字:欲壑难填。在欲望面前.如何把握自己,不仅仅需要高远的境界.还要有过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苗勇 《江淮法治》2009,(10):26-26
什么是智慧的人生?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对于客观事物(包括自己本身)善于判断的人生。 善于判断的人,一定是思想素质较高的人。人的思想水平,取决于他对于事物的判断正确与否。没有正确的判断力,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是绝对不可能上升到很高的境界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实际行动。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孜孜以求,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净化自己。境界要追求高。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是当前摆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境界是一种理想,让人志存高远,胸怀宽阔;境界是一种精神,让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境界是一种胸怀,让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境界决定眼界,境界高才会有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才会有洞察未来的深邃眼光;才会有胸怀全局的宽阔视野。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是一个不断充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升华的过程,社会在进步,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08,(22):36-36
一般来说,作家创作的功力可分为两种程度:无我境界,以及有我境界。前者笔下的主角个性千变万化,能文亦武,彷佛与作者丝毫无关连,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虚构人物,如创造出郭靖、杨过、韦小宝等角色回迥然相异的中国武侠文学泰斗金庸,正是此类作家;后者所谓的有我,自是指书中处处可见作者的身影,换句话说,主角简直是作者的代言人,柯林·德克斯特便是堪称这类怍家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哲学维度审视真、善、美关系。人类文化史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善美”、“真美”、“美真善统一”三种境界或历史阶段。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人类文化和文化成分之一的教育均各具特色,而文化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以美为体的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静下来,静思、书画……享受内心的淡定,崇尚大气谦和,勇于担当的人生境界。”这是李凭甲的内心独白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全国优秀检察官———方工同志曾坦言:“我不喜欢交际。”这句似乎落后于时代的话,却体现出一种难得的品质。“不喜欢交际”使方工生活得很清苦、很劳累,而这恰恰是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正因为他严于自我修养,不断培养甘于寂寞的性情,树立以身作则的风范,才成就了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方方正正做人的境界。“不喜欢交际”使方工失去了很多,而这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他坚持摆正自身位置,把对上级负责、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于工作中,慎用权,严执法,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塑…  相似文献   

15.
亦明 《政府法制》2010,(18):11-11
孔子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无数事实证明,知人善任是成功者取胜的最大法宝,也是成功者把握人和的最高境界。"知人"和"善任",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截然不同的两种才智,"知人"是"善任"的基础,虽然知人者不一定善用人,但不知人,不可能善用人。  相似文献   

16.
领略人生的真谛郭学奎孔繁森同志有两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正是以此为座右铭,孔繁森同志向人民奉献出了满腔热情和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以为,像孔繁森同志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领略了人生的真谛,无愧于“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7.
“大众为根,正义为魂”仅仅几个字,对李晓斌律师来说,却是字字千钧,这既是他追寻的境界,也是他执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所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意义生存。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是对生命的肯定,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尼采认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应当是意义生存,超人即为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这种提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超人只是意义生存的理想状态,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是一种不甚成熟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9.
“平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平凡的最高境界,是以平静之心、平淡之态做着平常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实为人,勤勉做事,在平静中创造价值,在平淡中书写忠诚。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迁西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山市人大代表刘文福,致富思源,寸草春晖,助医助教,帮残帮困,无私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2800余万元,展现了一位仁者的高尚情怀,彰显出一名人大代表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